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求職狂,又來一匹外面的狼?


用工荒,求職狂,又來一匹外面的狼?


《外國人永久居留權條例》徵求大家意見,本來慢慢平淡的一池春水,忽然被一隻水鳥掠過,泛起陣陣漣漪。

每個在池邊的人都感覺到,這池子的水馬上濺到了自己的身上,驚嚇的芳容失色,連連尖叫。

一時乎,自己的奶酪要被外國人給動了,這可如何是好?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被別人覬覦著,那個擔心,那個緊張,嚇壞寶寶們了。

用工荒,求職狂,又來一匹外面的狼?


外國人居留瞬間被放大為洪水猛獸。安逸太久,來條鰱魚,攪動池水,喚醒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難能可貴。

我們的日子能有模有樣,生活能有滋有味,有四個字已經深深印記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面:改革開放。

沒有人敢否定改革開放對中國的深遠影響,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也許現在的我們就是北方的棒族也敢嘲笑的對象。

改革開放,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四個簡單漢字,而是生動的社會實踐。

改革,改到別人,看起來總是那麼雲淡風輕;改到自己,就是橫眉冷對拍案而起,哪怕只是臆想。

用工荒,求職狂,又來一匹外面的狼?

這沒有錯,把人從舒適區喚醒,更富有進取精神,這是我們成長的需要。

我們對這個條例的敏感,正是擔心我們的今天的一切歲月靜好被一群五顏六色的人搶走。這是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互聯網早已經把這個地球串成了一個村了,地球這個大村莊,互聯互通,文化與種族的溝渠,正在被填平。他不來,就和我們就完全切斷聯繫,了卻念想,毫無瓜葛嗎?

我們來翻翻史書,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當時約有3萬多外國人在長安創業或打工,紅紅火火的開展雙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史書也記載,長安當時只有180多萬人口,有3萬多名外國人,這個比例可謂不低。在長安還有3000多名外國人作為公務員。

只要哪裡有發展前途,人們就願意去哪裡發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關上門也無法阻止人才的自由流動。

用工荒,求職狂,又來一匹外面的狼?

我們朝窗外望一望,把我們的視野鏡頭拉到大洋彼岸,美國,中國的最偉大的對手。

這個叫美國的同學,現在人高馬大,家底殷實,身後還有一幫小跟班。這個同學不是在藍翔技校學了挖掘機,就迅速發家致富成為帶頭大哥。他之所以強大,並非完全由於他家有權有勢,其根本在於由於他善於發掘人才,吸引人才,爭奪人才,利用人才;吃著自家碗裡,也從未放棄盯著別的同學家鍋裡。

兩次世界大戰,讓美國最樂不可支的事情就是當時把各國英才招致麾下。在美國的人口構成裡,白人約佔總人口的64%,黑人佔12.6%,還有印第安人、拉美裔、華人、印度裔,五顏六色。

由於源源不斷的移民和多元的人口構成,美國人能以相對開放的平和心態海納各路英豪,共圖大業,稱霸地球。

我們在趕考,這個題不會做,沒把握,隔壁班的同學昨天已經考試,並且試卷進行了講解,答案也頒佈了,抄一抄,可以嗎?

用工荒,求職狂,又來一匹外面的狼?

我們未來的競爭力不是我們有多少房子,而是有多少腦子。

根據國家外國專家局的2019年初統計,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數量為21.5萬,佔全國的23.7%,可以推算出,在中國就業的外籍人員不足百萬,和14億比較,就是千里挑一。

如果沒有烏克蘭外籍專家,中國曆經千辛萬苦的第一艘航母下水形成戰鬥力延後三五年毫不奇怪;

如果沒有德國、日本等外籍工程技術人員,中國引以為傲的的國家名片高鐵項目延後三五年毫不奇怪;

國人心中的“聖雄”打不死的小強-華為公司,全球範圍內擁有近20萬名員工,其中有三萬多外籍員工,佔比高達30%。

技術一日千里飛速迭代,社會要素在眼花繚亂地重組,沒有哪個領域還是一片世外桃源,可以按照原來的軌跡運行下去。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惟有變化,擁抱變化,才是永恆。

新的機會永遠出現在邊緣地帶、夾縫地帶和混合地帶。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那些成功者,誰不是瘋狂的積極的學習者、借鑑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閉關自守的慘痛教訓太多太多。

能躬身看見多深遠的歷史,就能抬頭遇見多廣袤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