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1號葉輪直徑有多大,有多重?怎麼樣?

萬事大吉94


航母作為典型的水面艦艇,它在水中的航行主要依靠渦輪帶動螺旋槳轉動,從而產生動力,由於航母噸位大,並且對於航速的要求很高,因此航母螺旋槳的體積也是非常之大的。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排水量達到前所未有的11萬噸,因此它的螺旋槳也是目前最大的,福特級航母一共擁有4個5葉螺旋槳,每一個的直徑為21英尺(6.4米),重量達到了驚人的30噸,如果算上傳動軸在內,總重量則已經超過了200噸,相當於40頭成年非洲大象的重量。


▲福特級航母螺旋槳

美軍的尼米茲級航母排水量與福特級相差不大,因此也採用了與其規格幾乎一致的螺旋槳。而我國的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則都是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他們的動力為8臺重油鍋爐加4臺蒸汽輪機的組合,總功率為20萬馬力。與尼米茲級和福特級相比,國產航母的體型更小,動力水平也更弱,因此螺旋槳相對來說也沒有那麼大。
▲世界各國航母


體型對比

根據報道,遼寧艦航母的螺旋槳直徑為4.5米,重量約20噸,算上傳動軸的重量約為130噸上下,比十萬噸級航母確實遜色不少,不過考慮到這只是我國航母的開端,因此並不用特別在意。我國航母事業雖然起步晚,但是得益於強勁的工業實力,發展十分迅速,除了已經下水山東號國產航母之外,體型更大,更為先進的後續航母則已經在計劃之中。因此在未來的國產航母之上,我們肯定也能看到體型和質量媲美美國福特級的螺旋槳。那麼航母螺旋槳是怎麼製造而來的呢?


航母螺旋槳除了又大又重之外,製造材料也是非常特殊的,船舶因為一直在海洋中航行,所以使用容易腐蝕的鋼鐵材質是不可能的,最早的軍艦螺旋槳都是由黃銅打造而成的,但是隨著軍艦速度的不斷增加,黃銅材質不耐空泡腐蝕的缺點逐漸展現出來。二戰中,英國為了提高魚雷艇的速度,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螺旋槳新材質的研究,最終確定了以鎳鋁青銅材料作為螺旋槳製造材料。鎳鋁青銅材料抗疲勞強度、耐空泡腐蝕、耐高化學腐蝕,成為了二戰至今長盛不衰的軍用螺旋槳首選材料,而現代航母螺旋槳也是採用鎳鋁青銅作為螺旋槳原料。

雖然採用了較易切割成型的青銅材料,但是也大型螺旋槳的製造仍舊不是一件易事。目前為止航母主流的五葉大傾斜螺旋槳對精度的要求雖然沒有核潛艇那樣苛刻,但是在製造完畢後仍舊要繼續對曲面弧度、對稱性、表面平整度進行微整形。80年代之前,打磨尼米茲級航母6.4米直徑的螺旋槳需要三十個人連續作業半個月,而如今只需要多軸聯動機床工作兩天就可以完成!目前我國的數控機床技術已經達到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因此航母螺旋槳早就不是障礙。江蘇鎮江的中船瓦錫蘭螺旋槳公司採用了國產最新的七軸五連桿數控機床,能夠製造直徑為12.5米的巨型螺旋槳,達到了世界之最!


軍武吐槽君


這是在問“我國航空母艦使用螺旋槳的直徑和重量以及性能吧!”遼寧號航空母艦使用的螺旋槳直徑為4.5米,重100多噸,是由我國獨立製造的。我國現在已經可以製造直徑為12.5米,重160噸的超大型螺旋槳了。

航母所用的大型螺旋槳是由輪轂,槳葉,葉根,隨邊,葉稍和導邊組成的,其要具備耐腐蝕,高強度,高韌性的特性。一般來說,航母螺旋槳是用銅鎳合金製造的,因為在長時間使用後,銅易變形,所以要加入鎳等元素以提高整體的剛性。航空母艦使用螺旋槳的具體的製造流程是由鑄造到精加工,先將融化後的銅鎳水倒進模具裡面,等到凝固成粗胚後,再取出來用機床進行精加工,最後對其表面進行處理。用於加工螺旋槳粗胚的機床是多軸聯動機床,能夠製造出這種機床的國家也沒多少,主要是因為該機床的尺寸比較大,要求加工精度比較高。



無論是遼寧號航空母艦,還是山東號航空母艦,其所用的螺旋槳都實現了國產化,具體性能與國際先進水平一樣。由於山東艦和遼寧艦的排水量相近,所以兩者用的螺旋槳的尺寸和重量應該也是相同的,直徑為4.5米,重100噸。


航母螺旋槳關乎其機動能力,必須極為可靠,不能出任何事故。在2000年,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進行首次遠航訓練時,4具螺旋槳有三個損壞,一個永遠的沉沒於海底。據調查,是因為螺旋槳的質量不合格導致的。自遼寧艦服役7年以來,並未發生過螺旋槳掉落的事故,這也就足以證明,我國製造的航母用螺旋槳的質量還是可靠的。

一直以來,螺旋槳是制約我國大型艦船製造的阻礙之一。過去,我國並沒有用於加工大型螺旋槳多軸聯動機床,所以無法制造出大型螺旋槳。如果尺寸小點螺旋槳還可以用手工製作,但是尺寸較大的螺旋槳,用手工製造的話,根本是完不成的。現如今,我國在多軸聯動機床取得了突破,加工大尺寸的螺旋槳也不存在什麼阻礙了。



我國所製造的螺旋槳在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上已經發揮出了較大的作用,成為推進艦艇前進的動力之源。螺旋槳再也不是我國海軍前進的阻礙了。(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這個問題提出的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我國001A航母還差幾天要服役,它的艦身上每處都是軍事秘密,而且保密等級很高,各種數據嚴格保密。網絡上各種評論001A航母的說法及見解都是網友們熱愛我國國產航母的一片赤心顯現,但,多數都是道聽途說,善心猜測而已,雖不準確,但其心可贊!

今天筆者做為軍迷,也來猜測評說幾句吧。我國國產第一艘航母是以遼寧號航母為以藍本,經過改進提高建造的。其各種設備,部件應該有繼承性,其說到航母推進器螺旋槳葉輪,筆者認為應該有兩具,每個槳葉有七葉,直徑在4.2一4.5米左右,每具推進器重30噸上下。

筆者無真實數據評論到此。願我國完全國產的航母早日加入海軍序列,強大祖國的國防。


金魚衚衕 甲9號


說到航母大家都會想起我國已經服役多年的航母“遼寧艦”,或者就是即將服役的國產航母抑或美國那種重型核動力航母,雖然這些航母的在噸位、體型等方面有些許不同,但是歸根結底其終究屬於船隻的分類,那麼大家就不好奇幾萬噸、甚至十萬噸的航母使用的螺旋槳直徑有多大嗎?重量又有多重呢?

首先基本上中大型航母都會使用四軸推進方式,這也是基於航速要求和航行機動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之前央視新聞曾經報道過遼寧艦在服役多年後,曾經進行過一次螺旋槳更換工作。至於直徑大小、重量有多大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參考美國布什號航母使用的螺旋槳來算,其四具螺旋槳單槳直徑達到了6.4米,採用的五葉螺旋槳重量大概是150噸左右,這樣算下來其四具螺旋槳總重量將達到驚人的600餘噸。考慮到我國航母的噸位相比布什號航母小了近1/3,這樣算下來的話,我國航母使用的螺旋槳直徑至少在4.5米左右,四具螺旋槳的總重量也基本在400餘噸左右。

其實航母使用的螺旋槳直徑大小也是有參考依據的,具體來說一艘航母使用的螺旋槳直徑大小要符合以下幾點:

第一、從航母使用的螺旋槳直徑大小來說,一艘航母使用的螺旋槳直徑大小主要和航母使用的船型結構以及船尾位置吃水深度這兩點有直接關係。首先考慮與船尾結構和吃水的關係,在開始設計航母船型結構的時候,會根據動力系統的位置關係提前確定好航母推進軸的出水位置,該位置基本就是後期螺旋槳安裝的中間軸位置。一般來說船尾的螺旋槳只要沒超過吃水深度即可,其次就可以根據航母最大航速等要求確定螺旋槳槳葉數量的多少、直徑大小、偏轉夾角大小等。

第二、其次從螺旋槳直徑大小來說,雖然從螺旋槳設計原理來說,在滿足航速等需求下,只要螺旋槳直徑小於航母船尾吃水深度,那麼槳葉直徑越大推進效率越高。但是實際應用中,除了更大直徑的航母螺旋槳槳葉會增加重量、建造成本外,還會增加製造難度。再加之航母艦尾位置水流呈紊流狀,所以隨著紊流不均勻的程度,航母螺旋槳最佳直徑應有不同程度的減小,比如大型航母使用的螺旋槳實際直徑一般會比理論設計中的最佳直徑小2%--4%。

第三、但是具體以槳葉數量的多少來說,雖然槳葉數量更多理論是推進效率更高,而且多槳葉降低了螺旋槳在轉動過程中的震動,提高了航母在航行工程中的隱蔽性。但是槳葉數量過多會增加製造成本和重量,不利於航母的發展。所以一般航母使用的螺旋槳槳葉數量基本都會在四五片之間,這樣既整合了多槳葉推進效率更高的優勢,而且還兼具了製造成本和重量之間的需求。

所以很多時候螺旋槳雖然不像雷達、武器系統那麼惹人,但是作為整艘航母走向遠洋的核心,沒有螺旋槳的長久運轉,又何以談航母出遠洋、保家衛國的宗旨呢。


魑魅涅磐


國產航母1號艦葉輪直徑4.5米,重約400噸,我國國產航母的螺旋槳是從出土的青銅劍裡學來的配方,使用壽命比美軍核航母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