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睡個覺有多麻煩?為何一晚上下來,累壞了宮女?

行人十一


我覺得這事兒還得往深層次看,很多人一說慈禧睡覺得讓很多人伺候,就開始浮想聯翩,但其實通過表面的“慈禧睡覺”這個事兒,實際上卻折射出當年清宮裡的很多秘辛。

這事兒肯定是通過宮女的視角來說的,因為慈禧不可能自己說自己睡覺會累壞宮女,那麼在滿清宮女眼裡,整個清宮是什麼樣的世界呢?

其實只有兩類:

一類是主子,另一類就是奴才。

宮女的地位其實很卑微,自己身為“奴才”,看誰都像“主子”。

而在這些奴才裡,最辛苦的還要屬“侍寢”的宮女。

先來看一段兒《宮女談往錄》裡的內容,說的就是宮女伺候慈禧睡覺:

侍寢的也最辛苦,她沒氈墊子,老太后屋裡不許放,她只能靠著西牆,坐在地上,離老太后床 二尺遠近,面對著臥室門,用耳朵聽著老太后睡覺安穩不?睡得香甜不?出氣勻停不?夜裡口燥不?起幾次夜?喝幾次水?翻幾次身?夜裡醒幾次?咳嗽不?早晨幾點醒?都要記在心裡,保不定內務府的官兒們和太醫院的院尹要問。這是有關他們按時貢獻什麼和每日保平安的帖子的重要依據,當然是讓總管太監間接詢問。

可以看出來其實整個侍寢的工作是非常勞累的,因為任憑慈禧睡的舒坦快活,可是宮女這一整夜都不能閤眼,而且注意力始終要保持高度集中,得聽聽“老太后睡覺安穩不,睡得香甜不”,並將這些狀況都熟記在心,因為掌管慈禧起居事務的內務府要過問。

而且最扯的是,給慈禧侍寢絕對不能躺著,只能在慈禧的床前西牆找塊空處,且只能靠牆坐著,得最近距離的能聽到慈禧的聲音,及時查看慈禧的狀態。

如果有人認為侍寢的辛苦就到此為止了,那才是大錯特錯,還有更狠且更為複雜的規矩:

當然值夜的規矩是不許犯的:

第一,絕對不許仰面朝天大八字式躺著,身體乏了,閉目養神可以,但不許出粗氣。

第二,不許出惡味,不能在正偏殿解溲。

第三,太后坐的炕、椅子等決不許坐。

第四,門口值夜,永遠保持兩個人。

這四句話簡直就是往死裡壓榨人的精氣神兒,身體累了不許躺著,只能閉目養神,連大氣都不能出,肯定是怕驚擾了慈禧的美夢。

可是話說回來,這就是封建主義的害人思想啊,完全把人當機器使喚,合著慈禧是人,宮女就不是人了?

當然我們現代人看這些事兒,會覺得非常荒唐,可是在當時的清宮裡,這就是最正常的事情,是那些宮女每天都要忍受的煎熬。

所以咱們來梳理一下,為何題目裡問的,說:

慈禧睡個覺有多麻煩?為何一晚上下來,累壞了宮女?

其實壓根不是慈禧睡覺有多麻煩,一個大活人,只要睡著了,就沒啥要求了,所以麻煩的不是慈禧,而是這清宮裡的規矩。

確切來說,是對宮女侍寢嚴格要求的規矩。

首先是伺候慈禧睡著,然後她睡著以後,宮女還不能睡,得睜眼瞧著,張耳聽著,瞧慈禧睡的是否熟,氣息是否勻停,而且這個過程中宮女還不準躺著,更不能休息,也就是說自打慈禧困了,有宮女先幫她洗澡,換睡衣,完事兒看著慈禧睡著,也得一直睜眼看著,把夜裡慈禧睡覺表露出來的各種特徵與細節,全部都用心記下來,防止白天內務府的人過問慈禧的睡眠狀況。

而且針對宮女,夜裡還不準讓她們休息,更不能放屁。。。

但凡慈禧坐過的板凳啥的,也絕不能坐,這就代表,只要宮女身體感到不適,比如肚子疼,想坐下緩一下都不行,就得老老實實站著,一邊肚子疼的要命,一邊還得仔細聽慈禧的動靜。

但最可憐的不止於此,在於這些宮女即使受盡煎熬,受盡封建社會的不公平以後,仍然認為伺候慈禧是一件光榮的事兒,而且還會對慈禧一些小動作感恩戴德。

慈禧只要給點兒好臉色,這些宮女立馬就覺得像天大的封賞一樣。

書裡也是這麼說的, 當年宮女回憶:

然而慈禧也有對人和善的一面,甚至於老宮女以“老祖母”來形容她。

老太后自從早晨坐上車以後,閉口不說話,既不冒火氣,也不顯驕氣,處這種逆境,完全採取逆來順受的態度。

老太后是有什麼條件說什麼話的,條件不到向例不說話。

老太后說,知道了,有什麼就吃什麼。

最奇怪的是老太后在路上很少發脾氣。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互相利用而已,慈禧是“主子”,宮女是“僕人”,主子利用僕人滿足生活所需,而僕人利用主子得到封賞或寵信,繼而牟利,並以主子的權力欺壓別人,雙方其實是互相利用,而又心照不宣的關係。

試想一個自由的人,隨意被另一個人驅使,而且是各種不平等對待,等到這個人但凡露出一點兒慈善來,就覺得她是頂天的大好人了,這種思想, 不正是奴性嗎?

放到現代來看,慈禧是人,宮女也是人,為啥慈禧就不能照顧宮女?

當然我知道說這話感覺像個傻子,可是從人人平等的角度來說,封建社會的一大腌臢,就是壓榨人的生存價值,將人的尊嚴與自信視為垃圾並狠狠踐踏,這種侮辱他人人格的行為,就叫奴役。

本質上就是對人權的剝奪與摧殘,僅此而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