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你無心的“好意”,毀了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

許多人對胃鏡檢查比較熟悉,對腸鏡檢查就有點陌生了,今天甘肅省二院精靈博士為大家科普一下腸鏡的檢查。

腸鏡檢查是用一個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從肛門插進去,從直腸一直往上,進入到大腸的末端,可以觀察整個大腸和部分小腸,瞭解腸道里面有沒有炎症,息肉,出血,癌症等等。

腸鏡檢查是診斷腸炎,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多種腸道疾病,也是早期發現腸癌的最重要的檢查手段。除了診斷疾病,腸鏡還可以鏡下切除腸息肉,切除早期癌症等等。


不要因為你無心的“好意”,毀了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

腸鏡檢查示意圖

那麼,哪些患者需要做腸鏡呢?

1、沒有症狀,定期體檢的人

大腸癌是高發癌症,在我國的發病率排第三,僅次於肺癌和胃癌,每年新發的大腸癌患者超過30萬。對於沒有症狀,沒有家族史的普通人,應該從45歲開始接受腸鏡的檢查。大部分的腸癌是由腸息肉惡變而來的,從腸息肉的發生,最終導致癌變,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

所以,如果第一次腸鏡檢查沒有發現問題,也沒有不舒服,不需要每年進行檢查,如果是林奇綜合徵,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疾病的患者,定期檢查腸鏡的時間要提前,複查的頻率要更高。當然,如有不適及時隨診。


不要因為你無心的“好意”,毀了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

腸癌發展示意圖

2、出現報警症狀的患者

a.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糞便DNA檢查陽性,CT、下消化道造影等檢查發現腸道佔位性病變,腫瘤標誌物CEA,CA-199升高,懷疑腸癌。都需要腸鏡檢查,明確診斷。

b.不明原因的消瘦,考慮胃腸道疾病的可能。

c.出現便血,黑便,腹瀉,腹痛,腹部包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大便變細,粘液血便,膿血便等報警的症狀,考慮為腸道疾病。

3、術後複查的患者

腸癌、腸息肉等腸道疾病,做完手術後,需要定期複查腸鏡,瞭解腸道里有沒有息肉復發或者吻合口復發,有沒有新發的腫瘤。腸癌和腸息肉切除以後,一般一年內需要複查一次腸鏡,根據這次複查的結果,決定下一次複查的時間。

腸鏡檢查有什麼特殊準備嗎?

腸鏡檢查採取預約制,為了檢查時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腸道的情況,腸鏡檢查前的具體要求和準備方法都會由內鏡中心得預約護士詳細告知給大家。


不要因為你無心的“好意”,毀了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

腸道準備非常重要

腸鏡檢查很痛苦嗎?

腸鏡檢查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因為需要往腸道里面充氣,就像給輪胎打氣一樣,將腸道撐起來,才好觀察整個腸道的情況。患者則可能出現腹脹的情況。由於腸道並不是直的,而是彎彎曲曲的,腸鏡通過這些彎曲部位的時候,有可能不好拐彎,會出現腹痛的情況。大部分患者的反應都比較輕微,可以耐受,並不會出現嚴重的不適感。

最後,精靈博士發自肺腑的希望檢查過胃腸鏡的病人,都能給身邊的親人、朋友一個正確的引導,不要因為你無心的一句“做這個檢查太難受了,你千萬不要做”使患者錯過了最佳的診治時間,而悔恨當初。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全體醫護人員的初衷就是:早發現、早診治、挽救一個生命,拯救一個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