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二十二日,在福州閩江入海口的五虎門,兩艘長十來丈的大船緩緩起椗,船上鼓樂齊鳴,龍旗翻飛,這是朝廷派出的冊封舟,要去琉球國冊封新任國王即中山王。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封舟圖


早在隋朝,中國的史書中便有琉球國的記載。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國成為中國明王朝的藩屬國。康熙二年(1663),清朝冊封的琉球國中山王叫尚質,而二十二年又封尚質的兒子尚貞為中山王,而此番要冊封的,是尚貞的曾孫尚敬。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琉球國圖


船頭上,兩位身穿麟蟒服的官員凝神佇立,一位是冊封正使翰林院檢討海寶,另一位就是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翰林院編修徐葆光,他擔任冊封副使。


徐葆光本是長洲人,但康熙三十一年(1692)他被取入吳江縣庠,便成了吳江學子了。徐葆光中舉拜進似乎仕途通達,而其中卻是有點傳奇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徐葆光參加京城會試,起先他是落選的,幸虧上一年朝廷頒了新規,叫“搜落卷”,要對落選試卷重新審核,結果徐葆光的試卷被一位考官搜了出來,使之重見天日。最後徐葆光在殿試中獲第三名,成為當科的探花。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徐葆光像

面對蒼茫大海,徐葆光心中興奮,又閃過一絲莫名的恐懼。冊封琉球已有七次,翻閱使錄,每為折桅漂舵的危象驚心。這一次冊封舟不置副舵,徐葆光為此爭論過,但船長說:船舵用了西洋造法,最是堅穩,再說船舵太重,也無處置放。這使徐葆光有點不安,但看船上二十來個船工,各有專掌,經驗豐富,特別是兩名稱為“鴉班”的,能登檣瞭望,八九丈高,根部粗要兩人合圍的桅杆,他們竟上下如飛,直是身手不凡。而且這次冊封,琉球國還派接封陪臣帶了自己的船長來帶路。想到這些,徐葆光輕鬆了許多。


頭一兩天,徐葆光還有心思踱出艙來看看海景。船到米糠洋,只見海水碧徹如靛,而海面上漂浮著一塊連一塊的黃色涎沫,像是米糠一般,徐葆光只知道這是細黃沙,但細黃沙怎麼會浮在水面上呢?他沒有去細究。又見船旁群魚拜水,桅頂大鳥來集,徐葆光的心境是不錯的。

但第二天日落以後,他就感覺有點不對,舊時航海靠針盤定向,靠沙漏記時,又靠海中島礁校驗航向。航海針盤用子、癸、醜、艮、寅、甲、卯等二十四個字標示方位,子針為正北,卯針為正東。沙漏記時可以推算出船行裡數,海中行程以“更”計,每更約六十里。出海前徐葆光研究過《指南廣義》,這本書上說,出福州五虎門東沙外開洋,用乙辰針即向東偏南的方向行船十更,大概走過總行程的四分之一之後,會見到雞籠山、花瓶嶼和彭家山;而再用乙卯並單卯針,即東方稍偏南和正東方向航行十更,就是走過總行程的一半之後,會見到釣魚臺、黃尾嶼和赤尾嶼;再東行,見到姑米山,就進琉球國界了。但是現在,船已行走十三更半,而雞籠山、花瓶嶼、彭家山全不見影子。哪裡出錯了?當時掌針盤指方向的是琉球國的船長,人家是來帶路的,徐葆光儘管心中疑惑,但也不好說什麼。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針盤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沙漏


船繼續走。到了第六天凌晨,船已航行二十七更半,應該早過了行程的一半,但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又全部見不到。這時全船人都著急起來,船在海上迷路,是有斷水危險的。徐葆光所在的一號船帶了七百石淡水,設專人管理,船上每人每天分配一瓶。船上有一百幾十號人,淡水供應的日子是有限的。中國船長林某斷定船已偏了航向,於是不再接受接封陪臣繼續往正東行船的主張,改將船首對向東南。船行二更半,鴉班爬到桅杆頂瞭望,見到一個小點點,像是什麼山。這時水面上出現一片黑點點,是一群魚,接封陪臣說,他出來的時候過姑米山,也見到這樣的魚群,現在大概是在姑米山附近了。


船繼續朝向東南行駛,第七天日出,見東北方向有小山六點。陪臣叫起來:“不對,不對,這不是姑米山,是葉壁山!”冊封舟是要進琉球國西南角的那霸港的,而葉壁山在琉球的西北面。徐葆光明白,那是因為卯針用多了,本是要駛向正東方向,但在西南風推送下,實際上船是往東北方向去了,現在已經落到那霸港的下風位置,如果沒有西北風,船是去不了那霸了。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針路圖

這樣的情景以前的冊封舟也碰到過。朝嘉靖十一年(1532),冊封舟也誤至葉壁山,結果琉球國派了四十條小船來,螞蟻搬骨頭似地,整整花了八天才把這條大船牽回那霸港。現在要歷史重現?難道也要有勞小船來拖?那實在是有失宗主國的尊嚴。船上人都急得六神無主,想到船上有神堂,是供著海神天妃娘娘的,便慌忙去向海神祈求保佑。天妃娘娘也稱媽祖,傳說她原名林默,福建甫田人,是因為死於救助海難而被尊為海神的。說來奇怪,祈禱海神之後,風向果然逐漸轉為西北,陪臣大喜,指示船向東南而行,又指著一座小山說:“那是讀谷山,從那裡繞過去就可以入港了!”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封舟到港圖


經過七晝八夜和海上航行,徐葆光他們於六月初一到達了琉球國。


前七次冊封,使者都是當年歸朝,在琉球的時間不超過五個月,而徐葆光參與的第八次冊封,使者到第二年二月才回朝,在琉球國逗留了八個半月。徐葆光回朝後將出使經歷寫成一部書,名《中山傳信錄》。所謂“傳信”,他是希望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親見親聞和實察筆錄向國人傳送出真實可靠的有關琉球國的信息。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中山傳信錄》


因為立志於“信”,徐葆光在《中山傳信錄》中特別忠實詳盡地記錄了他在琉球參與的各種活動。隨著徐葆光的筆端,我們看到了天使館的屋宇門庭、冊封黃旗、樑上懸匾、楹間榜文。天使就是中國冊封使,各朝使節在天使館留有蹤跡。徐葆光也不例外,見天使館儀門上原明朝使臣題寫的“天澤門”三字已丟失,他一展書法所長,給補上了;天使館堂上,康熙朝前兩位冊封使所題匾額尚在,徐葆光又書一匾,曰:“皇綸三錫。”錫者,賜也,因為此次為本朝第三次冊封,故題“三錫”。徐葆光和同事們還在天使館前庭植下四株大榕樹。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天使館圖


徐葆光在書中詳細記載了在琉球的三次盛大禮儀:天妃宮行香,先王廟祭祀和中山王冊典。下面一段文字讓我們穿越幾百年時空重睹了那場冊典的莊嚴圖景,這裡有代表了清朝皇帝蒞臨的龍亭,這裡有裝於彩亭的朝廷賜物,這裡不但有詔,還有勅……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祭先王廟圖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冊封中山王圖


世子率眾官伏迎於守禮坊外。龍亭暫駐,世子、眾官平身,天使趨前,分立龍亭左右。通事官唱:“排班!”世子、眾官行三跪九叩頭。接詔禮畢,眾官、世子前導,立殿下。龍亭入至闕庭中,彩亭分列左右。天使分立龍亭左右,捧詔官、捧勅官立殿陛下,宣讀官立開讀臺下。司香者舉香案於龍亭前,添香,奏樂。引禮官引世子由東階升,詣香案前,樂止。引禮官唱:“跪——”眾官各就拜位,皆跪。引禮官唱:“上香案——”右司香者捧香跪進於世子之左,三上香訖,俯伏興平身。奏樂,引禮官引世子出露臺,率眾官行三跪九叩頭,拜詔禮畢,平身,樂止。天使詣前,正中立,捧詔官、捧勅官由東階升,天使取詔授捧詔官,取勅授捧勅官,高舉下殿陛,同宣讀官上開讀臺,詔、勅並置案上。通事官唱:“開讀——”樂止,引禮官唱:“跪——”世子、眾官皆跪。捧詔、勅官以次對展,宣讀官次第讀畢……國王及眾官行三跪九叩頭,謝封禮畢,平身,樂止。天使宣制曰:“皇帝勅使賜爾國王及妃緞匹彩帛!”引禮官由東階升,法司官隨行。國王至受賜予位,跪。奏樂,天使取賜王及賜王妃緞匹,一一親授國王,國王高舉,司法官跪接,傳置案上,畢,俯伏興平身。引禮官引國王復位,率眾官行三跪九叩頭,謝賜禮畢……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中山王圖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琉球國王印

徐葆光在琉球參加了七次國宴,他在書中細緻描述了其中的中秋宴和重陽宴。宴會都是歌舞和戲曲相伴。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敬老日,琉球國也深諳其道,重陽宴的第一個節目是讓一位一百二十歲的老人出來用中文獻祝詞,他說他有三百三十個子孫,今天帶其中能歌唱彩舞者來為大家獻壽。在異國他鄉,過上自家的傳統節日,那時的徐葆光一定是如沐春風。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中秋宴圖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重陽宴圖


因為立志於傳信,徐葆光在琉球的幾個月中實在沒有閒著,他四處諮訪,調查研究,他的一位隨員這麼說:“不才屢獲遊從,披殘碑於荒草,問故壘於空山,涉海探奇,停驂吮墨,詳慎苦心,實所親見。”你看,披閱探問,一有發現即下車來吮墨記錄,是何其用心!所以在《中山傳信錄》中,徐葆光將琉球國的世系官秩、封疆地理、名勝古蹟、動植物產,乃至風土習俗、語言發音等等都作了考證記錄,不但補了以往文獻的缺載,還糾正了不少謬誤。譬如以前國人一直認為琉球國是東西長、南北狹的,而徐葆光請求查看了琉球國的地圖,又親自登高勘察,發現琉球國實際上是南北長、東西狹的。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琉球國地圖


因為徐葆光的用心考察、詳慎記錄,《中山傳信錄》成為一份可信的歷史資料,相關國家已將它當成研究琉球國的重要文獻,中國也將這部書編入了《續編四庫全書》。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四庫全書》


現時代,徐葆光的書還有一個特殊意義,他的航海記錄中明確指出姑米山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中國和琉球是以姑米山為界的,而釣魚臺,即我們現在所稱的釣魚島是在中琉航線的途中,離中琉國界還有二十來更海路,這就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證據。對於這一點,徐葆光那時是不可能料到的。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中國和琉球以姑米山為界


年輕時,徐葆光被“搜落卷”重新發現,而數百年之後,徐葆光又因為他寫的《中山傳信錄》被重新發現。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信哉信哉!

這位吳江人,提供了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的一個有力證據

徵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請發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瞭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