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小小一把壺,土摶之,水和之,木規之,金琢之,火成之。燒成之後的紫砂壺,既不奪茶湯香氣,又能保持茶葉的色香味,吐納著嫋嫋茶香,壺就成了有生命的器物。從此,這一把獨具中國韻味的紫砂壺,成為了愛茶人士趨之若鶩的收藏品。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江蘇宜興丁蜀鎮,是紫砂的原產地,在這裡居住的人們,世代以紫砂為生,左達江也是其中之一。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學習紫砂壺製作的過程漫長而枯燥,也養成了左達江好靜的性格,出師之後,每當制壺遇到瓶頸時,他總喜歡背上漁具,去湖邊釣魚靜心,更多的,是對制壺的思考。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左達江所製作的這隻掇只壺,被稱為“一壺千金,幾不可得”,是紫砂壺中光素器的經典造型之一,出自紫砂壺大家邵大亨之手,亦是左達江最喜愛的壺形之一。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在左達江看來,想要做好一把紫砂壺,最重要的其實是被大多數人忽略的基本功——打泥片。簡單一個動作,考驗的卻是匠人幾十年的制壺功底,每一次拍打的力度和幅度都要均勻,才能保證壺的最終成型。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只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左達江練習了足足一年時間。紮實的基本功,最終成就了靈巧的“手上活”。許是因為學習的是最正統的制壺技藝,面對市面上對紫砂壺的各式創新,左達江卻有自己的想法。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相比起一味追求標新立異,左達江更關注的是迴歸傳統,守護經典,是一種較真,亦是他不可觸碰的底線。

新壺出窯,左達江的掇只壺終於製成,泡一壺清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如同每一次的制壺過程中,有對設計的再三斟酌、對作品的破而後立、對技藝的不懈追求,最終才成就了每一隻紫砂壺的獨具一格,這也許就是匠人與匠物之間,最好的回甘滋味。


紀錄片《良工造物》第10集:回甘——紫砂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