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了。

在例行年末本年流行語盤點裡,眾望所歸的"我太難/南了"入選,彷彿是一聲感嘆、又像一句總結:2019年,有不知所措、有悵然若失、有哭有笑……也許,每個人都經歷過或在經歷這麼一個時間:人生很難。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2019年很難,曾經難到大家在微博上一起喊"2019快點過去吧"。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這一年,有颱風過境、山體滑坡,以及橋體側翻、死亡集裝箱的"天災人禍"。

這一年,有東京動畫工作室遭遇縱火損失慘重、美妝博主遭遇家暴身心被重創的"人性陰霾"。

這一年,我們永遠告別了那些閃耀的群星們,離去猝不及防來臨,卻有太多再見來不及好好說。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但即便告別是必然,也不希望虧待它。

在當下這個年末年初的交界,空出一點時間,鄭重地去完成這次告別2019/迎接2020的儀式感,是對這一年積攢下來的所有記憶和情緒的紓解,也是對那份過去最大的尊重。

而我想要選擇,用一場108分鐘的《寵愛》來完成。

因為我們都有最不想要辜負也最想要的禮物——愛。

無論是家人之愛、朋友之愛、伴侶之愛,還是在偌大城市裡相遇的那份淺淺的愛。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現代單身青年,很多人都習慣於用"單身狗"來調侃自己,表達缺愛的那一面。

可是,"愛"它一直存在,最初最初就是從無條件愛護我們的父母開始呀。

《寵愛》預告最戳我的一點,就是裡面關於父母的愛的那些真實瞬間。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於和偉演繹的這個父親,太過於符合典型"中國式家長"的所有特徵了——嘴硬心軟,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愛,不懂跟兒女該聊什麼話題,只能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笨拙地示好。

他跟身在美國的女兒打越洋電話,每次都要帶上女兒喜愛的貓咪安吉拉,模擬貓咪用人的語氣跟女兒打招呼。彷彿沒有這隻貓,女兒就沒有打電話給他的理由了。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雖然心裡不捨得貓也不捨得女兒,但後來女兒回家說要把安吉拉帶回美國,卻又買了很多貓咪玩具放在家裡的時候,他看到下意識就說"過幾天不是就要帶它走了嗎,你買這些東西幹嘛?"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這情節,真實地讓我想起了,每次打電話回家,爸媽上來先要問一句"怎麼了?"

還有每次離家的時候,雖然他們千叮嚀萬囑咐,心裡頭也是不捨的,但卻總是關心離家行程都安排好沒、東西都帶上了沒,對於不捨沒有一點提及。

隨著兒女的長大、離家,很多父母發現自己越來越與兒女的世界無關,不清楚他們的近況,也不知道該聊什麼話題、從哪裡開始聊,於是只好把關心化成"解決問題"式的詢問。

又或許,幫我們解決問題、提供我們想要的東西,是父母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自動自覺的責任感。而這份責任感的背後,就是父母無償的愛。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他們那一輩好多都不擅長表達"愛",更多是用行動去代替話語,相應說出來的話也就比較目的性指向:你有問題,我幫你解決或者一起想著辦法解決;你要做什麼,我幫你安排。

面對這樣的父母,兒女們的話語也跟著變得笨拙了起來,也相對應的,不怎麼表達了。

有好多人,習慣於跟朋友說"下次再見",跟愛人說"好想念你啊",但卻對父母說不出一句"再見"和"想念"。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甚至還有,被父母安排時表現出不耐,覺得父母"自作聰明",覺得為什麼不可以"各顧各的"。

說話言語上難免就會起衝突。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看《寵愛》的預告,我就像看回了自己曾經那段,不懂父母為什麼不懂自己、要想著去安排一切的時刻。

其實那是在離開家以後,父母與生俱來的關聯被阻隔了。他們在那一頭看不到這一頭的我的辛苦、快樂、夢想和計劃,他們只能用他們已知的對世界的理解,以及既定的經驗,去試著判斷、評判,試著去"沒話找話"。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在他們的庇護下、在他們的"安排"下長大,走到現在,當我們不再需要庇護,又與他們有距離時,他們的關心似乎就只剩下口頭上發揮的空間了。

"總要做點什麼",我想這是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當看到預告裡於和偉演繹的爸爸哭著跟女兒比大拇指道別的時候,淚水已經不自覺地凝滿眼眶了。

正因為是一直陪在身邊的家人,每次離開就更應好好地道別;

而正因為是從小到大一直持續無償地愛著自己的人,就更應該心懷感恩地去表達愛啊。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當然,雖然父母的愛是《寵愛》預告片裡最戳我的點,但這並不是這部電影的全部主題,我想每個人都能在電影中找到些共鳴。

因為真實所以觸動,因為溫暖所以治癒,將以愛為主題的《寵愛》當作2019年最後的告別,最完美不過了。

在跨越到2020年的這段時間裡,不管你是一個人,或是帶著家人、朋友、愛人一起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相信都能獲得冬夜裡的一份誠意滿滿的溫暖。

告別2019需要深情,我選擇這場108分鐘的儀式感

有人說,"每一次告別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

而我選擇《寵愛》這108分鐘,去不負2019一整年的深情,去獲取2020更愛自己、愛身邊人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