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有哪些歷史名人?

carleo


洛陽的歷史名人有很多,部分列舉如下: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與之孫,唐睿宗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1]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退位為太上皇,是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

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人[1],生於(今河南省瀍河區東關)[2]。至初年軍事家、武術家,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護聖都指揮使(宋宣祖)次子,母為杜氏。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大約在麟德二(665年)年生於東都洛陽皇宮,[1]為與的小女兒,李顯和李旦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河南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 ,[1][2]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3](一說是匈奴後裔)。唐朝時期大臣、、,有“詩豪”之稱。

司馬炎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郡(今河南溫縣)人。[1]晉朝開國皇帝(265年—290年在位),[2]晉宣帝之孫、晉景帝之侄、晉文帝嫡長子[3],[1]晉元帝從父,母為文明皇后。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大臣、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十九世孫,比部郎中之子,母為滎陽鄭氏。

聰明過人,少有才名。貞元九年(793年),明經及第,授,進入河中幕府,擢,遷監察御史。一度拜相,在的策劃下,出任同州刺史,入為尚書右丞。四年,出任武昌軍節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時年五十三,追贈尚書右僕射。


揹包的路人


洛陽是古都,名人自然也是很多啦,說洛陽本土出生的,幾個特別有名的吧。歡迎補充!

1、玄奘

洛陽偃師人,通稱三藏法師。這個名字不知道得話,就是唐僧、唐三藏。西遊記裡的唐僧就是以他為原型。佛教學者、翻譯家、旅行家、與鳩摩羅仁真帝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2、元稹

河南洛陽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是元稹的經典名句,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小說家。他的詩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

3、蘇秦

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說的重要活動家。那個頭懸梁錐刺股發憤讀書之故事,說的就是他。致力於縱橫之術,先後遊說六國,勸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縱之勢。

4、武億

河南洛陽偃師人,清代著名的學者、金石學家,被授山東博山縣知縣。博山縣山多地薄,他充分利用當地礦藏,積極帶領民眾生產自救,他還在縣裡開辦範泉書院,選拔好學者進行培養,以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


豫見河南


因為洛陽從歷周漢唐幾朝都城,或是陪都,古代中國洛陽的地位一直極高,所以無論是出生還是生活在洛陽的名人都數不勝數,我說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介紹一下:

杜康: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造酒祖師,現在洛陽有汝陽杜康和伊川杜康兩家酒廠,以汝陽杜康名氣更大。

左思: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洛陽紙貴這個成語,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和西晉大文學家左思有關,當年左思寫了一篇《三都賦》,將三國時魏都鄴城、蜀都成都、吳都南京寫入賦中。經歷一番曲折後左思終於靠這篇賦在都城洛陽名聲大噪。人們爭相傳抄《三都賦》一時供不應求,物以稀為貴,所以有洛陽紙貴的說法。

理學大家“二程”程頤、程顥。洛陽伊川縣人。

王鐸:洛陽孟津人。明末清初書法家。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在明清之際書法重心向江浙轉移後,河南在中國書法史上僅出了王鐸一位大家,對河南的書法界來說意義非凡。

蘇秦:中國歷史上第一代優秀外交家,鬼谷子高徒,佩六國相印。但最終還是一個悲劇性人物。

另外,賈誼,元稹,玄奘,劉禹錫,李賀,長孫無忌都是洛陽人,知名度太大就不一一介紹了。


洛陽範兒


洛陽的名人有許多,就簡單的為大家介紹幾個。

玄奘

洛陽偃師人,唐代著名高僧,法名玄奘,後世俗稱唐僧,著有《大唐西域記》,《西遊記》的故事就是以他的原型為基礎而寫的。

劉禹錫

唐朝著名詩人,洛陽人,被白居易贊為“詩豪”

杜康

洛陽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後世尊稱為“酒聖”

好了,因為有事情,就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三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