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書法,算是字如其人嗎?

kart2011


王陽明書法,算是字如其人嗎?

明代餘姚人,字,伯安,後更名王守仁,

學者,稱為陽明先生,進士

古記載,劉謹用事,守仁抗章激瑾怒,廷枝謫貴州。

瑾被誅後,明仁遷南京刑部主事鴻臚卿,後南京兵部尚書

其學始以默坐澄心為主。

晚年專提致良知之說

工書法,善行書,宗《聖教序》,得右軍骨,清勁絕倫,

徐渭評價:

古人論右軍以書掩其人,而守仁則相反,而以人掩其書。睹其書藝,翩翩然鳳翥而龍蟠也。使其人少亞於書。

又有朱長春評雲:

公書法度不盡師古,而遒邁衝逸,韻氣超然塵表,如宿世仙人,生具靈氣,故其韻高冥合,非假學也。

死時五七歲,從時人評價,可謂書如其人,其心學,寓墨內。

從茲而知,書人俱一。



狂喜淡墨a


觀賞王陽明的書法,真正體現了字如其人的一種意境。王陽明是心學的宗師。但他精於書法,留下了很多作品,其書法被當時及後世人讚賞。

在明朝有很多書畫大家,都稱讚王陽明的書法,其中,書畫大家徐渭對王陽明書法格外稱讚,他說:古人論右軍以書掩其人,新建(陽明)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書,觀其墨跡,非不翩翩然鳳翥而龍蟠也,使其人少亞於書,則書已傳矣。所以,現在看到王陽明的書法,大部分都是影印本。2011在貴陽召開貴州人文旅遊會議,我參觀了陽明洞,看到了一些陽明的書法。當時我就感覺到,卻是一位了不起的書法大師。從他的書法作品看,他所學古人的東西太多了,看起來都與古人似曾相識,但又不泥古人。從書法作品中不難看到二王、顏柳、趙孟頫的影子,可你看起來,誰的都不是,實際上還是字如其人,其實就是王陽明的性格、人格和人生格局的樣子,充分表現了他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和自己的心法既書法的樣子。

王陽明曾對其學生說,初學書法,也是對臨古帖,摹其字形,後來“舉筆不輕落紙,凝思靜慮,擬形於心,久之始通其法。”王陽明不愧是心學大師,講出了“心法即書法”的觀點。這與唐代的書法大家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很相似,但又豐富得多,不但有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把書法是什麼,講得更清楚了一點。

王陽明這裡講的心法,不是隨心所欲亂說 ,而是通讀古帖、勤奮臨池用心悟道後的融會貫通、古今結合,最終寫出自己,寫出自己的心法的書法。

範雲峰答於己亥三月初十東莞。


範雲峰書畫


我是一人。王陽明現在不少人尊稱“聖人”。

王陽明在一些人心中是聖人,不要用書聖的標準要求王陽明的字。從王陽明的人生,符合字如其人。

說到王陽明任何事真的比較難說,因為王陽明這些年地位越來越高。

歷史上聖人有兩個半,或者說“三不朽”。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

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只能算半個)。

字因人貴很正常,但是王陽明並不是靠書法得名。聖人王陽明他的字,寫得不錯但是和他其他方面的成就比不突出。

上圖就是王陽明(王守仁)的字,可以稱字寫的不錯,但是不能稱書法家。不過可以稱為字如其人。

王陽明知行合一,心學創始人。比較粗陋的說知行合一,動腦也要動手,執行力非常重要。王陽明的字有幹勁利落。

王陽明《楷書客座私祝冊》楷書,大小44.0.5×36,5cm×20,寫於嘉靖六年(1527)藏於浙江餘姚博物館。

很顯然王陽明的字,結構不錯,但筆畫質量不夠好。王陽明符合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功”一說來自王陽明有過上戰場的經歷,他是“立功”的軍事家,指揮若定,在平叛、剿匪的重大戰役中建立了歷史偉績。

王陽明這個人心中有想法就會去做,而且做的都不錯,知行合一。

一人有感

可是書法是一個比較花死功夫的事情,王陽明一生太豐富多彩,現在能夠和孔子並稱聖人,字能夠寫的好就不錯了,不要覺得他的字也是聖人級別的。

我看到王陽明的字,有一種幹勁利落的感覺很爽快,符合他的人生經歷。可能因為我也非常喜歡王陽明“知行合一”這一套理論,王陽明的字符合我心中的想象的樣子。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寫書法如同作家著文、詩人之詩、歌者之聲,是精神的抒洩,離不開真性情。書法的正大氣象,來自書家的家國情懷,來自豁達的胸襟和悲憫之心。天下第一行書、第二行書、第三行書等,都說明了這一點。王陽明的書法也不例外。

王陽明是明朝人,官至兩廣總督,受封新建侯,是"心學”集大成者。他經歷了“廷杖之恥”和流放之孤寂,對生命的真相有了苦思後的徹悟。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帶兵平定了寧王之亂和廣西匪患,可謂所向無敵。

王陽明在書法上也是很用心的,認為練書法也要"知行合一"。看他的書法,猶如風捲雲舒,氣勢靈動,怡悅超然。這無疑是王陽明道德學問滲透於筆墨的體現。


牛鳴霄漢


陽明先生以《傳習錄》留於後世,在宋陸九淵理論的基基礎上自心學新得。其家族三世皆以讀書立身為根本,父為當朝狀元,陽明先生也是殿試前茅。家風純正,個人資質甚高非常人可與之相併肩。

陽明先生的書法未有常師,也只不過幾月苦功而自成一家面目。從其書法中盡有表現,其書純淨一眼便見,寫的靈動變化盡順其自然之道。表面看其字外柔,細觀內含之剛非凡,大有趙松雪之風範,確見字就知與人相同。

陽明先生為儒家門生,深研朱熹學說格物致知為宗,由朱學以求外最終理論沒有養解。陽明先生在受重擊死裡逃生,下放到龍場悟道。因此他的書法別有風茂,心,與形合一是用心感悟小宇宙,用形感悟小宇宙,達到天,地,人合一,知與行合一五百年維一者。


儒釋道緣


我寫我心,我自有法

心學大師王陽明以內心觀照世界

用筆墨表達內心


愁心—明月


王明陽追求"怡神養性以遊於造物"的"真樂"狀態,他的書法隨心所欲,舒展自由,算是字如其人


黃煒東日出東方


此書法隨心隨性!


悟明199941850


王陽明是浩瀚星空,書法只是其中一顆。


定全4


書法家,名符其實啊!這個還用後輩們去討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