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年人,對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孩子永遠重過父母”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就像胎兒剝離母體的過程!人到中年,隨著工作生活育兒等等壓力,蹉跎的我們無暇顧及他們!做的好的會不時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父母身體啊吃喝啊!一週甚至一個月也回不去一次!很少有時間陪父母聊聊過去,聊的也大多是他們不懂的工作啊社會啊,要不就是聊我們的孩子!老人是懷舊的,他們就喜歡聊我們童年趣事!彷彿只有這樣才能想起當時的我們對他們有多麼依賴!現在我們長大了,飛了,父母也老了!不是我們的愛淡了,而是一直在心底沒有經常表達!常回家看看吧!共勉!


叛逆中年婦女


很多中年人,對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孩子永遠重過父母,確實是這樣的,爺爺奶奶帶孩子出去玩,父母種種的不放心,一會一個電話,一會一個問候,可是對爺爺奶奶卻沒有一句關心的話。

有一年回老家在街上遇到表哥讓去他家串門,我們有好幾年沒看見了。過了兩天我如約而至,那天他媽媽我表姑也在家,聊天中知道,老人給他帶孩子給他們一家做飯洗衣,像個保姆。老人跟我聊天的時候眼睛一直往他那邊看,好像有點害怕的樣子,我心裡挺疑惑的。老人忙碌了一下午做好飯我們就開始吃,吃飯的時候老人沒有一起吃而是給小孫子餵飯。那個孩子真是調皮,一直追著喂,不停的走著玩著吃著。老人給孩子餵飯,他們夫妻倆沒有一個幫忙的而是嫌奶奶喂的慢,嫌奶奶一勺喂的多,奶奶呵呵一笑,我就覺得他們這樣說奶奶不是一次兩次了。孩子吃飯貪玩一下沒站穩摔倒了,表哥和他媳婦同時衝過去抱起孩子,碰了老人一下,要不是離沙發近老人也倒地上。老人趕緊過去看看孩子,他媳婦從老人手裡一把拿過碗說,不吃了,你怎麼就讓他摔了呢?也不看好了。他兒子一句話沒說,黑著個臉。老人不知所措的站著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是我覺得奶奶此刻心裡肯定特別失落,我分明看見奶奶的眼睛裡有眼淚,我表哥以前不是這樣的,難道是有了孩子以後對父母的態度都變了?這可是親媽呀。中年人都覺得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孩子可以嬌貴,可媽媽也是需要孝順的,作為父母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行動遲緩,語言減慢,父母為子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子女都成家了,父母接著又為孫子輩當牛做馬繼續付出,同樣都是親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孝字放在第一位,讓親情更加的美好,讓親人更加的和睦。



qmm大苗


當今社會,中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努力工作養家餬口。

在這個時代,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為了能夠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孩子身上操的心,那肯定是不少的。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一週上班六天,早上早起送孩子上學,下午下班還要接孩子放學,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說實話,確實沒有很多時間與父母聯繫。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對我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

自從做了媽媽,我非常能夠理解我的父母,我有多愛我的孩子,那同樣我的父母也就有多愛我。即使再忙,我每隔一天都會發視頻與我媽媽聊聊天,瞭解媽媽的情況。國慶長假回家看看,過年回去拜年那是必然的。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作為一箇中年人,記得常回家看看。


玖月施


請大家不要苛責中年人。現在的中年人,比老一輩中年人,工作競爭強、壓力大,管理孩子負擔重,這是時代特點。我姑媽在供銷社工作,居然還一邊工作一邊把孩子帶大了,天天說自己兒媳婦嬌氣,工作只能工作,讓帶孩子去,說領導不許,哪是領導不允許,自己做不了這麼多事兒唄!我當年……我聽了,特別同情弟妹,姑媽帶孩子,她也給錢也照顧老人,下班也勤快,最後居然因為上班不能帶孩子去被找出毛病了[流淚]


疏影松月


沒錯給自己的孩子花幾百萬幾十萬買房不眨眼,給父母幾百幾十就心疼的要死。我二哥哥哥工資都是7000—8500給我母親一年500元養老錢。也許沒人信,但絕對是真的。我娘2017 才去世的。都是我娘自己生活,剛剛輪著養不到4個月就死了


1850大嬸


故事有點小長:一個年輕人離開農村老家去很遠的大城市念大學,大學畢業後就留下來獨自打拼。慢慢的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組建了家庭,等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便從老家來幫他們帶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孫子也長大了不需要父母照顧,父母決定回老家,一是離不開家鄉故土,二是不願意給孩子們添麻煩。之後孩子們也只是在春節期間偶爾回老家,平時打打電話報個平安。突然有一天孩子接到老家親戚的電話說父母出事了,孩子馬不停蹄趕回老家,這次事故中父親離世,母親腦部受傷嚴重意識不清全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孩子默默處理完後事堅強的帶著母親回家。可自己的孩子上高中面臨著考大學,自已也有工作要幹,最後將母親安排在養老院,從此孩子肩負養老院昂貴的費用,同時又要照顧自己的家庭,每天到處奔波賺錢。每次去看母親時他都會邊給母親擦洗邊與母親聊天,可他的母親不知道他是誰……。

中年人不是對父母的感情淡了,也不是孩子重於父母,而是相對父母來說,孩子更需要照顧。有個短視頻100多歲的父母還管著80多歲的孩子。

作為父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給孩子添麻煩,等正真需要孩子照顧時,孩子們自然會來照顧的。



閒人馬姐


我想給大家講講留在我心裡永遠的痛。

父親生了好幾年的病,那時候我們自己的孩子還小,整天除了工作就是忙孩子,生病的父親的飲食起居都是身體比較好的母親在照顧,他們二老單獨住,我們仨個孩子都是各住各的,各自忙著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總之,一般都是忙完自己的工作,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時還要結束完自己的應酬娛樂才會擠點時間去看父母,去了也是匆匆去看一下,父母身體沒什麼大礙也就帶著孩子回自己家了。

我不知道是自己對父母的感情淡了,還是不再需要依賴他們了,還是以照顧孩子為藉口理所當然的疏離了對父母的照顧,總之,生活的重心和情感都傾向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但忽然有一天父親在我們十多分鐘就能趕到的情況下都沒能等到我們就離世了。因為對常年生病的父親的離去我們心裡上多少有點準備,所以大家的悲傷情緒短暫過去就都忙於父親後事的料理中了,大家似乎都很平靜。但是有一個讓我們仨姊妹共同崩潰的時刻讓我至今甚至永遠都不能忘記,並且會為疏於對父親的照顧而自責永遠。

那時我們居住的縣城還允許土葬,父親也曾留話給我們他離世後要土葬,由於土葬需要兩三天時間準備,我們請了殯儀館的來給父親的遺體作防腐處理。當殯儀館的工作人員用巨大的針筒裝著藥水往父親的遺體渾身上下到處亂注射的時候,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愛我的父親永遠離開我了。我們仨姊妹都同時崩潰了,那一刻的揪心和悲痛如洪水猛獸般湧來,心痛到感覺自己將永世不得超生。我至今每每想到那一瞬間,我都會自責到不能原諒自己。生我養我的父親在沒有得到我們半點照顧和陪伴就離我而去了,去了還要受這樣的非人折磨。

人終有一死,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將來會魂歸何處,怎樣灰飛煙滅,誰送你走最後一程,但是請一定要珍惜能陪伴父母的日子,不要讓他們孤單,以後你老了才有可能不孤單。

真的,最愛你的人離去了你才想陪伴來不及!最愛你的人離去了你才後悔來不及!最愛你的人離去了你才心痛來不及!一切都來不及!!!


又見梅苗青


這個是你我都包括在內的,人的本能,你可以看你的父母對他們的父母就清楚了。

父親需要照顧的時候,巴不得一天你不離左右,可在我奶奶彌留之際,他知道信息以後,二十天以後才回的家看奶奶,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關心牽掛如影隨形。

到了我們現在,依然如此,哪個手機裡首要關注不是孩子呢?關心最多,付出最多,最心甘情願付出的那個人哪家不是孩子呢?

愛孩子,虎狼概莫能外,何況人?

只是我們為人子女,份內的應該認真做完才是本分,對父母,不用日夜牽掛,時時陪伴,總要感恩把我們帶到世上來,使我們有機會享受現在的生活,面對不能自理的老人,你總要可憐他們無助去盡義務吧。

可悲的是,大多子女早被生活磨去了善良,認為對子女好過對父母理所當然,對老人只剩翻舊賬,求公平,冷漠,甚至對老人的處境明知悲慘不去理會。任何的一切平復不了內心的怨恨。

這樣放縱本惡的行為,對自己和後輩是好的榜樣嗎?

從我做起,不用多麼冠冕堂皇,只是自私一點為自己,對父母照顧,對子女教育,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完成就好,不要置責任度外,覆水難收。


138see


其實這樣說也是完全沒問題,有的父母是堅持偏執型父母。因為我的父母在我看來也是屬於這樣的人的,他們認為我生了你就是你欠我的,他們認為女兒結婚以後也是要為孃家人考慮任何事情,他們認為女兒就是要應該為他們的兒子考慮一切,因為那是你以後的家,要不聽話就不讓你進孃家門。可悲的是當時我竟然被嚇住了,就沒敢反抗,哪怕是我自己的婚姻都是他們做主的,美其名都是為你好,可是當你真的有難處的時候他們竟然無動於衷。所以婚後的我明白我的人生經歷更加疼愛我的孩子,不是為別的,只為讓我的孩子在溫暖和安心的環境中生活。


木子每文8137056345


“很多中年人,對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孩子永遠重過父母”怎麼看?

我是這樣的。從小是奶奶帶大,感情非常好。出嫁前一直是和奶奶住在一起,比跟我親媽還親。就是無論啥事都是站在奶奶邊,買啥也是第一個想到奶奶。自從有了孩子,全變了。眼裡心裡全是孩子。孩子有個啥不舒服的,心都碎了。記得一次奶奶生日,我家寶病了,我就全心在孩子身上,電話也沒打,人也沒去,完全忘記了。等我奶奶打電話給我說生日的時候,當時特別焦操,說了句,我孩子都病了,我還哪有心思過生日啊。說完我奶奶也生氣了,我也不開心。事後特別後悔。但是當時也不知怎麼了,就是滿心都是孩子,看著孩子難受我心裡也難受,就是什麼都看不見,不想想那種感覺。孩子就是我的軟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