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真的就放心衛氏家族嗎,難道沒有想過要除掉衛氏家族?

小楓愛歷史


我是專注歷史的天楓說,下面我來說說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漢武帝絕對不會放心衛氏家族,畢竟衛氏家族是外戚,外戚一般和專權相聯繫、即使是他一手提拔出來的衛氏家族,畢竟外戚專權威脅的是王朝的統治。

漢武帝之前的漢朝外戚專權

漢朝的外戚專權十分嚴重,開這個先河的就是呂雉呂太后,她在劉邦死後開始掌握大權,呂后專權達十五年之久,呂氏家族多人封王,打破了劉邦“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盟誓,幾乎危及到劉氏的家天下局面。

呂后死後,周勃、陳平誅滅諸呂。在討論嗣君問題上,防範新的外戚專權出現成為一個重要因素。漢文帝正是因為其母親薄氏的家族勢力較為單薄才會被立為皇帝。

“代王立十七年,高後崩。大臣議立後, 疾外家呂氏彊,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外成世家.職後。孝文竇皇后之兄長君、弟少君失散 民間多年,後來得以相認,“乃厚賜之,家長安。絳侯、 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此兩人所 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又復仿呂氏大事也。於是乃 選長者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 子,不敢以富貴驕人心孝文竇皇后。

周勃、灌嬰等人對於 呂氏外戚專權之亂的印象非常深刻,就連孝文竇皇后 失散民間多年、剛剛團聚的兄弟二人都成為其防範和改造的對象,以預防外戚專權的情況再次出現。

漢景帝寵幸慄姬,立其子劉榮為太子,如無意外,太子劉榮繼承帝位是沒有問題的。館陶長公主劉嫖,因為求婚於慄姬遭到拒絕,遂進讒言於景帝,非毀慄 。劉嫖之所以能打動漢景帝,使其疏遠寵幸的妃子慄姬,廢除已立的太子劉榮,並不僅僅是因為她與漢景帝親密的血緣關係能夠取得信任,還是因為呂后專 的陰影深深地存在於漢景帝的心中。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 諸子為王者於慄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慄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漢景帝擔心再有呂后之事,所以廢除了劉榮。

在漢景帝時期他的母親竇太后和竇氏也專權,一直到漢武帝時期竇家影響都巨大,

對外戚專權的防範是漢武帝的一貫方針

漢武帝即位之初,即欲大興儒學,推動立明堂、草 巡狩、行封禪等事,卻受到信奉黃老之學的竇太后的 多方牽制。“元年,漢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乂安,薦 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 良,趙縮、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 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 治黃老言,不好儒術,使人微得趙縮等奸利事,召案 縮、臧,縮、臧自殺,諸所興為者皆廢”。漢武帝只有在 竇太后去世後才得以召儒學之士,“後六年,竇太后 崩。其明年,上徵文學之士公孫弘等。漢武帝早 年受制於竇太后的這段經歷,對其心理必然會產生較 大影響,成為其此後防範太后和外戚專權的動因。

漢武帝當初能立為太子,主要是由於與館陶長公 主劉嫖之女陳阿嬌的聯姻。在漢武帝即位以後,館陶 長公主以援立之功而居功自傲,且多有干政之舉。值 得注意的是,漢武帝對陳皇后的廢除也是以巫蠱詛 帝、大逆不道為理由將她廢。

但是要明白陳皇后名號被廢,尚能富貴不易、親近漢武帝, 並非如後世的皇后被廢后就打入冷宮、孤獨終老。 陳皇后被廢,更多地是漢武帝想要抑制其外家 勢力干政,而非僅僅是喜新厭舊之故。

漢武帝對鉤弋夫人的處置,也是其防範外戚專權心理的體現。“鉤弋子年五六歲,壯大多知,上常言 '類我’,又感其生與眾異,甚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猶久之。”

不難看出漢武帝也擔心再一次出現呂后的事情,所以他最終賜死了鉤弋夫人,而立她所生的兒子為皇位繼承人。所以可以看出來漢武帝對外戚十分警惕,那麼對於最大的外戚衛氏家族自然也不會放心,而且衛氏家族也引起來漢武帝的重視。

衛氏早就讓漢武帝不舒服

“乃以青為將軍,擊匈奴有功,封長平侯。青三子 在襁褓中,皆為列侯。及皇后姊子霍去病亦以軍功為 冠軍侯,至大司騾騎將軍。青為大司馬大將軍。衛氏支屬侯者五人。青還尚平陽公主。

衛家在整個大漢王朝都最尊貴的存在,衛子夫是皇后,衛青和霍去病是軍隊的代表,公孫賀(衛青和衛子夫的姐夫)是丞相,也是衛氏家族的人,這樣的勢力皇帝也擔心,擔心他死後太子劉據的地位,當然也能從一件事上看出漢武帝對衛氏的態度。

衛青和霍去病死後,丞相公孫賀的兒子被人告發是用巫蠱詛咒皇帝,結果公孫賀父子被殺,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所以說漢武帝對衛氏家族還是不放心的。

這也正常,漢武帝時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主,衛氏雖然是大漢的頂尖家族,但是隻要威脅到王朝的統治,漢武帝毫不猶豫會剷除。


天楓說


漢武帝當然不是絕對信任衛青。

乃益置大司馬位,大將軍、驃騎將軍皆為大司馬。衛將軍、霍驃騎皆加此官。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自是之後,大將軍青日退,而驃騎日益貴。《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這當然是在削弱衛青權力,是一種制衡權術。

另外武帝時不時也敲打衛青:

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
自驃騎將軍死後,大將軍長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後五歲,伉弟二人,陰安侯不疑及發乾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大將軍青卒,諡為烈侯。子伉代為長平侯。《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當初封侯輕率,後來奪爵也隨意,其意應該是在警告:不要忘了你們家的富貴從何而來!

不過要說武帝多不猜忌衛青也不見得,衛青雖然戰功卓著,但武帝對之並不怎麼尊重:

大將軍青侍中,上踞廁而視之。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其見敬禮如此。《史記·汲鄭列傳》

偶爾有所請託,武帝也直接駁回:

及徙豪富茂陵也,(郭)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衛將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上曰:“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解家遂徙。《史記·遊俠列傳》

可見武帝沒把衛青真當回事,當然也就談不上猜忌。相比他當年對待舅父田蚡時:

當是時,丞相入奏事,坐語移日,所言皆聽。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嘗請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庫!”是後乃退。《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

這才是不滿乃至懷恨在心,乃至田蚡死後說出“使武安侯在者,族矣”之類狠話。

武帝這些騷操作本質上是帝王心術,從源頭上限制臣子權力過大,不讓他脫離自己的掌握,並不是專門針對衛青。所以衛青死後其姐衛子夫能夠繼續當皇后——“巫蠱之亂”是另一回事,當時衛青已經死了十幾年,武帝有什麼不滿也不至於壓到那個時候才發作。

既然武帝自信足以控制局面,那他也就不必除掉衛家。


真正鱷魚不哭


漢武帝的對衛青及皇后衛子夫的一系列所做所為,都是因為他對衛家的不放心。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和秦始皇是一類人,骨子裡不相信任何人,相信的是絕對的權利和絕對的控制一切。

漢武帝需要絕對掌控一切

景帝立的第一個太子是膠東王劉榮,劉榮做了三年的太子就被景帝廢了太子之位改封為臨江王;臨江王劉榮因為侵佔太宗廟地,被酷吏逼的自殺。年輕的劉徹目睹自己的哥哥劉榮的慘狀,自己多次給景帝說情都沒用,這讓他認清了權利鬥爭的殘酷。

劉徹繼位後手中並沒有權利,既無法行使行政權,又無法調動軍隊,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在太皇太后竇太后手裡,這對於有著遠大志向的漢武帝來說非常的憋悶,他渴望權利,渴望自己掌控主宰朝政。

等到漢武帝執掌朝廷權利後,他還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實施政略,處處受到朝臣的掣肘,尤其是丞相的權利太大,處處限制著他。為此,漢武帝逐步的加強帝權,設置內外朝來削弱分化丞相及三公的權利。到了晚年時期,漢武帝的丞相成了擺設,都沒人願意做丞相。漢武帝一朝總共換了二十多位丞相,被貶被殺的不在少數。

漢武帝和秦始皇是同一類型的,他們都雄才偉略也都獨斷專權,同樣的也極其自信;能用人、能服人,骨子裡又都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手中的權利和絕對一切的掌控,接受不了別人的忤逆。

從竇嬰的死、太子劉據的結局還有漢武帝到死才重新立太子就可以看出漢武帝的權利慾望,這樣的人不允許任何的威脅出現,一切可能得威脅都會被果斷的扼殺在搖籃裡。

那麼衛青家族有沒有威脅到漢武帝呢?不管衛青有沒有背叛漢武帝的心,都逃不過漢武帝的忌憚,因為衛青已經到了漢武帝無法掌控的地步。

衛青的影響力

在漢武帝的親手栽捧下,以衛青、衛子夫為核心的衛氏家族開始漸漸地脫離漢武帝的掌控,外有大將軍衛青的影響力、內有衛子夫十分受寵的皇后位置以及太子劉據的儲君位置,衛氏家族已經成了一個勢力極其龐大的存在,而且因為太子的緣故,未來會更加恐怖。

01.衛青的權利

衛青原本是平陽公主府的一個騎奴,漢武帝發現了衛青這個人才,帶到自己身邊封為建章監,元光六年衛青為車騎將軍,率兵出擊匈奴;元朔元年因功封大將軍,並賜虎符,統領全國軍隊。

元朔五年,衛青因功進位大司馬,名號貫於諸將軍之上。衛青成為軍方的絕對第一人,他有權利調動除了直屬於皇帝的羽林軍和虎賁軍外,衛青有權利用虎符調動全國的任何部隊。

到了漠北大戰之後,漢武帝已經對衛青賞無可賞了,就封衛青的兒子全部為侯。此時的衛青不再是皇帝寵信的無敵大將軍了,而成為了漢武帝心中忌憚的人。

02.衛青在軍中的影響力

衛青在元光六年就以一路統帥的身份同李廣、公孫賀、公孫敖等人同身份攻打匈奴,此戰後,唯獨衛青一路獲勝;元朔五年,衛青因功被封大將軍。之後所有對匈奴的作戰,衛青都以統帥身份指揮全部漢軍與匈奴作戰,前後十幾年的的時間,衛青在軍隊中積累了怎樣的聲望和影響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來:

(1)在高級將領中的影響力

  • 公孫敖,在元光六年因戰敗當斬,花錢買罪後被貶為庶人;後來數次攻打匈奴都失敗,被削去了爵位。漠北大戰時,衛青將李廣的前鋒位置換給公孫敖,戰後公孫敖不僅恢復爵位封侯,比之前的爵位更高、食邑更多。
  • 趙食其,跟隨衛青因戰功封侯,漠北大戰因為和李廣迷路被貶。
  • 李蔡,元朔五年跟隨衛青征戰匈奴,因功封侯,後官至丞相。
  • 公孫賀,比衛青資歷還老的將軍,跟隨衛青征戰匈奴,因功封侯。
  • 張次公,跟隨衛青出戰匈奴,因功封侯。
  • 李沮、李息在元朔五年跟隨衛青征戰匈奴,因功封侯。

這些人都是在跟隨衛青征戰匈奴的過程中因戰功封侯,尤其是公孫賀、公孫敖,都是自己極老的將軍,打仗敗多勝少,可就因為跟隨衛青參與了漠北決戰,都封了侯。他們心中最感激的不是漢武帝,而是帶著他們百戰百勝獲得軍功的大將軍衛青。

(2)對中層軍官的影響力

很多人跟隨衛青打了一場決戰,就過獲封了侯爵,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豆如意、李敢等一批裨將、校尉這樣的中層軍官,因跟隨衛青數次決戰匈奴,年紀輕輕就獲得封侯。這些人是衛青的狂熱粉絲,皇帝離他們太遠,是衛青這個大將軍給了他們勝利和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們也是衛青的忠實擁護者。

大將軍青凡七出匈奴,...其裨將及校尉侯者九人,為特將者十五人。

《漢書》

很多人的軍功足夠封侯了,就把軍功賣給別人,沒有封侯的中層軍官,也因為勝利獲得了無比豐厚的賞賜,在這些軍官眼裡,是衛青帶著他們獲得了榮耀和富貴。

受爵賞而欲移賣者,無所流貤。

《漢書》

(3)對低層士兵的影響力

衛青每次出征都和士兵同甘共苦;衛青本人也不是倨傲之人,很受士兵的尊崇。更重要的是,衛青是士兵心中近似神一般的存在,衛青通過不斷地勝利,打出了自己無敵統帥、常勝將軍的氣勢,軍伍歷來崇拜強者。對於士兵來說,更願意跟著衛青打勝仗,建功立業。

時間長了,就形成了一股信念,衛青成了他們的精神信仰,這種由中的崇拜是非常可怕的,近似於洗腦,說句不客氣的,只要衛青振臂一呼,那怕是造反,會有很多人跟著衛青去赴湯蹈火。

漢武帝一朝,在軍中的影響力,沒有任何人能超過衛青,包括漢武帝一手培培養的霍去病。

03.衛青對社會民眾的影響力

漢武帝為了增強民眾對匈奴作戰的信心,迎得民眾的支持,親手把衛青捧上了英雄的寶座。衛青每次凱旋歸來,百官出城迎接,百姓夾道歡迎,漢武帝甚至數次親自迎接,賜衛青騎馬入宮。

他通過樹立衛青這一英雄統帥的形象和擴大宣傳戰果來告訴民眾和百官,他對征戰匈奴的決心和能力,來獲得民眾輿論對戰爭的支持。

同時,從西漢建立以來,匈奴經常性的騷擾解決邊界,燒殺搶掠,百姓對匈奴非常的痛恨,他們的心裡也希望有英雄能夠出現消滅這些強盜,衛青的一次次勝利讓民眾深刻的記住了這位英雄,再加上漢武帝刻意的為衛青造勢,他在民眾心中的影響力絕對不低,是全民偶像的存在。

04.衛氏家族對百官的影響力

衛氏家族的核心有三塊,一個是以衛青為核心對軍隊和民眾的影響力;另一個是以衛子夫為皇后的尊貴身份,皇后這個身份,什麼也不做,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還有就是以劉據為主的儲君影響力,更為恐怖的是這三個強大的力量是屬於一個集團,是緊緊綁在一切的,這還不是他巔峰的時刻,衛氏家族的巔峰時刻是在未來劉據成為皇帝的時候,這些漢武帝不可能看不到。

歷朝歷代都不缺投機主義者,面對如此強大還會繼續變強的衛家,朝廷中有大把的的官員想投靠在衛氏門下,以博取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即使不投靠,也會拋出大量的橄欖枝以結交。

不管衛青和衛氏家族如何低調,絕對有很多人想盡一切辦法想和衛家拉上關係,這是漢武帝絕對不想看到的。

衛氏家族不管有多忠心,他的存在已經讓漢武帝難以掌控,漢武帝會沒有剪除衛家的心思嗎?說沒有誰也不會相信。

漢武帝面對衛青所採的措施

面對日益強大的衛家,漢武帝並沒有放任不管,他採取了一些列的措施來壓制衛家。

01.剝奪兵權

漢武帝藉著衛青私自調動虎賁軍的機會,趁機收回了衛青的軍權和全國兵馬節制權,將軍權牢牢得掌握在自己手裡。

衛青最後一次漠北決戰的時候,不是全軍統帥,而是和霍去病各為統帥各領一軍進攻,此時的衛青已經被漢武帝收回了虎符和全國軍馬節制權。

02.給衛青加封榮譽、不給實權

漠北決戰之後的十餘年,漢朝再沒有與匈奴發生過大規模的戰鬥,衛青做為最大的功臣,獲得了極高的的殊榮,但漢武帝只給了他最高的榮譽,卻沒有給實際的權利。

衛青所擔任的最高官職是大司馬大將軍,本來有節制全國軍馬的權利,但漢武帝把軍隊的指揮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也就是說衛青這個大司馬調動不了任何一支部隊。

衛青沒有擔任過其他的三公官職,漢武帝收回了他所有的權利,只留下了虛的官職。

03.刻意冷落衛家

漢武帝不僅冷落了衛青,也冷落了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衛氏家族一下子失去了皇帝的恩寵。漢武帝並沒有去動劉據的太子之位,而是刻意冷落,這就是漢武帝的帝王之術。

漢武帝以此對外顯示自己的態度,也是警告那些示好衛家的朝臣,一切都是皇帝說了算,同時打擊衛青在軍隊的影響力,削弱衛氏家族的影響力和實力。

04.扶持新的軍方勢力

漢武帝為了鉗制衛青,培養和扶持新的軍方勢力來和衛青抗衡,最典型的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培養霍去病能夠鉗制衛青嗎?

答案是肯定能的,漢武帝非常喜歡霍去病,單獨為霍去病配備了班底;他重點培養霍去病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 其一,霍去病是軍事天才,性格又果斷,非常適合做為衛青的接班人。
  • 其二,漢武帝不是為了對付衛青,而是分衛青的功績,分化削弱衛青在軍隊中獨一無二的影響力,再培養一個無敵統帥各衛青抗衡。
  • 其三,為霍去病配備了一個上強大的班底,從與匈奴的戰鬥中培養起來,這個新的軍方勢力與衛青沒有關係。

所以漢武帝敢讓一個年僅19歲的少年就單獨做為一軍的統帥征戰匈奴,漢武帝有著強大的自信,利用平衡來壓制和制約衛青。

05.壓制衛家後代

衛青有三個兒子,在太子劉據被逼造反之前,衛青的兒子早已成年。按漢朝的規矩,像衛青這樣重臣的後代,小小年紀就會被安排到宮中歷練,逐漸再過度到軍中。做為衛青和平陽公主的兒子,正常來說仕途一定是平步青雲的。

可衛青的後代都沒有得到漢武帝的照顧,反而被刻意的壓制。漢武帝自己在繼位時身受外戚的牽制,他刻意的這樣做是為後面的繼承人著想,以免外戚勢力坐大。

漢武帝並沒有直接的對衛家下手,而是用其他的手段去削弱衛家的勢力,有兩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漢武帝有著強大的自信,他自信自己的帝王之術可以壓制住任何臣子,而漢武帝也確實做到了。
  • 另一方面,衛青做事處處謹慎低調,時時刻刻的表露出自己對漢武帝的絕對忠誠。

衛青的做法

衛青本是一個騎奴,是漢武帝給了他飛黃騰達的機會,這點他從來沒有忘記過,他的做法讓漢武帝也看在眼裡。

01衛青從來不結交朝中大臣,不拉幫結派

剛進入朝廷的衛青,主要是因為裙帶關係,別人看不起他,也不會去結交他。成了大將軍後,他做事處處小心謹慎,不管是朝廷的官員,還是漢武帝,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做授人以柄的事。

成為大司馬大將軍的衛青依然為人謙卑,處事低調,他只管戰爭的事,堅決不去碰觸朝廷的事,他所做的這些漢武帝看在眼裡,也明白在心裡。

02.衛青面對漢武帝的削權沒有絲毫的不滿

漢武帝削去了衛青的兵權,衛青沒有表露絲毫的不滿;在漠北決戰的時候,依然還是率領一軍遠涉大漠,配合霍去病作戰;衛青的手下都有怨言,唯獨衛青沒有。

漠北決戰結束後,衛青成了空有虛名的大將軍,衛青也沒有抱怨,他不爭、不怨、謹言、慎行,堅守著一個臣子的本分。

這些漢武帝也不可能不知道。

03.衛青一生忠於大漢忠於漢武帝

衛青的一生詮釋了一個將軍該做的一切,戰爭時為了國家拼搏廝殺,和平時捨得放下權利甘於寂寞。他對漢武帝的忠,是漢武帝不會對衛家動手的最主要的原因。

《漢武大帝》裡衛青在生命即將逝去之際,對著漢武帝的最後一拜,詮釋了一個臣子的忠和對漢武帝的感恩,漢武帝穿戴朝服、天子降階是對衛青最大的肯定和認可,雖然電視劇有誇張的成分,但這段也還原了歷史上真實的漢武帝和衛青之間的君臣關係。漢武帝不是一個仁慈之人,但他面對這樣的衛青絕對下不了手。

總結:

漢武帝相信衛青不會有不臣之心,但他不得不壓制和冷落衛家;“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放任不管,衛家的結局還是一樣悽慘。

漢武帝動過剪除衛基本的念頭,但他不會這樣去做,所以他採用較為柔和的策略去壓制和削弱衛家。漢武帝對衛家的手段並不是誰的錯,而是政治的需要,帝王需要平衡,不能一家坐大,即使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從某一方面來說漢武帝對衛家的制約,也是對衛家的保護,否則衛家不僅會遭到皇帝的忌憚,也會遭到群臣的嫉恨。

衛家最後的悽慘結局並不是漢武帝不放心的原因,完全是因為太子劉據的事件的原因。劉據和衛家是一個利益集團,太子的事衛家躲不了干係,況且劉據的最後一搏衛家少不了參與,失敗者被清算而已。


歷史小迷童


說起漢武帝時代最強大,最鼎盛的家族。可數衛青的家族。皇后,太子,將軍等的許多朝廷命官均是來自他的家族。外戚衛氏太過強大,後續皇帝威望不足就壓制不住,註定不會有好結果,衛青死後就把衛家滅族了,說明漢武帝對衛青個人還是非常有感情的。

因為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權威,最強大的皇帝之一,而且也是很嗜殺的,竇氏,田氏等外戚都被滅族。而且集各個權利於一身。他殺害了衛氏家族的成員,主要是為了限制外人的權力並加強皇權。自漢建國以來,歷代就有外戚干政。呂侯和竇太后都干涉了大量政治事務,其各種權利不次於武則天和垂簾聽政的慈禧。當時,漢代,太后所掌控的力量不亞於皇帝。

事實上,也不僅僅是因為此,更是後宮鬥爭的巫術案有關。從一開始漢昭帝劉弗陵出生伊始,在孃胎14個月才出生。漢武帝聽說堯帝就是,在孃胎懷孕14個月後出生,然後漢武帝將鉤戈宮變更為堯母宮。朝廷之中,不乏一些揣摩聖意的一些人,這些人便從中感覺到,在會讓劉弗陵在未來繼承漢代帝統。

此外,當時的漢武帝並不怎麼喜歡衛皇后,衛青已經死了,沒有後盾的支撐。這使得那些揣摩聖意的人,絞盡腦汁的去拉太子劉據下臺,就這樣,種種原因之下,巫蠱冤案便誕生了。在當時不趕巧的是,武帝生病併產生幻覺。謠言說這與胡巫術有一定的關聯。他命令江充,徹查此事,藉此,一些人感覺到用此來借勢扳倒太子跟衛皇后的勢力。

江充讓巫士,說宮中有蠱氣,此氣不除去,皇帝的病也不會好,故此,江充開始在宮中找巫蠱,在其他各個人馬的幫助之下,江充等徹底的有了誣陷太子與皇后的機會,先後在劉據宮中搜出木偶等。劉據當時心裡非常之怕,只的去尋其老師,求以解惑。而其師石德給其敘述扶蘇的故事,錯誤的分析變故可能發生在宮殿裡,與趙高用秦皇帝的假詔去殺害扶蘇之法基本相同,所以劉不想成為第二個扶蘇。他錯誤地認為漢武帝像秦皇一樣死了,加上之前的案子。公孫家以及公主等都因巫術案件而死亡,於是假傳詔令,將江充等都打進大牢。

黃門蘇文逃脫了,並上奏皇帝,說太子劉據謀反,武帝大怒,遂命劉屈髦逮捕叛賊。因此,在戰鬥中期,一個真正的真聖旨,一個虛假的假聖旨,父子倆都被挑撥離間。雙方爭奪了五天,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劉據被擊敗,皇后自殺。皇帝命令所有太子追隨者。皆以滅族罪論處。劉據在湖縣的藏身之地暴露之後,上吊自殺。




老煩煩雜談


漢武帝對衛氏家族是即用之又防之。

衛氏家族因衛子夫嫁給漢武帝登上歷史舞臺,衛子夫的弟弟衛青被漢武帝發掘,在討伐匈奴的過程中屢立戰功,成為打擊匈奴利劍,官拜大將軍,衛子夫也因衛青的原因在後宮極為受寵,屢受恩寵,衛子夫也算爭氣,為漢武帝誕下一子,被封皇后。從此,衛氏家族在漢朝極為顯赫,任何人與衛氏家族沾上關係,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我們知道,漢朝建國初期經歷了呂后專政,後來漢武帝登基又有竇太后干政,外戚專政的問題在漢朝一直存在。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偉略的帝王,又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按照這樣的形勢發展,衛氏家族一定會成為漢朝歷史上第三次外戚專政的家族,漢武帝又豈會放任這樣的事情發生呢?所以,漢武帝對衛氏家族一直有所提防。

漢武帝在政期間,漢朝的主要目標是打擊匈奴,穩定漢朝邊境,解決困擾漢朝數十年的北方邊患。衛青作為抗擊匈奴的主力軍,在沒有合適接替人選之前,漢武帝不能輕易動衛氏家族。

或許是天憐大漢,漢朝出了個霍去病,霍去病年少英勇,在打擊匈奴方面做的比舅舅霍去病更為出色,漢武帝看到打擊匈奴不再那麼依賴衛青,便刻意提攜霍去病制衡衛青的權力,據史料記載:霍去病因屢立戰功,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其目的就是削弱衛青的權力。

漢武帝晚年,巫蠱之禍發生。這次事件在史料記載是漢武帝年老昏庸,輕信巫蠱之術釀成的宮廷慘案。有趣的是,這次事件死的人大部分竟然都是衛氏家族。

巫蠱之禍,公孫賀父子(衛青提拔,屬衛氏集團)、衛子夫、衛青大兒子等衛氏家族高層全受牽連,這次事件衛氏家族被連根拔起,是對衛氏集團的徹底洗牌。可惜的是,漢武帝低估了太子劉據的承受能力,也不懂漢武帝的真實意圖,竟然起兵造反,最終被活活逼死。


歷史百川


自古以來,臣子或者外戚的權力過大,皇帝都是不放心的。漢朝有呂后和竇太后的前車之鑑,漢武帝當然想過要除掉衛氏家族。

衛氏家族的勢力

衛氏家族主要勢力有皇后衛子夫,衛青,太子劉據,還有霍去病。

皇后衛子夫是一位平陽候府的一位歌女,後被漢武帝看中。一共生下一男三女,男的為太子劉據。元朔元年生下劉據後被封為皇后,衛子夫深受漢武帝寵愛。此外,丞相公孫賀是衛子夫的姐夫。


弟弟衛青在北擊匈奴的戰功顯著,七次北擊匈奴七次全部獲勝。為西漢收復河套地區和河朔。擊敗匈奴單于。襲擊龍城。衛青還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

太子劉據是衛子夫和漢武帝的嫡長子,被立為太子。有了太子的這一層權力,衛氏家族的實力更強了。

還有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他在抗擊匈奴的戰功也非常卓越。漠北之戰擊敗匈奴七萬多主力後,霍去病封狼居胥山。



漢武帝如何打壓衛氏家族

1讓衛青和他的外甥都做大司馬的官職,分割權力。以此來掣肘衛青。


2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禍。漢武帝當時經常出現幻覺,於是江充等人說一定有巫蠱之術。後來在太子的房間搜出了木偶人。(木偶人是江充偷偷放的。)於是太子假傳聖旨,抓捕江充。被漢武帝知道了,下令誅殺劉據。雙方打了數日,最後太子兵敗逃亡,後又自殺,衛皇后來也自殺了。衛氏家族被肅清。其實這一切都是江充幫了漢武帝一個忙。漢武帝就藉此機會除去了衛氏家族。


鬆垮大卡司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衛家在漢武帝一朝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皇后,為漢武帝誕育了三女一子;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為反擊匈奴、開拓北部疆域都做出了大貢獻,即便後來衛家位極人臣,衛家仍不驕縱,大度有禮待人。

這樣謙遜低調又戰功赫赫手握兵權的外戚,是不是就真的讓漢武帝放心了?其實,漢武帝從未真正放心過,只不過年輕時候,他有精力和能力去做平衡各方,年紀大了之後,逐漸有了“中老年帝王危機”,很多原來在暗地裡的手段,逐漸擺到了檯面上。

衛家人地位的上升,與衛子夫有著巨大的關係。衛子夫原是漢武帝的親姐姐平陽公主家的歌女,一次得武帝寵幸後帶回宮。一年後封為夫人,相繼生下四個孩子,寵愛日盛。在陳皇后被廢之後,衛子夫被冊立為後,衛家的地位水漲船高,加上衛家人的確為漢朝的邊疆穩定盡心盡力,一時風頭無兩。

衛子夫生育漢武帝的皇長子劉據,七歲時被冊立為太子。太子劉據逐漸長大,根據史料記載,他是個仁慈寬厚之人,深得民心。有一個能幹聰慧仁慈的繼承人,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沒有哪個帝王會捨得自己手中這份權力,一個有能力的繼承人,朝中手握軍政大權的又是繼承人的母族,兩者相加之下,武帝心中的不安和猜忌想沒有都不行。

再者,即便太子與衛皇后沒有勾結外戚的心思,日後若是劉據登基後,面對這麼強大的外戚,會不會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呢?

只不過,衛家人一直很低調,衛皇后和太子也一向謹守本分,沒有逾越的地方,漢武帝若是貿然對他們出手,會引起不滿和動盪。巫蠱事件的發生,成為了一把最鋒利的刀,遞到了漢武帝的手中,衛氏家族就此隕落,劉據在朝堂之上再無外家。而為漢朝安定任勞任怨,立下汗馬功勞的衛家就此覆滅。

衛氏家族的如日中天,一直是漢武帝心中的一根刺。只要有合適的刀遞到手上,漢武帝會毫不猶豫地挖掉這根刺。即使衛家再低調,再謙遜有禮,都無法化掉這根刺。除掉衛家是漢武帝心中一件必做的事,只是看早晚而已。


若淺話史


在漢武帝的時候,朝廷的內外有很多的大族世家非常有勢力,甚至可以影響國家政策抉擇,其中有一個家族從極受皇帝寵幸,達到權勢的極致,卻又被皇帝親手滅族,從頂層跌落到了塵埃裡,它就是衛家。沒錯,就是衛青的家族,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

  衛青幼年的時候父母遭受了匈奴的侵害,導致家庭破碎,和眾多姐弟們都分開,只留下一個姐姐衛子夫,在公主府中被收養。後來也就一直在公主府中效命,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在去公主府的時候,看中了姐姐,被接近府中,從此衛青的命運也被改變。

  後來,漢匈戰爭中衛青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立下了赫赫戰功。前124年漢武帝封衛青大司馬,後加封常置大將軍,節制所有將領,位在丞相之上。而他的姐姐衛子夫成為了漢武帝最寵愛的皇后,他自己娶了皇帝的姐姐。這樣的家族可謂空前絕後了吧?但是正是這樣的家族卻被滿門抄斬。

  漢武帝究竟為什麼要覆滅衛家呢?自從中國進入帝國專制時代以來,皇帝的權力被大大加強。沒有諸侯國力量的制衡皇權極不穩定,非常依賴有為之君。而世襲制度的皇權,又沒辦法保證每代皇帝都是有為之君,這就很容易出現權臣掌權或太監亂政。

  漢初,高祖皇帝死後,大權就全部到了呂后的手裡,要知道一個人是很難遮天的,尤其還是一個女人,她的背後肯定有整個家族的人再給她撐腰,所以她才能這麼肆無忌憚。如果不是後來有了周勃等人力挽狂瀾,把文帝劉恆奉為皇帝,可能劉家的江山就要改姓了。如今和呂氏同樣很光鮮的衛氏會不會也出現這種情況?漢武帝不敢賭。

  漢武帝是一個極度自大加自私的皇帝,他肯定是不允許有任何搶奪自己權力的勢力存在。在巫蠱之禍中,李廣利聯合江充誣告太子和衛氏造反。本來就對衛氏勢力有所忌憚的漢武帝,就藉此案,盡滅衛氏家族。此案表面上看是有人誣告,實際上只是有人明白漢武帝心思而採取的逢迎行為,這些人只是個工具,而操縱工具的則是漢武帝。



灥靐飍羴麤龘


漢武帝是不放心的,一直在打壓衛氏家族。

1.漢武帝一直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通過推恩令以及酎金奪爵,將王侯的權利嚴重削弱。一個集權皇帝不可能讓衛氏做大做強,而當時衛氏集團有衛子夫、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太子劉劇,勢力強大,不搞你搞誰?

2.漢武帝第一次打壓衛氏,在於提拔霍去病,想籠絡霍去病,制衡衛青,可惜霍去病死得太早。

3.漢武帝第二次打壓衛氏,在巫蠱之亂,公孫賀父子、劉劇、衛子夫、衛青大兒子全死,加上已死的衛青霍去病,衛氏集團團滅。


木木大神0111


西漢到漢武帝時期,國家發展的很強大,大通河西走廊,抗擊匈奴,與中西亞通商走出一條絲綢之路,引進汗血寶馬,開疆拓土,增強中西方交流和貿易,而這裡面有一個家族的功勞是最大的,他就是衛氏家族。

不說其他,就衛青和霍去病兩個人的功勞就足以彪炳史冊。但是他們也是漢武帝時最大的外戚勢力,衛青是大將軍,衛子夫是皇后,劉據是太子,而且在整個朝野,很多官員都是跟他們是站在一邊。

這是因為他們權力太大了,多少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但是衛青處事很謹慎而且忠心耿耿,低調不張揚,而且抗擊匈奴立有大功,漢武帝也不能隨便就把這個家族處置了。如果他稍微有點想法就可以推翻漢武帝,另立新帝,這也是漢武帝非常擔心的地方。而且漢朝建立以來出現過兩次外戚把持朝著的局面(一次是呂氏家族,一次是竇氏家族),漢武帝當然不想再讓歷史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