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考古隊打開光緒陵墓,為什麼先是作嘔,後是沸騰呢?

福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光緒皇帝本人的生平。光緒出生於1871年,算是晚清時期的代表了,他沒能趕上最好的年華,4歲的光緒便受到兩大太后的眷顧,後來慈安太后去世,本以為可以大展拳腳了,帶著自己先進的想法轟轟烈烈幹一場,但是卻被養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長達34年,可謂是一出生便受到了他人的牽制。

在那個落後的封建社會里,光緒可謂是思想超前的,他已經意識到當時國家的落後,在甲午戰爭中,他希望能夠奮力反抗,而這也僅僅是希望,朝野中他也是勢單力薄,後來乾脆開始維新變法,但終究是能力敵不過權利,戊戌變法的失敗宣示著光緒一生的結束,後來民間傳出各種光緒死亡的版本。

而在1980年考古隊在打開光緒陵墓時,這支考古隊本身對光緒皇帝的墓穴就沒抱多大的希望,畢竟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再加上當時墓穴保護欠缺的緣故,光緒皇帝的墓穴早已被盜墓賊光臨過了。

懷著對光緒的敬仰考古隊還是發掘了他的陵墓,首先是打開了隆裕皇后的靈柩,由於受到盜墓賊的光顧,棺材的外部已經受損,在墓底潮溼得環境下,棺材的發黴與屍體的腐爛,想想都已經很噁心了。

尤其是光緒的靈柩,已經被盜墓賊鑿出一個大洞,僅看外表就已令人作嘔,打開棺材後發現光緒皇帝后背朝天,由於古人防腐水平有限,肉身呈半腐爛狀態,再加上墓下潮溼的環境,黴味夾雜著腐爛味,再加上本就不報希望的心態,這一切都讓考古隊心裡壓力極大,所以更加覺得噁心。

可是在摒除這些外在因素後,考古代還是細細研究了光緒與隆裕的遺體,也許是盜墓賊害怕這些腐爛的黴變的味道夾雜著劇毒,因此他們並沒有細細研究光緒的靈柩,考古代經過努力發現了盜墓賊沒有發現的寶貝—:連體翡翠環、一枚上等的和田玉,光緒皇帝雙手緊緊握著,可以想象這是對隆裕皇后無上的愛,可見光緒皇帝重情重義的性格。

發現了寶貝的考古隊並不滿足,憑藉著先進的設備和技術,考古隊在光緒皇帝的靈柩下發現了寶藏,本沒抱什麼希望卻有重大發現,這些文物有著巨大的價值,考古隊沸騰了。

考古隊從光緒的身體上還提取到了大量的砷,懂得化學的人都知道,砒霜的主要成分便是砷,而在古代,貌似大家都喜歡拿砒霜來害人,可謂是萬毒之首啊,絕對是暢銷款。

這一發現也說明了光緒確實是被人害死的,通過推測在慈禧晚年得知自己快不行的情況下,得到袁世凱的密報遂把光緒關了起來,作為一個保守派,在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也不能讓光緒胡來亂了國家,於是就拉著光緒陪葬也不無道理。

作為一個“母親”也應該照顧到自己的孩子,於是在光緒的陪葬品便能夠看出,慈禧還是有些“關懷”在其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