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科技為何一直能走在世的前沿


日本的科技為何一直能走在世的前沿

日本總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里,約1.26億人口, 卻和以色列囊括了亞洲幾乎所有諾貝爾獎得主。日本更是多達28位,且絕大部分獲獎者均出身於七所舊帝國大學或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的成員高校。以色列更是神奇,這個只有800萬人口的小國,90%的土地為沙漠,可耕地面積僅佔1/5,竟然出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這源於日本的家庭和社會的教育理念以及民族自信。二戰以後日本雖然也受到外來文明的衝擊,也吸納了很多外來文化,但它具有特色的民族傳統和信仰始終沒變。從穿和服出席頒獎典禮,我們就能體會到它們堅定不移的民族自信。

日本的科技為何一直能走在世的前沿


我們在砸日本車和拍攝抗日神劇的時候,日本人發明了藍光LED,使得人類湊齊能發出三原色光的LED,得以用LED湊出足夠亮的白光。白光LED燈的發明,大幅提高了人類的照明效率。被譽為愛迪生之後的第二次照明革命。且這種光明,現在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日本的科技為何一直能走在世的前沿

我們生活中的手機OLED 屏幕、電視的液晶屏、醫學設備、變頻空調、卡拉OK和各種家用電器等等都是日本科技。看到這些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我們不能在逃避現實了,正視我們的誤區,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民族復興的開始。

日本的科技為何一直能走在世的前沿

這是日本2020奧運為世界各國定製和服。民族特色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文化資產和生存的影響力,它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性格和堅定意志的象徵。對和服的忠誠,就是日本對民族精神的一種寄託。只要有日本就有和服,這也是日本通過和服向世界傳遞的一種對民族誓死捍衛的堅定意志。

日本的科技為何一直能走在世的前沿

日本在二戰時擁有25艘航空母艦,而現在的我們還在吹噓自己物質文明和精神科技。從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9年的瘟疫,因為我們沒有先進的直升機和足夠的ECMO我們錯過了多少時機?

日本在科技上的長盛不衰,除了民族精神還有它們企業文化。日本的企業文化也在傳承,這是持續創新發展的根基。

日本的科技為何一直能走在世的前沿

日本是終身僱員制,且不看重專業,只要日本企業看中員工,入職後企業會重新培養員工,甚至從零開始,甚至能讓普通員工和沒有讀過大學的人成為工程師。通過建立員工和企業良好的感情,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