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1.陳必娣:美國

陳必娣從小在加拿大出生長大,後來移居到美國。1933年至1938年她在奧爾根大學學習,期間以交換生的身份於1936年至1937年到中國廣州嶺南大學學習。當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醫學專業出身的陳必娣,看到中國軍人在戰爭中的慘狀,於是自發開始救助中國人。陳必娣甚至讓世界看到日軍殘殺中國人的照片,還不顧勸阻搬家到中國為中國人醫治。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1963年加入了中國籍,1983年被推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歷任第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6年5月3日,陳必娣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2.魏璐詩:

猶太人魏璐詩,出生於奧地利,1932年取得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1933通過宋慶齡瞭解到當時中國社會革命情況,最後決定長期留在中國。她報道中國抗日戰爭狀況給世界人民,和魯迅討論中國未來。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1951年,魏璐詩從美國應周總理之邀返回中國。1955年加入中國國籍,魏璐詩把後半生的精力全部放在中國對外傳播事業上,曾任中國國際新聞局英文專家,2006年病逝,享年98歲。

3.鄭律成:朝鮮

鄭律成出生在如今的韓國全羅南道,當時是地道的朝鮮人。1933年,還是韓國人的鄭律成來到中國,因為飽含“抗日情懷”,鄭律成繼承兄長遺志來到中國參加革命。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1939年,憑藉一首《延安頌》一舉成名。參加多種抗日組織和活動後,和冼星海一起創作音樂,他所創作的《八路軍軍歌》後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1950年,加入中國國籍。1979年病逝,享年62歲。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4.馬海德:黎巴嫩

馬海德是黎巴嫩人1910年出生於美國,在美國生長,是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在瑞士畢業後,為了考察中國正在流行的東方熱帶病,於是來到了中國。本來打算一年後回去,但是看到外國侵略者和民國政府讓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時,毅然決定繼續留下。馬海德結識宋慶齡等人後,運用先進的醫學知識無償為人民服務。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1950年加入中國國籍,他在中國組建了皮膚病研究所,為中國麻風病等防治工作做了極大貢獻,曾任衛生部顧問,1988年病逝。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5.愛潑斯坦:波蘭

愛潑斯坦是猶太人,出生于波蘭華沙,因為戰爭和家人一起流亡到中國定居。愛潑斯坦一直為中國革命而貢獻了自己的一生,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曾被日軍抓進集中營,九死一生。愛潑斯坦後來創辦《今日中國》,併成為《今日中國》總編輯。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1957年加入中國國籍,196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5年病逝,享年90歲。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6.沙博理

沙博理(祖籍美國),他1915年出生於美國,畢業於聖約翰大學,著名翻譯家。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1963年加入中國國籍,2010年末,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他一生為中國翻譯事業做出卓越貢獻,2014年在北京逝世

加入中國國籍的幾個外國人,致敬

向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貢獻的有外國血統的中國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