中公教育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中公教育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9年是國家機構改革的收官之年,但從全年來看,整體招錄形勢依然偏冷。在廣大股東的關注與支持下,公司團隊以卓越的執行力果敢出擊,以攻為守,不戰鬥到最後一刻誓不放棄,最終逆勢實現了業績的大幅增長,不僅遠超重組時的當期業績承諾,也再次超越了資本市場的高預期。更加可喜的是,團隊的戰鬥意志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顯著提升,高增長企業平臺的快速響應能力又獲得一次系統升級,規模經濟效應突破了百億級阻力線,標誌著主營業務已經進入快速增長的新週期。 1、卓越執行力逆勢觸發高增長文化迭代,當期業績兌現能力猛進 在全年整體偏冷的招錄形勢下,公司依然逆勢實現了快速增長,為2020年國家穩就業政策帶來的業務回暖打下堅實基礎。在本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176,129,995.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1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04,548,688.0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5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00,369,663.16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79%。 要實現短時期內的逆勢增長,團隊的卓越執行力就是最重要的憑藉。卓越執行力根植於公司長期形成的高增長文化之中,順勢時則直接產生快速增長的成果,逆勢時則需要先觸發高增長文化本身的迭代,刷新團隊對精細化運作的認識和行動方式,從而大幅拉昇當期業績兌現能力,方能逆轉下墜的勢能,最終實現業績高增長,並將這種更高水平的當期業績兌現能力階段固化下來。 2019年主要經營資源和業績指標數據如下表: 2、數字化經營縱深匹配快速響應體系,線上線下融合業務爆發式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主動變革,推進數字化經營與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體系的縱深匹配,用數字化經營的力量尋求更高效的快速響應水平,進一步增強公司基於速度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具體而言,積極佈局搭建依託AI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基礎之上的智慧教學平臺、3.0版交互式直播教學平臺、教育私有云平臺、新一代智能學習分析引擎,並依託領先的在線規模化研發和在線綜合服務能力,使得公司在線教育業務獲得了強勁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公司線上教育以及線上與線下融合教育的行業領先地位。 線上培訓業務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實現營收1,035,595,638.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3.50%。 3、招錄板塊營收規模經濟效應突破百億級阻力線 報告期內,在全年總體偏冷的招錄形勢下,招錄板塊業績依然實現了逆勢快速增長,對超額完成年度業績目標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該板塊的4個主要序列的業務中,除了公務員序列之外,其他3個序列的營收增幅都超過了50%。 這一成果既是業績總量和增量上的勝利,更是板塊營收規模經濟效應量級上的一次重大邊界突破,意味著招錄板塊的年度營收規模將從數十億的量級,邁入到數百億的新量級。伴隨著更強有力的穩就業政策出臺,招錄板塊將進入到快速增長的新週期。 在增長量級邊界突破的背後,板塊內的增長動能也發生了較為顯著的結構變化,教師、事業單位和綜合招錄3個序列的總營收已經與公務員序列持平,單個序列的平均營收超過了10億元。多序列均衡快速發展的模式基本形成。 分序列而言,公務員序列在本報告期實現營收4,171,091,369.87元,比去年同期的3,204,932,785.69元增長30.15%;事業單位序列本報告期實現營收1,401,287,171.43元,比去年同期的884,449,895.82元增長58.44%;教師序列本報告期實現營收1,932,698,035.79元,比去年同期的1,201,551,528.55元增長60.85%;綜合招錄序列雖然與招錄板塊之外的新業務合併統計,尚未單列,但顯然也獲得了接近於教師和事業單位序列的快速增長。 公務員序列的增長看似相對平穩,但如果考慮到機構改革後期,上期國考和上半年省考招錄人數平均超過3成的劇烈收縮,上述增幅則顯示出截然不同的意義。這一方面是業務創新和卓越執行力的合力結晶,另一方面也是在參培率和市場集中度上的顯著進階。伴隨著參培率和市佔率的提升,公務員序列的培訓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09%。同時,在招錄人數驟減從而導致協議班產品經營壓力提升的情況下,該序列的單價依然獲得了正增長,再次展現了公司在這一領域龍頭效應。上述成果也都印證了該領域的增長潛能依然充沛的前期判斷。 事業單位序列在本報告期的增幅之大是出人意料的。序列營收為1,401,287,171.43元,比去年同期的884,449,895.82元增長58.44%。培訓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43.63%。培訓單價比去年同期增長10.31%。公司在年初進行了序列管理團隊的強化,3季度招錄人數大幅放量時,序列團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力捕捉了這一寶貴的市場機會。更重要的是,招錄的明顯回暖顯示,機構改革完成後,事業單位的民生和公共服務屬性更加凸顯,招錄將結束持續數年的低迷,進入穩定回升和增長的新軌道。在這個高度下沉分散的市場,公司的直營網絡覆蓋、教研能力和精細化綜合運營服務優勢都將獲得極大化地發揮,一方面不斷拓展下沉區域市場規模,另一方面持續擴大市場佔有率。 教師序列增長強勁,但受到四季度部分省市推遲了例行招錄考試的影響,未能實現翻倍的增長目標。 不過我們認為這只是短期的外部變動,並未改變該領域擴招和經營深化共同驅動的高速增長趨勢。由於退休高峰的到來和教育投資的加劇,K12教師的長期缺口超過千萬人。近期推出的穩就業措施中,教師擴招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亮點,這並非是突然發生的新情況,其高速增長的趨勢早已形成,疫情只是加速這一趨勢演化的外部突發力量而已。該序列同樣呈現了量價齊升的良好態勢,培訓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2.89%,單價比去年同期增長5.21%。公司在上半年進行了強有力的序列管理團隊調整,並按全年營收翻倍增長的預期進行了果斷投資。這再次說明,在波動中,保持樂觀的經營立場將不斷獲得市場的獎賞。 綜合招錄序列持續快速增長,細分品類豐富,有力回應著當下的政策走向。本報告期,軍隊改革、大規模扶貧和醫療提升等政策都帶來強勁的增長契機,序列下屬的各個團隊快速兌現了上述良機,不僅獲得了量價齊升的增長成果,並且在相關新細分品類上做大了規模,帶動這個原本小而散的序列不斷向10億級的營收里程碑邁進。長期來看,這一序列將成為基層和下沉版的第二個事業單位序列,與事業單位序列一樣擁有民生和公共服務的屬性,也一樣擁有招錄單位構成多樣的特徵。不過,這一序列的招錄增量潛能未來將持續趕超事業單位序列。 4、兩大新板塊“頭雁”再獲確認,全品類“雁陣”強勁增長重定未來10年新疆界 在複製招錄板塊的模式方法並驗證成功後,以考研輔導為首的學歷提升新板塊和以IT 能力訓練(優就業)為首的職業能力培訓新板塊進入了快速增長的軌道。在本報告期,考研輔導業務的營收增速超過100%,IT能力訓練業務的營收增速更是達到了300%。更重要的是在各自的板塊中,都已經出現數個千萬級營收的活躍品類,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品類顯現出規模化增長的潛能。 長期以來,這兩大板塊所在的領域都很少出現年營收超過10億元的領軍企業,這固然有經營者自身的因素影響,更重要的是職業教育大賽道發展演化的內在邏輯使然。在面向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的職業教育三大板塊中,只有招錄板塊有可能培育出大型企業,而另外兩個板塊則很難完成這樣的自我演化,形成數十億營收級別的全國性大企業,現實的行業狀況和足夠長的行業緩慢演化歷程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這是由在職人員的高度分散性和相關需求的慢節奏所決定的,要挖掘其中潛藏的需求潛力,反而要在有強教研和有垂直一體化運營能力的外來大型企業深度介入,通過強有力的長期投資,逐個擊破,不斷創造高性價比的新產品,同時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展開攻擊,方能引爆其廣博深厚的賽道增長潛能。 在這兩個板塊多達上百個的品類中,多數品類的佈局和探索蓄勢時間都已經有5年左右,隨著更多品類逐步進入千萬甚至億級營收的量級,已經可以相對清晰地看到5—10年之後的規模化增長圖景。單品類的大規模增長和多品類的長尾效應不斷疊加,兩大新板塊正在重新塑造公司未來10年的增長新疆界。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形成了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能力驅動的高增長企業平臺,其關鍵驅動要素如下: 1、卓越執行力造就高增長文化 團隊用卓越的執行力造就了公司,並在長期逆境求生和不斷突破增長邊界的探索中,塑造了公司的高增長文化。在這樣的文化中,團隊總是保有開創未來的堅定意志和信念,進行大膽的投資,在一個極度分散的和高度區域阻隔的市場實現規模經濟,竭力靠近最佳產出水平,捕捉機遇,對抗波動,從不間斷地展開創造式毀滅的自我革命,總能在不起眼的地方創造出新的市場,讓持續的高增長成為可能。 2、集群式專業研發輸出源源不斷的增長創新動能 創業之始,公司即率先開展專職專業的研發,並以此為憑藉開創了全新的市場。十多年來,通過一線教研磨練和快速創造市場的迭代,累積形成了實戰經驗豐富的研發及研發管理專家梯隊。在創始團隊和他們的共同帶領下,目前已形成超過2,000人的專職研發團隊。伴隨著品類的擴張和板塊的跨越,公司的專業研發不僅實現了規模效應下的分工持續細化,更不斷產生品類間不斷協同的研發集群效應,大大提升了研發的效率,尤其是提升了存量研發資源對新品類新業務發展的嫁接效率。 3、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能力是持續高增長的架構和效率支撐 要在分散的市場實現規模經濟和建立競爭壁壘,就必須實現遠超一般行業的經營效率。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體系和能力既是這種市場環境適配的最佳結果。在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考試中,“網點—總部指揮中樞—教學現場”三者每一天都在進行高頻地響應反饋,從而實現遠超平均水平的經營和學習效果。 垂直一體化架構既能實現經營的超高效率,更能有效兼容高增長和品類快速擴張帶來管理衝擊。對這一架構進行投資和革新一直是公司管理變革的中心工作。公司目前已建立覆蓋300個地級市的1,000多個經營網點,並不斷加速擴張。同時,總部指揮中樞在管理變革和數字化經營的助力下,持續尋求管理的規模效應。近年來,公司也在大型吃住學一站式基地建設上持續投資,推動教學現場實現大工廠式作業。 4、“多品類增長飛輪效應”逐級放大增長願景 多品類之間的投資能力累積和疊加,多品類的增長飛輪效應不斷增強,新舊品類的發展相互放大投資充分度,共同推動形成更強的經營基礎設施能力。 面向全國數億18歲-45歲的知識型就業人群,公司主營業務橫跨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和職業能力培訓等3大板塊,提供超過100個品類的綜合職業就業培訓服務。 當前,這種增長飛輪效應已經擴大到了三大板塊之間,逐級放大了公司的增長願景,學歷提升板塊將在3-5年後成為推動增長的重要力量,職業能力培訓板塊則將在5-10後成為公司規模最大同時也是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 5、數字化經營塑造可“實時態勢感知”的企業平臺 團隊的數字化經營探索已持續了15年以上,近年更是大幅增加了數字化經營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這一方面來自於高增長和品類快速擴張的管理需要,另一方面更在於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體系極其適合進行數字化改造,二者縱深匹配後,產生了更高的經營效率,能將以天為單位的前後臺響應頻次,猛然拉昇到接近“實時態勢感知”的層級,大舉增強公司基於速度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6、友善利他的中公價值觀無處不在、生生不息 作為一家知識員工高度密集的職業教育機構,公司在艱苦創業的漫長曆程中建立了簡潔有效的企業文化,以“做善良的人”為核心價值觀,倡導無我而利他,不僅變成制度,更由創始團隊率先垂範,逐級帶動,在每一天的經營中毫不動搖地貫徹實施,使得中公價值觀在企業內無處不在,生生不息。這種鮮明的、可觸摸的企業文化可讓公司在高增長中保持強大的組織凝聚力。 7、著力加強黨的建設,助力企業健康、蓬勃發展 從2018年成立黨委到2019年成立第一家非公企業黨校,中公教育黨委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知識、理論與技術優勢,面向企業員工和學員積極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著力非公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促進企業健康蓬勃發展。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黨員8,367人,佔員工總數超過五分之一。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正加速提升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體系仍以學科教育為主導,職業教育的基礎相對薄弱,高端技能型人才供給嚴重不足,未來不僅需要更多“能工巧匠”,還需要更多的“大國工匠”。 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國家已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各類戰略新興產業,並將進一步提高現代服務業的比重。產業結構的迅速變化,企業對技術人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要求逐步提高,對人才的實踐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學歷教育無法完全滿足與之匹配。 此外,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力度不斷加大。從2005年《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到2019年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從政策和制度層面有力推升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2、大學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是就業形勢的重要風向標 連接經濟增速與就業水平的著名經驗法則為“奧肯定律”,經濟增速越快,就業水平就越高。近年來,經濟增速趨緩,大學畢業生人數卻持續增長,今年將達到874萬人,再創歷史紀錄。 每年1,500多萬的新增就業需求中,大學生畢業生佔比已經超過半數。與此同時,國內外權威機構和專家紛紛判斷,中國已到達“劉易斯拐點”,農村廉價勞動力輸出的紅利期已然結束。大學擴招顯然直接加速了這一拐點的到來。“民工荒”與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同時並存。招錄類考試培訓的需求持續提高。 此外,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實現轉型升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急需對中高端職業教育進行產業升級,以實現對在職知識型人群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提升。 3、優質供給嚴重不足是制約職業教育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 目前職業教育的基礎總體仍然較為薄弱。由於行業集中度極低,大型職業教育機構和企業數量有限,優質的職業教育供給嚴重不足。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職業教育龍頭企業的持續發展,職業教育在研發、管理和營銷等核心商業要素都將逐步突破行業原有的邊界,創造出高性價比的優質供給,以供給端的創新帶動需求端的放量,推動行業進入快速增長的新軌道。 4、城鎮化浪潮將推動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公共服務部門就業人群將持續擴大 城鎮化進程是長期影響中國就業市場增長的關鍵動力。過去5年,城鎮化率由54.77%增加到60.60%,新增就業需求約7,500萬,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約6,660萬。 城鎮化將帶來公共財政開支及公共服務部門就業人群的相應擴大。其作用原理在經濟學上被稱之為“瓦格納定律”。中國城鎮化率處於30%~70%的高速成長區間,要達到發達國家80%以上的城鎮化率,還可能將持續近20年的發展。同時持續的城鎮化還可能導致城市出現較為嚴重的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也將對公共服務的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遠遠低於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只有43.37%,而全國人戶分離人口達2.86億人,城市中普遍存在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的公共服務不均等問題。國家由此出臺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規劃。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服務消費升級之外,另一個公共部門就業擴張發展巨大的推動力。與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相比,公共服務屬於勞動力密集型投入,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基層公共服務,在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同時可以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員。國務院《“十三五”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中也明確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公共服務服務均等化的重要保障手段。據國家行政學院的研究,發達國家的公共部門就業人口約佔勞動力就業人口的10%~20%,加拿大和香港甚至超過了20%,而我國目前的公共部門就業人口只佔勞動力就業人口的約5%。 隨著城鎮化的深入,我國的公共部門就業人口比例也將逐步提高,公職類招錄培訓市場也將保持長期穩定的增長,近年教師和醫療衛生等相關培訓的井噴也部分映證了這一趨勢。 (二)公司戰略發展方向 1、保持重度研發投入,強化領先的職業教育創新平臺優勢 始終把研發作為一切事業發展的根本推動力。堅決進行長期重度研發投入,吸引優秀人才參與研發,用研發帶動底層創新,用研發撬動系統改善,用研發突破行業邊界,用研發建立競爭壁壘,從而做深存量賽道,做大增量賽道,成為領先的職業教育創新平臺。 2、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實現經營數字化轉型 長年IT自主開發累積是公司的寶貴財富,使得公司可以從容應對科技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公司對新技術秉持開放態度,卻不迷信新技術,始終尊重教育本質規律,追求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 公司將不斷加大對科技基礎設施和技術團隊的投入,並通過技術中臺和敏捷開發提升技術的響應能力,擴大開發產出。 在此基礎上,持續擴大經營數字化轉型的縱深度,將科技的生產力全面融入經營系統,帶動業務創新,提升經營和教學智能化水平,支撐更廣範圍、更大規模之上的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能力,持續提升高增長企業平臺的產出水平,強化高增長的可持續性。 3、累積全面職業就業服務能力,做大職業教育全品類市場 小而散的職業教育無法適應經濟發展轉型的需要,也無法滿足知識型就業群體的職業發展需求,更限制了職業教育機構的規模和提供優質產品服務的能力。 經過多年累積和近年的突破,公司已經初步形成了全品類的職業就業教育服務能力,並在不少品類上形成了規模化的營收及快速的業績增長水平。 公司將持續探索新的細分賽道,複製輸出核心能力,力求進入一個賽道就做大一個賽道,以最大的耐心做大職業教育全品類市場。 4、繼續渠道下沉和渠道創新 公司創業即是從應對分散的全國市場需求開始的,起步就面向全國市場進行拓展經營,十多年來渠道網絡不斷壯大也不斷下沉,如今依然還有廣闊的空間。接下來,公司渠道重心將進一步從總部和省城向地級市及縣城下沉,同時拓展和創新高校渠道。 5、勇擔時代使命,讓更多員工得到發展,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做善良的人”是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公司致力於“成為一個能讓員工快速成長並對人類和社會發展有貢獻的教育企業”。經營的高效和市場的成功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同時,公司將延續細緻入微的組織建設傳統,並結合黨建的強大助力,不斷做大企業服務的社會價值,尤其是在為大學生就業、中西部及不發達地區的知識型群體職業能力提升等重大民生和經濟事務上,發揮職業教育龍頭企業的獨特價值。 (三)公司2020年重點經營計劃 1、抓住招錄回暖時機,深耕下沉市場,提高招錄板塊的市佔率 在機構改革結束和穩就業政策強化等因素推動下,招錄形勢進入到了回暖甚至反彈的新階段。近年的招錄波動和疫情衝擊加速了行業的分化,公司近年來的逆勢產能擴張和渠道下沉,為進一步深耕下沉市場做好了紮實的準備。公司將開足馬力,在事業單位、教招和綜合招錄等長尾市場勇猛進擊,全力擴大市場份額。 2、深化新模式應用,成倍兌現研究生擴招的重大利好,實現考研業務規模市場領先 小班面授、專業研發和規模化專職師資的新模式已經驗證成功,併成為新的行業標準。在研究生招生人數即將突破100萬之際,報考人數將在3年左右邁過500萬大關。1,000人以上的專職師資儲備遙遙領先於市場,將成為公司成倍兌現利好的槓桿支點。 3、加速職業能力培訓重點領域的規模化進程,尤其是強化醫療和IT項目的經營 多年的全品類佈局正在加速進入業績變現階段。在招錄板塊規模經濟效應跨越百億阻力線和考研業務駛入規模化高增長通道之後,管理團隊將開始加大對職業能力訓練板塊的關注和支持力度,尤其是要抓住國家短期醫療投入猛增和5G帶動IT人才新需求的重大機會。 4、強化管理創新,壯大高增長企業平臺實力,提升人力資源價值 持續的高增長必須與有效的管理創新同步展開。快速的品類擴張、廣泛的網點分佈和知識員工密集對管理創新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一線經營網點和總部指揮中樞是管理創新的關鍵點。2020年,公司將進一步深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團隊卓越執行力與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體系三者之間的融合度,壯大企業平臺實力,並強化在線業務多倍增長和線上線下融合業務的領先優勢。 在改善內部人才環境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引入高層次人才的數量及範圍,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匹配公司戰略的實施和全品類多板塊輪動的發展新要求。 (四)可能面臨的風險 1、宏觀經濟波動的風險 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會受到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目前,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社會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未來宏觀經濟的波動,將對我國職業教育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以及公司業績情況產生一定影響。 應對措施:面對複雜多變的潛在市場風險,公司不斷升級垂直一體化的快速響應能力,完善風險管控體系,密切監測市場發展變化,並針對此作出前瞻性規劃,及時調整戰略方向、工作重點等,最大程度降低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對公司業務和未來發展的影響。 2、政策風險 職業教育行業景氣度與政策環境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易受到職業教育政策的影響。近年來,為支持職業教育行業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產業扶持和鼓勵政策。但如果未來相關法律法規或產業政策存在重大變化和調整,將可能對職業教育行業發展趨勢產生影響,從而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業務開展及業績情況。 此外,公司分部眾多,培訓場所分佈廣,不排除未來各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相關監管部門出臺針對當地教育培訓行業更加嚴格的規定,從而可能影響公司在該地區的經營情況。 應對措施: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各分部建立了跟蹤研究政策團隊,深度分析已出臺的各項政策。同時,公司深厚的IT自主開發累積實力和有效展開的經營數字化轉型同步保障了信息反饋的效率。通過對ERP、CRM和教學平臺等基礎系統的升級改造,能夠及時獲取、感知和預測各地方的相關政策變動方向和趨勢,提前佈局和調整,規避相關政策風險,借力行業政策東風,助力公司業務發展。 3、市場競爭風險 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大且集中度低,且初期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因此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多,特別是在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培訓對象基數較大、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的一線城市,競爭更為激烈。同時,隨著未來家庭收入的上升,公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行業將繼續保持高景氣度,這勢必引起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教育培訓行業,導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何有效應對行業競品和新興機構的競爭與衝擊,是公司全面發展職業教育產業面臨的挑戰。 應對措施: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繼續保持重度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對科技基礎設施和技術團隊的投入,將科技的生產力全面融入經營系統,帶動業務創新。同時,將持續探索新的細分賽道,開創中高端職業教育全品類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同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中公教育經過二十多年的沉澱和累積,已擁有快速迭代的教研體系、線下渠道資源和線上佈局兼備,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具備顯著優勢。 4、經營管理風險 公司必須面對業務不斷擴張與經營管理能力不相匹配的風險。一是存在場地租賃及人力等成本不斷增加,謀求快速發展,導致當期利潤水平及利潤率下降的風險;二是教育培訓行業始終面臨人才流動的風險。 尤其是核心管理及研發團隊、骨幹師資流失,可能對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一方面不斷優化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的管理系統,增強大規模知識員工的工作協同水平,提升管理運營效率,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匹配公司業務擴張戰略;另一方面重視員工基本權益的落實,健全公正透明的績效評估制度,為員工提供多元化的薪酬激勵路徑,關注員工的個人成長,為員工提供可持續的發展機會與成長空間,降低核心人才流失風險。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