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軒轅威:河南睢縣人,1984年出生,字志偉、源偉,號軒轅閣主人、思靜齋主人又號睢州散人。中華軒轅氏姓氏文化研究發起人之一,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化、姓氏文化、公益事業、書畫研究。“弘揚軒轅文化、傳承華夏文明”是他的座右銘。多年來,為了蒐集有關“軒轅”家族的族譜、地方誌等資料,他自費來往於全國各地。為更正人們對軒轅姓氏的誤解,增進人們對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認識,他創辦了“中華軒轅氏”網站和華夏軒轅氏微信公眾號。他不僅積極聯絡全國各地軒轅姓氏的族人,而且積極的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在加強軒轅姓氏族人之間的聯繫、增進人們對軒轅姓氏的認識,為世人瞭解“軒轅”姓氏、宣傳軒轅姓氏文化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片赤誠:為探源軒轅姓氏積極奔走

一提到“軒轅”,世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軒轅黃帝。然而,世人不知的是睢州大地居住著黃帝的後裔——“軒轅氏”。在當地,軒轅氏族人自稱姓“軒”,“軒”和“軒轅”究竟有何關聯?為何“軒”這個姓氏卻不為人知?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軒轅威開始了他探究“軒轅”姓氏之路。軒轅威最初關注軒轅姓氏,一方面是想弄清楚自己姓氏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是對“軒轅”姓氏文化的熱愛。隨著對“軒轅”姓氏文化了解和研究的深入,他逐漸認識到,讓世人認識和了解“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也是作為“軒轅”姓氏族人應當肩負起的使命。

2006年,軒轅威開始了漫長的“尋根”之旅。他在工作之餘,利用節假日,自費到全國各地尋找軒轅氏宗親。他從最近的軒老、長崗,逐漸走出睢縣,利用軒老保存下來的清朝時期的《睢鹿世家軒轅氏譜》等族譜資料,通過各種渠道和關係,聯繫上了太康、鹿邑、柘城等縣的軒轅氏宗親。2009年年底,他協助宗親到鹿邑尋訪出明左都御史、刑部尚書軒輗的誥封聖旨、象牙笏板並找到如今健在的當年取走文物的工作人員寫下來了政府收繳走的文物證言。之後,在鹿邑縣博物館找到這一批文物並拍照留念。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軒轅威在探尋軒轅姓氏族人的過程中,發現如今大多數宗親對自己的姓氏瞭解的特別少。他們僅僅知道自己是軒轅黃帝的後裔,然而,對姓氏的淵源流傳及其文化傳承幾乎沒有什麼瞭解。軒轅威在給宗親講解軒轅姓氏的歷史中,他自己也存在一些疑惑,逐漸認識到自己對“軒轅”歷史文化的認識和研究方面,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為了解惑,2007年他帶上這些年蒐集到的軒轅氏族譜到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找專家學者尋求姓氏文化研究方面的問題及幫助。軒轅威的鄭州之行,使他結識到了很多關注姓氏文化研究的志同道合者。軒轅威拜訪了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王仁民、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新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劉翔南等。他們對“軒轅”姓氏充滿了興趣,想不到“軒轅”這個古老姓氏流傳了下來,第一次接觸到軒轅氏的族人。軒轅威向他們介紹了軒轅姓氏的歷史和現狀,並邀請他們到睢縣長崗鎮軒老家參觀考察。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2010年9月6日,軒轅威陪同王仁民、張新斌帶隊來睢縣長崗鎮軒老家村考察睢縣軒轅氏文化。時任睢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向陽、睢縣人大副主任李繼雲接待了考察隊一行。考察結束後在睢縣縣委三樓召開了關於軒轅氏文化的專題會議,時任睢縣縣委書記魏昭偉也參加了研討會。王仁民、張新斌等學者探討了他們對軒轅文化的認識,談論了他們對參觀軒轅氏村落的心得體會。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2010年9月18日,邀請了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袁義達、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劉翔南到睢縣長崗鎮軒老家村進行實地考察。袁義達、劉翔南等人到達睢縣,在軒轅威的陪同下到長崗鎮軒老家村對軒轅姓氏文化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們對軒轅氏族人進行訪問,對軒轅氏的族譜、文物、墳塋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加深了對軒轅氏及其文化的認識。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2010年10月18日,在河北保定軒維克宗親的提議和捐助下,軒轅威抓住邀請張新斌、王仁民、袁義達、劉翔南等專家學者到睢縣軒老家考察軒轅氏文化的機會,並邀請有關專家和學者,在睢縣召了開全國首屆軒轅姓氏文化研討會。因參加會議的都是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不僅對軒轅姓氏文化做到了很好地宣傳,而且通過這次研討會,還把軒轅姓氏文化研究理清了思路、推向了高潮,使以前傳統的修家譜、祭祖轉向了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提升了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其中有個小故事,至今說起來軒轅威都覺得對不起他的愛人。2010年組織召開“全國軒轅姓氏文化研討會”時,軒轅威為了招待來考察的專家學者以及召開這次研討會,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但還是未籌夠錢。再加上當時工資水平在2000千左右,而且還揹負著房貸,軒轅威不得不偷偷的向岳母借錢,囑託岳母不要將這事告訴妻子,並承諾將來一定把錢還上。事擱多年後,妻子才知道這件事。雖然她很生氣丈夫瞞著自己,但還是很支持丈夫的工作,她說:“我知道你多年來一直在做家族的事情,這些年你的工資基本上都用在這上邊了,並無結餘。但是你不應該瞞著我,即使我知道我也會支持你的。”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建立組織:聯絡和宣傳華夏軒轅氏

1994年,《羊城晚報》發表一篇《獨此一家姓軒轅》的文章,說是臺灣軒轅氏後人到大陸尋親,在蘇北某地找到了一家姓軒轅的。他們卻不知,在睢縣居住著黃帝的直系後裔---軒轅氏。軒轅氏族人軒轅軻在《尋根》上發表《軒轅氏的歷史與現狀》(1995年第2期)一文,他根據對軒轅宗族的調查及軒轅氏族譜資料,對軒轅氏的歷史及現狀做一簡要的論述,修正《獨此一家姓軒轅》一文中的謬誤。之後,《尋根》雜誌上又發表了軒轅氏族人軒豔青的《略論睢縣軒轅氏的淵源》一文,此文對軒轅氏的淵源流脈進行了考證,也是軒轅氏族人瞭解自己姓氏的參考資料。

正是由於世人對“軒轅”姓氏的不瞭解和誤解,促使軒轅威為“軒轅”姓氏正名而積極奔走。他在多年的蒐集資料和研究軒轅姓氏的過程中,逐漸釐清了“軒轅”與黃帝的關係、“軒”與“軒轅”的關係。他認為軒轅家族之所以讓公眾感到罕有,一方面是軒轅姓氏的人口太少了(據統計全國約有6萬多人),另一方面由於歷史原因(如歷史傳統習慣以及明朝時期避諱朱元璋的“元”之音),軒轅姓氏的族人“省轅從軒”,在社會上以“軒”這個姓氏出現在世人面前,不僅削弱了“軒轅”這一古老姓氏的影響力,而且使得這個姓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以致不為人知。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雖然軒轅威弄清了自己姓氏的淵源流脈,但是,由於這個姓氏缺少有影響力的歷史人物,再加上人口稀少,因而這個姓氏名聲不顯,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沒無聞,以致很多人以為這個姓氏早已消亡。軒轅威為了宣傳自己的姓氏,擴大“軒轅”姓氏的影響力,在世人面前發出自己的聲音,加深世人對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瞭解和認識,他積極的參加各種文化活動。

2010年12月,軒轅威應中華大族譜協會理事長、美籍華人黃秉聰先生之邀攜帶家譜參加了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中華大族譜協會第二屆國際會議。時年26歲的軒轅威當選為中華大族譜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副秘書長。他在會上就宗親會如何應用時代發展做了發言,被與會專家學者、各姓氏宗親會長稱為“全國最年輕的宗親會長”。中華大族譜協會理事長、美籍華人黃秉聰讚譽:我們姓氏文化研究需要年輕人,更需要像軒轅威會長這樣有理想、有思路、有擔當的年輕會長出來挑大樑,如果各姓氏都有這樣的年輕人,那麼我們必將大業可成。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每年的新鄭黃帝故里祭祖大典,成為國人及海外華人尋根問祖的盛會。軒轅威認識到這是宣傳軒轅姓氏及其文化難得的機會。軒轅氏族人如果能夠出現在黃帝故里的祭祖大典上,一定能夠引起世人的注意,擴大軒轅姓氏的影響力。因此,軒轅威協助在鄭州工作的軒平安、軒詩華、軒書彬、軒華等宗親積極參與黃帝祭祖大典,並帶著軒轅氏的家譜在祭祖大典上向世人展示,宣示著軒轅姓氏的存在,發出了自己的吶喊聲。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自2010年開始至今,軒轅威每年都組織全國各地軒轅氏宗親參加三月三新鄭黃帝拜祖大典的相關事宜。2016年9月16日,軒轅威受邀參加(首屆)丙申年黃帝故里中秋拜祖音樂大典並擔任九位祈福嘉賓之一。黃帝祭祖大典成為宣傳軒轅姓氏的重要舞臺,向世人展現自己的歷史和文化。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軒轅威在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和會議的過程中,見識到其他姓氏的組織和活動的規模和影響力,越發的認識到建立自己姓氏文化的組織和研究機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恰逢中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編審、教育科學出版原副總編輯軒轅軻囑託軒轅威建立軒轅氏自己的組織機構,以便聯繫各地軒轅氏族人,推廣軒轅文化。軒轅威很受鼓舞。2009年,他在河南省炎黃姓氏歷史文化基金會及河南省熱心宗族事務的軒轅氏宗親的幫助和協助下成立了河南省軒轅氏姓氏工作委員會並擔任會長。

至此,軒轅姓氏有了自己正式的組織機構,成為華夏軒轅氏相互聯繫和溝通的紐帶。之後,河南省軒轅氏姓氏工作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在會議上,熱心於家族文化的軒轅氏族人就如何擴大軒轅姓氏的影響力,彰顯自己的姓氏文化,未來的出路等,每個人都積極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2016年4月8日,河南省軒轅氏姓氏工作委員會在鄭州舉行換屆選舉,軒轅威再次當選河南省軒轅氏姓氏工作委員會會長。從中可以看出軒轅氏族人對軒轅威的擁護,對他所做的工作和貢獻的認可。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自從軒轅氏有了自己的組織機構,軒轅姓氏的活動也有了主心骨。軒轅威參加有關文化組織活動和會議時就有了依靠,他更加積極的參與有助於推廣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活動。2016年5月21日,應河北遷安市委市政府邀請,軒轅威以河南省軒轅氏姓氏工作委員會會長的名義,帶領13名軒轅氏宗親參加了“丙申年河北遷安軒轅閣開閣系列活動”。在此盛會期間,軒轅威會長受到河南省原省委書記、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席顧問徐光春的親切接待。軒轅威向徐光春書記贈送《軒轅(軒)姓氏文化簡史》,並就相關軒轅氏姓氏文化研究等問題做了彙報。徐光春書記對軒轅氏姓氏工作委員會的研究成果做了讚許,並囑咐一定要加大力度做好軒轅姓氏文化的研究、挖掘、保護和宣傳工作,做好文化的傳承。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軒轅威在參加各種會議的過程中,認識到網絡在宣傳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重要性。如今是信息化時代,每個人每天都要和網絡打交道,因而,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2008年11月,他建立中華軒轅氏網,又於2014年10月建立華夏軒轅氏微信公眾號。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的建立,不僅為軒轅氏族人之間加強聯絡和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而且對軒轅氏宗親尋根問祖、宣傳軒轅姓氏文化方面做出了貢獻。

此外,軒轅威還注重利用報紙等新聞媒體來宣傳軒轅姓氏及其文化。他在今日頭條上註冊自己的賬號,經常發佈有關軒轅姓氏的家譜資料、歷史人物介紹等信息來宣傳軒轅姓氏。2015年9月,《京九日報》以《長崗:“天下第一姓”老家睢縣》為標題,報道了睢縣軒轅氏;《光明網》以《天下第一姓——軒轅之老家睢縣》為標題,也對睢縣軒轅姓氏進行了報道,增進了人們對軒轅姓氏的認識,擴大了軒轅氏影響力。

文化建設:彰顯軒轅姓氏的文化價值

據軒轅氏族譜記載,睢縣軒轅氏一脈是唐貞觀年間軒轅豹遷徙於此,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由於天災和戰亂等原因,特別是在“文革”時期,軒轅氏宗祠被毀,至今保存下來的文物僅剩一小部分,如清、民國以及建國後重修的共五套族譜,民國著名書法家褚紀雯於1934年為軒轅氏寫的“軒轅宗祠”匾額,以及一些碑刻等文物。軒轅威經過多年的努力,將這些資料通過或拍照、或影印、或拓印的方式保存下來。

碑刻方面,如《百世不易碑》(1857年)、《支脈源流碑》(1936年)等碑刻資料,詳細的介紹了軒轅氏姓氏來源、遷徙、分佈等方面的內容,是研究軒轅姓氏淵源流脈的重要參考資料。軒轅威和軒轅氏族人共同努力,將碑刻清洗,用玻璃罩等方式將其保存,並且通過拓印和拍照等方式,將其轉化為文字和照片,以供族人及其相關學者觀看和研究。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族譜方面,軒轅氏現今保存下來的五套族譜譜序講述了軒轅姓氏何時何地遷徙到睢縣等方面的內容。軒轅氏族譜內包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如孝子孝婦、家風家訓等。孝婦方面:如清代旌表軒轅世宦妻唐氏孝婦《割膚奉姑》及匾額。家風家訓方面,如軒轅威、軒豔青根據族譜等資料撰寫的文章《弘揚家風家訓 傳承優秀文化》被陳廣熙主編的《睢縣國學》(2019年第1期)收錄。此外,軒轅威還在河南省商丘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商丘師範學院賈光收藏的《賈氏族譜》中發現明代先祖軒輗為賈氏撰文的《題賈氏族譜後》。

軒轅威在整理軒轅氏文化遺產的過程中,也認識到軒轅豹祖塋是軒轅家族族人尋根問祖、追溯和拜祭先人的重要精神文化遺產。2009年春,軒轅威組織軒轅氏族人一起重修唐貞觀年間遷徙睢縣始祖塋及牌坊,並於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清明節邀請全國各地軒轅氏族人在睢縣軒老家村舉辦了全國軒轅氏宗親祭祖大典,來自全國各地的軒轅氏宗親代表200餘人參加了祭奠活動。2009年11月,軒轅威還邀請軒慕宗親為軒轅氏創作了族歌《天下軒轅》。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此外,2009年在軒轅威的組織下,重修了軒轅氏牌坊,並邀請曾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審、教育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的軒轅軻宗親(已故去)為軒轅氏撰寫楹聯:

民胞物與、和諧共進

民、吾胞也,物、吾與也;社會效益是重,亟亟於行也。

義、共尊之,利、共享之;文化品位為先,孜孜以求之。

從這個楹聯中可以看出軒轅軻宗親對軒轅氏未來的期望是希望軒轅氏族人能夠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族人之間能夠相親相愛,以及飽含著要求子孫後代努力使得軒轅氏成為文化家族的希冀和祈願。“孜孜以求”就是要求軒轅氏後人刻苦努力,早日實現使得軒轅家族成為一個有學術文化傳承的家族的願望。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在樹立文化品牌方面,軒轅威與全國各地軒轅氏族人共同努力,構建軒轅姓氏的文化。軒轅威參與編撰的書籍,有軒維克主編的《軒轅(軒)姓氏文化簡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104年版)、《全國首屆睢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以及《中華軒轅氏宗族志》(編撰中,待出版)。此外,軒轅威還利用中華軒轅氏網和華夏軒轅氏微信公眾號,將收集到的族譜等資料,經過篩選、整理,將有益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平臺發佈,以期在宣傳軒轅姓氏文化的過程中,能夠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此外,軒轅威還通過各種會議並提交文章,宣傳軒轅姓氏文化。如多次參加甘肅省清水縣黃帝故里的學術會議,2017年提交的文章有《軒轅氏與黃帝淺談》,論述了軒轅氏與黃帝之間的關係。2019年6月,提交給會議的軒轅威、軒豔青合寫的文章《從種族到民族:近代以來“軒轅”文化內涵的演變》,文章論述了“軒轅”文化的內涵由代表“種族”進而代表“中華民族”的歷史演變。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軒轅威還注重與各地軒轅氏的交流和聯絡。2011年10月18日,應中華軒轅氏安徽支脈理事會的邀請,軒轅威和全國軒轅氏宗親代表在安徽淮南參加了安徽軒轅宗祠奠基典禮儀式。2013年元月1日,中華軒轅氏安徽支脈軒轅宗祠舉行竣工典禮,全國各地軒轅氏宗親200餘人參加此次竣工儀式。軒轅威作為睢縣老家的代表,贈送安徽支脈軒轅宗祠牌匾一塊。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2012年5月28日,為宣傳軒轅姓氏文化,軒轅威組織策劃的為期三天的首屆中國軒轅氏姓氏文化展在鄭州市升達藝術館開展。此次展覽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籌備,運用全國各地軒轅氏宗親書法、繪畫、攝影以及家譜、歷代碑刻拓片等多種形式,展示了軒轅氏姓氏歷史文化,讓觀展人員對軒轅姓氏有了清晰的認識。這次軒轅姓氏文化展的創新,得到了參展的領導、專家學者以及觀展群眾的一致好評、讚賞和認可。

此外,軒轅威還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網絡形式,積極組織慈善活動。如2009年10月為軒老家村族務工作者軒慎良妻子李興蘭組織捐款;2013年9月為睢縣長崗鎮白血病患者軒康利宗親發動捐款活動,收到捐款20000餘元;2014年1月為睢縣袁窯村8歲白血病患者軒子昂組織捐款。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軒轅威為軒轅姓氏及其文化所做的努力得到了軒轅氏族人的一致認可。長崗鎮的年近80歲的軒轅氏老族長軒轅敬業宗親稱讚道:青年的他率先完成單位本職工作之餘,為弘揚軒轅文化,傳承華夏文明,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為他這種精神所感動,特寫藏頭詩一首以表褒揚之意,贊軒轅威:

軒郎英傑志氣強,

轅門天馬行空昂。

威震寰宇浩氣存,

為祖建網運籌忙。

族親有難伸援手,

獻計獻策又解囊。

忠誠衛國肝膽照,

心繫華夏萬年長。

2019年8月,軒轅威被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授予“百家姓形象大使”、“姓氏文化薪火相傳”兩項榮譽。

赤子之心:軒轅威與華夏軒轅氏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人們更加註重物質文化,而忽略了對精神文化的關注,使得傳統文化慢慢消逝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這使得堅守在姓氏文化研究和傳承道路上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且成了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在這個道路上,不僅要承受別人的誤解和有色眼光,還有流言蜚語。因而,需要強大的毅力和信念。軒轅威之所以能夠一直堅守下來,不僅是出於對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熱愛,而且還有一個堅強的後盾——家人的支持,這也是他堅持不懈的動力所在。軒轅威一直為軒轅姓氏及其文化的推廣方面,積極的努力著。他蒐集的全國各地軒轅氏的族譜、碑刻等資料,一方面,有助於將軒轅氏這個古老的姓氏展示給世人,增進世人對軒轅氏及其歷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彰顯軒轅家族文化,使其發揚光大;另一方面,不僅為軒轅姓氏的資料保存作出了貢獻,而且還為有關學者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作者:軒豔青:安徽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