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太陽是一個火球,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恆星都是一個火球?

徽客傳奇


簡單來說可以這麼理解,但要從科學角度來說就應該更嚴謹一些。

太陽是一顆恆星,而我們看到的星空中絕大多數也都是恆星,都是與太陽一樣的會發光發熱的恆星。恆星在天文學上的定義是會發光發熱的等離子體,其核心區域由於質量產生的壓力而發生聚變反應,反應產生了能量維持著恆星的光和熱,同時聚變能量與引力勢能達成了一定的穩定狀態,使得恆星保持在一個近似球體的外形。

所以嚴格來說,恆星不是火球,而是一個等離子球體。其內部在高溫高壓下,產生了聚變反應,從而產生能量,這種能量釋放到外部,就是我們看到的太陽那樣發光發熱了。

所有的恆星都會發光發熱,但發光發熱的卻不都是恆星,當恆星演化完整個生命週期後,會進入下一個階段,演化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而除了黑洞外,白矮星和中子星也會發光發熱,而黑洞雖然不發光發熱,但在黑洞附近也同樣有輻射存在。

所以說,題目中所說恆星都是大火球不完全準確,但也基本差不多啦。


寒蕭99


恆星,只有在其生命週期中的某一階段看起來像“火球”,我們現在的太陽正處於這個階段。

太陽的樣子就像是一個“火球”一樣。不過,這個“火球”究竟會燃燒多久,哪一刻會停止?科學家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假象,太陽當然不能燃燒,這只是我們的肉眼感官而已,而且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什麼是恆星

恆星是一種由發光球體的等離子體,通過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科學認為,恆星的生命週期可分為四步:誕生、成年、中年和衰亡。這四個時期當中,恆星都有其獨特的形態。

星雲時期:恆星誕生

這一時期恆星還沒有出現,它只是一團宇宙當中的星雲,在銀河引力的作用下,不停的進行公轉。直到某天,一次來自銀河中心的引力波動或者一次周邊環境的能量爆發,星雲內部脆弱的平衡被打破,開始向著某一點聚合坍縮。在這個坍縮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質量堆積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壓力,最終引發了輕核聚變反應。此時,這個最初形成的天體被點燃,恆星由此誕生。

成年期:主序星

這一個時期就是目前我們太陽所處的時期,這個時期恆星自身的引力效果帶來的坍塌作用和輕核聚變產生的能力形成了平衡,這個時期的恆星是溫和而穩定的,看起來最像個“火球”。

中年期:紅巨星、超新星

當輕核聚變的燃料(氫)耗盡之後,恆星再也無力抵抗自身的引力坍縮,恆星整體開始向內部擠壓,最終當壓力到達某個臨界值的時候,重核聚變反應開始。此時的熱核反應形成的能力過於巨大,在恆星質量不算太大的情況下,這種熱核反應會讓恆星膨脹為其成年期幾百倍的天體,此時紅巨星形成了,並且吞沒它本身攜帶著的行星。而在恆星質量比較大的情況下,更大的引力坍塌帶來的壓力會引發更為劇烈的熱核反應,此時恆星不是膨脹,而是“爆炸”,這便是超新星。

當太最到了中年期時,如果有人類存在,能夠看見太陽,那麼此時太陽再也不像一顆“火球”了,太陽的“火球”時代已遠去。

衰亡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中低質量的恆星在中年期往往形成的是紅巨星,而當紅巨星的重核聚變反應也消失之後,恆星就會坍縮成為一顆白矮星。

大質量的恆星形成的是超新星爆發,在一些超新星之中,電子被壓入原子核,和質子結合成為中子,使得原子核互相排斥的電磁力消失,恆星成為一團密集的中子。這也就是中子星。

而當恆星的質量足夠大的時候,引力坍縮效果下,連中子都被壓碎,此時巨大的質量被壓縮到了一個極小的範圍之內,這個範圍的引力效果致使光都無法逃逸。這也就是黑洞了。

所有的恆星在成年期看起來像個“火球”,正如我們現在的太陽一樣看起來像個“火球”。億萬年後,科學研究50億年後太陽最終走進衰亡期。盡情享受這顆“火球”吧,在宇宙面前,沒有什麼是永恆,就讓我們“給歲月以文明”。

回答完畢,謝謝採納!


消防微資訊


嚴格意義上來說,太陽並不是“火球”,而是等離子態的星體。太陽上也不僅僅有氫原子,還有氦,氧,碳等多種等離子態的元素。之所以發光發熱是因為聚合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我們看到的其實絕大多數太陽釋放的能量,並不是燃燒所致。

恆星並不是都一樣的,與我們太陽類似的恆星是等離子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原子。絕大多數恆星都是這種類型,他們通過聚變反應生成更重的元素,最終爆炸死亡成為矮星。矮星仍舊會持續發光發熱更長的時間,只剩下核心的矮星不再會發生聚合反應。

質量比較大的恆星會成為中子星,原子最終被重力壓碎,形成中子組成的恆星,並持續發光數億年,最終成為矮星。

如果質量更大的恆星最終會成為黑洞,不再發光,到仍舊有能量釋放,以目前的認知來看,黑洞基本就是永恆的存在。


冰65774307


其實所有的恆星都是一樣的,進行了核聚變反應。恆星的質量比較大,因此它的內部由於重力作用產生了超高的溫度和壓力,在這個環境下,氫原子會結合形成氦原子,同時發出強大的光線和巨大的能量,所以恆星看起來更像火球。



齊天大聖to北京地大


宇宙中所有恆星,不一定都和太陽一樣發熱放光。從宇宙整體而言,發熱放光之恆星(行星丶衛星),應與非發熱放光之恆星(行星、衛星),其能量對等,否則,…。但從局部看,比如星系與星系之間,或同一星系中的恆星與行星之間,恆星與衛星,以及衛星與行星、行星與行星、衛星與衛星,她們之間的能量是不相等的…


尋蹤追源


嚴格意義上來說,太陽並不是“火球”,而是等離子態的星體。太陽上也不僅僅有氫原子,還有氦,氧,碳等多種等離子態的元素。之所以發光發熱是因為聚合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我們看到的其實絕大多數太陽釋放的能量,並不是燃燒所致。

恆星並不是都一樣的,與我們太陽類似的恆星是等離子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原子。絕大多數恆星都是這種類型,他們通過聚變反應生成更重的元素,最終爆炸死亡成為矮星。矮星仍舊會持續發光發熱更長的時間,只剩下核心的矮星不再會發生聚合反應。

質量比較大的恆星會成為中子星,原子最終被重力壓碎,形成中子組成的恆星,並持續發光數億年,最終成為矮星。

如果質量更大的恆星最終會成為黑洞,不再發光,到仍舊有能量釋放,以目前的認知來看,黑洞基本就是永恆的存在。


科學阿凡達


恆星與火球太陽是不一樣的,恆星是一個巨大的星球,恆星比行星大上千萬倍不止,太陽是通過恆星和行星的能量才可誕生,宇宙中沒有一個恆星是火球的。


我的名字白興長明白嗎


所有恆星都是與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天體。

恆星的定義就是由高溫等離子態氣體組成的、依靠內部核聚變反應而發光發熱的天體。也就是說都是火🔥球


無極報告


就是個火球[摳鼻]


別捏胖子


還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