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和沒錢的區別,是信息差

“我就是運氣不好,沒逮住機會,不然早就發大財了……”


“我缺少資本,要是我有一個有錢的老爸就好了……”


“我沒有背景,如果有人給我一個發揮才能的平臺該多好……”


“唉!我天生就是個窮人命。”


……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


總是為自己的貧窮找藉口,這是不少人的通病。儘管如此,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沒錢的人都想變得有錢,窮人們都想過上富人的生活。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窮人奮鬥一輩子還是窮人。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成不了億萬富翁?和有錢人相比,自己到底差在哪?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寫道:“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信息是無價的”。


誠然如此。信息時代,信息制勝最有效。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就在於信息差。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是信息差


什麼是信息差?


“信息差”一詞最初來自於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羅夫、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邁克爾·斯彭斯三人提出的信息不對稱理論。


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瞭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


這樣說,可能比較生硬。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二手車市場上有一輛待售的汽車,成本為6萬元,商家知道,你不知道,這就是信息差;


再比如,老闆讓你寫一份招股說明書,你會,他不會,這也是信息差。


總之,信息差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人無我有”,大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①訊息不對稱——“你知道的,他不知道”;


②資源不對稱——“你有的,他沒有”;


③能力不對稱——“你會的,他不會”;


④理解不對稱——“你懂的,他不懂”。


為什麼說有錢和沒錢的區別就是信息差呢?


二手車市場上的那輛車,成本6萬塊,按照你掌握的信息,你覺得它值11萬。那麼,商家賣你10萬塊,由於信息差的存在,你所付出的代價就是4萬塊,商家賺的錢也是4萬塊。


當然,不知情的你可能還會覺得自己賺了。


假設不存在信息差,你清楚那輛車的成本就是6萬塊,你還會花10萬塊去買它嗎?


除非腦子壞了。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是信息差


同樣,你的老闆要是樣樣精通啥都會,別說一份招股說明書,就是大宗併購重組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他都能自己快速完成,那麼,你就別想再從你老闆那拿走一分錢了——因為你早就被炒魷魚了。


他樣樣精通啥都會,就意味著對於他來說,你與他之間沒有信息差。


沒有信息差,他就不需要為得到你的才能而付出代價。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這座 “山”其實就是信息差。要跨過這座“山”,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就是信息差。


因為有錢人賺的錢,就是你跨過那一座座“山”所付出的代價。


信息差越大,你跨過那些“山”所付出的代價就越高,有錢人賺的錢就越多,也就越有錢。


相反的,你付出的代價越高,賺的錢就越少,也就越沒錢。


這就是信息差賺錢的真面目。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是信息差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商人到教堂,跟神父懺悔道:“我……我有罪……”


神父慈祥地說道:“說吧,我的孩子。”


商人說:“二戰開始沒多久,我藏匿了一個被納粹追捕的猶太人……”


神父說:“這是好事啊,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己有罪呢?”


商人慚愧地說道:“我把他藏在地窖裡,而且……而且我讓他每天交給我15法郎租金……”


神父問:“你是為了這件事而懺悔嗎?”


商人說:“是的,我現在很後悔……我一直沒有告訴他戰爭已經結束了!”


站在其他角度上,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商人很壞,覺得他自私,甚至會覺得他唯利是圖、沒有良知。


但是,站在信息差這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利用信息差賺錢的典型例子:


這個故事中的商人與猶太人對二戰的認知存在信息差,即商人知道戰爭已經結束,而猶太人並不知道戰爭結束了。


猶太人為尋求庇護,所以每天支付租金給商人。商人也因此而賺錢。


反過來想,如果不存在信息差,即商人和猶太人都知道戰爭結束了,猶太人在戰爭結束後還會每天支付租金給商人嗎?


顯然不會。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是信息差


法國著名牧師內德·蘭塞姆有一句經典名言:“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


何以?


時光倒流,意味著你一生積累的各種訊息、資源、能力以及對事物的理解,都成了你擁有的相對於別人的信息差。


該買股票就買股票,該投項目就投項目,該做實驗就做實驗,該發論文就發論文……如此,想不成偉人都難。


當然,時光倒流是幻想。但是,利用信息差賺錢卻是實打實的可行之事。


不要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差越來越少了。


信息差,從古到今都存在,並且,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且不說,古代中國商人把陶瓷、茶葉等運到歐洲,利用“我有的,你沒有”這一信息差,打通絲綢之路,開始繁榮貿易;


也不說,近代歐美國家把專利、技術等出口到我國,憑藉“我會的,你不會” 這一信息差,佔領我國高端技術市場;


就說說互聯網上的各種優惠券吧。


前段時間京東搞活動,給了一些渠道優惠券,利用這些優惠券可以在商品原有價格的基礎上優惠幾十塊。


一些有前瞻性的商家就洞察到了這些信息背後的消費邏輯,利用信息差在鹹魚、淘寶、朋友圈等地方賣優惠券,進而小賺了一筆。


你覺得這些賣優惠券的商家能賺到錢是因為買的人傻嗎?


不,不是的,是因為存在信息差,是因為“你知道的,他不知道”。


而這,就是信息差蘊含著的商業價值。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是信息差


三千年前,人口是一種財富。因此,誰擁有人口,誰就擁有財富。


今天,信息差便是財富。問題是,如何才能獲得信息差呢?


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幾個突破自我、獲得信息差,進而創造財富的小方法。


1、終身學習


一個人一旦停止尋求知識和信息,就會變得越來越習慣安逸、懶得進步,漸漸地,變得無知而無趣。


最後,信息面越來越窄,信息差逐漸成負,財富不斷刷新下限,人生,也下落不止。


在這個時代,不主動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就只能被動接受被收割的結局。


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閱讀、聽書、看電影、收聽新聞……


從學習中獲得信息差,從信息差中收穫財富。


知識付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你想想,知識付費就這幾年才興起,從哪裡來那麼多幹貨?


就是從多年的學習中來,從書籍、課堂、電影、新聞等各種渠道中來。


賺這個錢無可厚非,誰讓你不願意花時間學習?


2、信息共享


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群體所獲得的信息量要遠遠超過個體,所以,信息共享是獲得信息差的重要途徑。


小到個人,大到企業、國家,信息共享對於獲得信息差、創造財富都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聊天,我說一點你不知道的,你說一點我不知道的。我們倆信息一共享,和第三人的信息差就出來了。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是信息差


再比如這次的新冠肺炎抗擊戰。


現今,一些企業陸續開始申請復工,但是由於疫情原因,客戶需求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此時,大家更需要抱團發展、信息共享——你提供一點我沒統計到的,我提供一點你沒關注到的,如此,才有可能不耽誤生產。


各國的專家、學者,也需要信息共享——你給我一些我沒做出來的數據,我給你一些你沒觀察到的現象,或許能更快地攻克疫情中的難題。


信息共享,互惠共贏,就是一種財富。


3、思維升級


思維越低級的人,思考越浮於表面,也越無力鑑別信息的真偽和含金量,相應地,也越容易成為被收割的對象。


聽說過這樣一個案列:


有一位環衛工人,花了6000塊,給自己買了一套家庭教育課程。


6000塊,那是他大半年辛苦攢下來的積蓄。


後來發現自己被騙了,他就去找一個電視欄目求助。


記者問他為什麼要花自己大半年的積蓄買這個課程。


他答:“因為那個銷售人員告訴我,聽完課程後,我的孩子就能成才”。


讓人心疼又心酸——心疼一個普通父親對孩子的愛,心酸一個普通人的拮据與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