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郎
劉備《三顧茅廬》才能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這樣的禮節,在歷史上也少見,足可以看出劉備是多麼的惜才愛才,並且劉備素以仁義仁德鞭策自己,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愛民如子,深受百姓的愛戴,他能夠卑躬屈膝,誠心誠意的請諸葛亮出山助他,也是諸葛亮的榮幸,所以司馬徽說諸葛亮得其主。
為什麼說不得其時,其實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自己說出了原因:“在這亂世中,與司馬懿同世,實屬不幸”縱觀三國,也就只有司馬懿是諸葛亮的對手,諸葛亮善於攻城掠寨,而司馬懿則善於防守,並且司馬懿光在時間上就熬死了曹氏三代,更何況是諸葛亮,所以司馬徽說諸葛亮出山不得其時!
sunnyf888
誠邀。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話概要其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作為古人,十分講究順天應命,順勢而為。逆天改命者,往往不得善終。那當時天下之勢如何呢?
一,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於官渡大破袁紹之後,相繼奪取冀州和幽州等原袁氏地盤,實力大增,手下謀士如雲,戰將如雨。外加天子大義在手,所以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還是發展潛力來說,基本略等於其他諸侯實力相加之和。如果說統一是天下大勢,那曹操則是最為順勢的一位。其實在諸葛亮出關前,曹氏集團正在厲兵秣馬,隨時進軍荊州,有意劍指天下;
另外幾路諸侯中,劉表佔據荊州,劉璋佔據益州,孫權割據江東,馬騰韓遂獨處西涼。用孔明的話來說,就是“留給天下英雄用武的地盤已然不多”。而我們的玄德公僅有新野和樊城兩座孤城,手下兵不盈萬,將不過關張趙,開局十分不利。
二,除了實力差距外,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便是人心。誠然,大漢享國400餘年,對於知識分子和士紳還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凡事分兩點,大漢的核心在天子,而此時的天子正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和道德上的號召力,是其他諸侯無法比擬的。也正是由於天子的存在,才使得許多才俊,至少在明面上聚集在天子周圍。例如荀彧。而投降的人,也往往可以以歸順大漢的名義,心安理得的從屬曹操。反觀劉備,雖有皇叔之名,但畢竟政治上還是差皇帝一截。 再者就是北方趨於統一,曹氏施政得當,人心思安。中國的百姓向來注重現實的當下,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才是實際的考慮,至於誰當皇帝,關係不大。倉廩足而知禮節,漢朝400年不假,但自桓帝和靈帝開始,漢室所存的威望已經在壓榨中,慢慢的消磨殆盡。最後就是無論是士族還是官僚,都已然知曉,大漢現在只剩下一個空架子,基本很難起死回生。只是在還沒有完全散架之前,部分人在心存奇蹟罷了。按照傳統說法,漢朝紫微星移,氣數已盡。這個道理,黃承彥明白,司馬徽更明白。所以望著孔明遠去的背影,才會感嘆孔明不得其時,只是初出茅廬的諸葛亮一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臨行前,還特意囑咐童子:一定要打理好那三畝田地,不要荒廢了,待其成功之日,自當歸隱。 只是沒料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想來令人唏噓不已。
上文說到“不得其時”,下面說下“得其主”。諸葛亮之主便是劉備。劉備號稱漢皇后裔,許昌見駕後,更是一躍而成大漢皇叔,撈足了政治資本。其人以中興大漢為己任(姑且不論真假),一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執著之精神令人感慨。而其識人之明,馭人之術,翻遍三國,幾乎無人出其右。諸葛亮選擇劉備,除了劉備禮賢下士,屈尊紆貴之外,我想更多的是兩人有著共同的政治訴求,有著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劉備本錢雖小,開局也不利,但好在佔據皇室道統,關張趙亦是當世猛將,劉備本人又十分謙遜,能力也夠,在諸葛亮看來,好好籌謀一番,興復漢室,不是沒有可能。所以隆中下,諸葛亮為劉備清晰的規劃了戰略:先圖荊州,再取益州,外結孫權,內修政治,待逢天下有變,兩路同時出兵,攻許昌,復長安,則大業可成。 想著正是這翻話,驚醒了夢中的劉備,當即拜諸葛亮為軍師,充分授權,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至少明面上)。諸葛亮也得以一展才華,十幾年櫛風沐雨,殫精竭慮,終究奠定三分天下之局面。
可能有人會問,諸葛亮為什麼不投曹操或者孫權呢。一者,曹操手下謀臣眾多,荀彧,郭嘉,賈詡等都有經世之才,作為後來者很難出人頭地。再者,曹操雖然天子在手,但孔明看來,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投曹,無益於叛漢。而孫權的情況類似,除了沒有正統因素,還是因其實力足夠,手下也已經人才濟濟,做不到言聽計從。至於劉表,公孫瓚,劉璋 之流,就更難入諸葛亮之眼了。古今所謂當世大才,大部渴求遵從道義,得到明主的重用,使其一展所長。而劉備的出現,恰好滿足了諸葛亮對明主的一切幻想。皇室正統,禮賢下士,不昏不聵,言聽計從。所以投奔劉備是諸葛亮最好的選擇。而後來的發展,也印證了選擇之正確。除了東征東吳之外,劉備對於諸葛,真正做到了內不掣肘,外不尋疑。這在其他任何一對君臣,都是無法做到的。司馬徽言其“得其主”,實不為過。
不過,劉備的信任,也造成了孔明無法擺脫的桎梏。“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理念,“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大纛,困就了孔明的一生。荊州失守,夷陵大火,舊主駕崩。隆中對戰略已然無法維持,只剩下單薄的益州在苦苦支撐。“北定中原,還於舊都”,只不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黃粱一夢。六出祁山,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卻也實屬無奈。在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齣戲。講的是王朗與諸葛對罵。其實鄙人覺得王司徒講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當世時,漢朝已亡是勢,曹氏已立,也是勢。天下一統,百姓安居樂業,還是勢。順勢而為者終,逆勢而為者亡。諸葛亮大智之人,並非不懂,而是生不逢時,不得已強行做下去罷了。
小葉觀歷史
這句話,要拆開來看。為什麼說得其主?為什麼說不得其時?
什麼叫得其主?
一個英明的領導是對於手下是關鍵性的。僅從三國來講,優秀的謀士很多,但優秀的主公卻並不多。
一個優秀的主公,要能聽取意見,還要有一定主見。這其中的度,是很難把握的。曹操很優秀,劉備也很優秀,孫權前期也很優秀。同時,主公還需要和臣子同心同德,有共同的追求。
曹操是個優秀的老闆,但是他跟陳宮理念不同,合作的就很不好。曹操和荀彧後期也不太對付。沒辦法,政治理念不同,目標不一樣了。
相比較而言,諸葛亮和劉備的目標就非常統一:興復漢室。有共同的目標追求,合作就可以愉快。
那什麼又叫不得其時呢?
曹操基本已經統一了大半的領土,天下大半已經淨收囊中,三國的開題便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時的漢朝氣數已盡,曹操統一天下乃是社會的發展需要。
然而諸葛亮此時出山屬於逆天而行,諸葛亮是一個很厲害的軍事家政治家,是劉備的好軍師,然而劉備卻始終想要匡扶漢室,卻不知道這種中興漢室的行為屬於逆天而行,無論諸葛亮有多麼厲害,也只能暫緩天下的統一,改變不了本質,諸葛亮強行的讓天下分為三國,也已經是極限了
儘管諸葛亮似仙似神,卻也無法改變天下大勢。諸葛亮的一切所為,都是那麼無力而不合時宜。漢室不可復,可復也不可守。
關注九山疑,與我一起看東看西!
九山疑
(三國時代的司馬先生才是真正高手)
諸葛孔明滿腹經綸,聰明絕世,才華橫溢,年過三十而不出道。反而獨居野外,躬耕田地,飽肚詩書,外出閒遊訪友論道。他明知當時的亂世之秋,是英雄豪傑紛出的時代,是軍兵將士用武,立功創業之時。也是文人謀士運籌帷幄,出謀劃策,大施才智,服務時代社會,爭取功名利益之時。
孔明處事小心謹慎,思慮過多,目光看得遠,思想想得廣,不計較眼前一時半會的得失,放眼於來長久的利益。其心胸開闊,志向遠大,抱負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寧可置身事外,放任好閒,也不輕易出山,他並不是孤身自傲,而是故意神仙道骨。
究其原因他此時此刻,還沒有遇到明主,沒找到可以投靠依託的英明之主。所以他在等待機會和時間,也在等高人的出現。雖然他等的不一定是劉備,等的肯定是劉備樣的專人,也就是說劉遇到孔明是偶然也是巧合。
偶然的是劉先遇到司馬老先生,在先生的讚美和推薦下,劉才有所心動。而劉在遲遲打不開局面,又處於落難困苦之中,缺兵缺將,缺人才缺地盤之時,必須要得到能人異士的輔助,才有可能打開新局面。
剛開始劉去拜訪孔明時,也許還不是真心誠意,首次看到孔明的住處和環境之後,可能才有真正的求拜諸葛亮的想法。而孔明也很有可能故意,考驗試探劉的耐力和誠意程度,於是就有一顧二顧三顧茅廬的故事。
孔明終究被劉的誠心真意所打動,緊隨其南征北戰,建立起蜀漢政權,開創三國局面。而司馬先生既瞭解劉的為人處事,又深知孔明的聰明才知,更知道三顧前後的事實情況,還清楚明白當時的時局,和各方實際勢力的強弱,所以就有”孔明得其主”的認可。
"而不得其時,是司馬老先的預言或感嘆,這也是先生對具體時局和各方勢力,作出精準分析後得出的真確感嘆。一個大時代的發展或方向,趨勢並不因某個人的努力而輕易改變,雖可以改變局部環境,甚至可延緩大勢的發生,但無法阻擋歷史發展的滾滾宏流。
長江黃河雖曲折不斷,依然不改東流大海的雄心壯志。從這方面上看,司馬先生要比諸葛孔明,和三國時代所有的能人謀士要高M倍,他才是真正的終極高手。
柔美的風飄悠的雲
從古至今,做大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邀諸葛亮出山,得其主,而不得其時正是司馬微(水鏡先生)對於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的感慨,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這句話的前因後果。
第一是天時,公元207年,北方有曹操,南方有劉表,東方有孫權,西方有張魯,還有如劉璋、馬超等大大小小的諸侯,劉備在新野的立足尚未穩固,就當時的時勢來說,任何一個人都會明白,就天時來說,劉備未站天時,這也是司馬微先生感嘆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地利,眾所周知,古往今來,對於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當時的地理環境分析,劉備所處的新野,處於長江中上游,水陸運輸還算髮達,對於這樣一個地方,說曹操、呂布和孫權等諸侯不想據為己有,我想不太現實,所以從地利上來說,也不利於劉備。
第三是人和,雖然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但當時的人口分佈,大部分集中在北方,也就是曹操所管轄的地區,還有孫權的江東,劉備的人口儲備在當時,是偏弱的,所以也算不上劉備佔據了優勢。
對於像司馬微這樣的謀士來說,早就把天下大勢分析的很清楚了。或許他和諸葛亮一樣,也想追隨一位明主建功立業,劉備所表現出來的仁政愛民對於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來說,無疑是一種希望,但他更明白,大勢已定,強求不來,所以他甘願當一個隱士,對於諸葛亮輔佐劉備,更多的是一種惋惜,雖得其主,不得其時。總的來說,歷史的發展也見證了劉備的崛起和消亡,也見證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虛城明殤
水鏡先生講,諸葛亮不得其時,這句話深刻的體現出來了當時的時政。不得其時,分為兩點
一 三國分為群雄時期和三國鼎立時期,群雄時期到三國鼎立湧現出的英雄謀士數不勝數,這也是大漢天下幾百年積累下來的文化積累,諸葛亮是人間大才,放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大概都會輔佐君王一統天下,但是諸葛亮偏偏就生在了三國時期,這樣的政治環境造就了許多足以堪比諸葛亮的不世大才,賈詡 荀彧 徐庶 程煜 陳宮 周瑜 陸遜 龐統 張松 最可怕的當屬司馬懿,司馬仲達是大忍之人,更是天命之氏,命數里司馬家要取得天下,從司馬懿的隱忍就能看得出來。諸葛亮生在這個時候,可以說是盡人事,聽天命 ,跟這些人的抗衡讓他一生輝煌璀璨,同時也讓他盡心猝力,最終還是沒能取得天下。可以說,生不逢時。
二 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這個主是劉備,是明主,正主,確不是一統天下的主,可以說能輔佐劉備,是諸葛亮的命數。但是諸葛亮不得志,不得天下,最終也是因為劉備。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條 曹操攻打荊州,攻破江夏,劉備出城而走,眾將拼死一搏,如果劉備可以快速出行,帶領大軍迅速離開,便可以保存實力,而劉備卻非要帶領全城百姓一起出逃,行動緩慢,損兵折將,這讓諸葛亮無計可施,同時也深受劉備的仁政感染。 取益州時,諸葛亮數次建議劉備去打劉璋,取得天府之國成就霸業,這本就是連吳抗曹,三分天下的大計,而劉備總認為劉璋是同宗,不忍相殘,導致機會喪失,最後還是犧牲了龐統,才取得了益州。可以說讓諸葛亮勞心勞力,空誤時光,最後才導致北伐時年歲以高,司馬懿又堅守不出,導致病逝五丈原,成為千古遺憾。
馬欄山福爾康
歡迎來看子正尋道。
導讀:孔明是諸葛亮的字,本來是琅琊陽都人,年幼時跟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自從諸葛玄死後,他就一直在隆中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在北方群雄爭霸時,荊州處於劉表的治理下,一片祥和,當然諸葛亮所在的隆中,就完全沒有世事的紛擾了。與司馬徽、龐德公不一樣,諸葛亮有很強的政治抱負,時常自比管仲。可以說,諸葛亮在等待一個人,一個值得他輔佐的有為之君。
其實劉表治理荊州時,也喜歡招攬四方的人才,對於荊州內部的有才之人,他也在盡力地邀請。劉表曾經邀請過司馬徽以及龐德公等人,但都被拒絕了。諸葛亮雖然在隆中一邊耕種一邊讀書,但他卻很關心時勢,對於曹操、劉表等人,可謂是非常瞭解。由於曹操、劉表等人都不是他想要輔佐的對象,因此諸葛亮不願出山,然後靜待明主。
直到劉備的出現,才打破了諸葛亮的平靜生活。通過三顧茅廬的盛情,再加上隆中促膝長談的瞭解,諸葛亮與劉備惺惺相惜,感覺相見恨晚。於是他答應出山,去協助劉備統一天下。面對諸葛亮與劉備高高興興地離開,司馬徽感嘆道: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時。
其一:諸葛亮出山時,天下已經大定,發揮空間有限。
自從黃巾起義引發動亂開始,經過了董卓的亂政,再到曹操初步統一北方,中原地區發生了多次大浪淘沙,其中的勝出者曹操牢牢地佔據著北方。在隆中長談時,諸葛亮就指出了很難與曹操爭鋒。
話說回來,若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諸葛亮就與劉備在一起了,恐怕劉備不會輕易丟掉徐州。昔日劉備在徐州時,有兵有將,就是沒有厲害的謀臣,導致與曹操或者呂布相爭時,吃了不少虧。有諸葛亮在,劉備或許會牢牢佔據徐州,然後向南伺機吞併袁術,向北與曹操相爭。如此一來曹操就處於險境了,在劉備與袁紹夾擊下,多半會遭到消滅。只要曹操被滅,接下來劉備與袁紹爭奪北方的統治權,有諸葛亮的加持,袁紹大概率會失敗。如此一來,統一北方的就是劉備了。等到了這一步,中興漢室的美好願望就會實現了。司馬徽說孔明不得其時,主要指的就是天時。
其二:劉備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導致英雄無用武之地。
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時,劉備還只是借居於新野,沒有一塊地盤。這就很尷尬了,沒有地盤,就不能保證兵員的補充和糧草的適時供應。縱觀當時的天下,北方的曹操兵強馬壯,並虎視眈眈看著荊州;東邊的孫權已經佔據江東多年,國富而民強;因此劉備所需要的地盤,不要想著從曹操或者孫權手中奪取。此時只剩下荊州或者益州,可以奪取過來成為自己的地盤。在劉備奪取荊州或者益州時,曹操和孫權也沒閒著,他們也想要這些地盤,這就加大了難度。由於劉備實力過於弱小,導致諸葛亮很難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要以目前的基礎去統一天下,無疑是相當困難。
總之,諸葛亮願意跟隨劉備出山,這是一件好事,終於等到了明主。可是天下的局勢卻不利於劉備的發展,別說統一天下,就單單爭取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都很有難度。這也就是司馬徽感嘆孔明不得其時的原因。
子正尋道
我們在看《三國演義》時,有一個片段是曹操的謀士程昱偽造徐母的筆跡寫信給徐庶,讓徐庶離開劉備歸順曹操。徐庶與劉備揮淚而別,卻又中途折返,向劉備推薦了隱居隆中的諸葛亮。徐庶告訴劉備:此人乃絕世奇才,使君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這個片段就是“徐元直走馬薦諸葛”的故事,之後便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經典故事。
在這當中,劉備還詢問過司馬徽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在司馬徽誇讚完諸葛亮的才能後,便行禮辭別,別走別說:“諸葛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時”。一語成畿,縱觀孔明一生也的確是這樣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 得其主。諸葛孔明出山後,得到劉備的重用,幾乎是言聽計從。聯吳抗曹,火燒赤壁,孔明奇計迭出,將劉備打造成一個英雄人物,開創出了一片基業。孔明也能將自己的平生所學用到極致,作為一個謀士和輔佐者,能有此境界也知足了。
- 不得其時。這裡說的時應該是“天時”,諸葛孔明六出祁山,費盡心血,都沒有成功,最後還病死在五丈原,最後落得個出生未捷身先死的悲壯結局。當時的“天時”就是諸葛孔明出山之時,曹操早已經統一北方,也就是說成了大氣候,而劉備還是一個沒有多少軍隊的小集團,甚至連屬於自己的地盤都沒有。除此之位,東吳也崛起了,天下局勢錯綜複雜,即使孔明再有本事,也不能興復漢室了。
古今博學
我來回答:
在《三國演義》的記載中,孔明出山後,司馬微曾經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那就是“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時”。現在無法考究這話是不是歷史上司馬微真正說過的(如果是司馬微說的,那麼可以肯定這是一個戰略眼光及謀略不同凡響的人),或者更大概率是這本書的作者自己加進去的(更加襯托孔明有神鬼莫測之機,但是人不能逆天,有一種悲劇色彩)。現在就歷史情況來分析下為什麼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時。
得其主
顧名思義,得其主就是選擇了自己人生事業方面最最適合的那個人進行跟隨,諸葛亮與劉備在歷史上就是君臣的典範。首先,歷史上劉備以梟雄之姿轉戰天下數十年寸土未有,但仍不失其英雄大志,可見這是一個有很強能力且具有極強好勝心的人,事業雖然屢屢挫折,只能說碰到了比他更厲害的人而已。而諸葛亮在歷史上是以賢臣典範流傳的,擁有超強的戰略眼光,極富治國之才,這些都是劉備所不曾擁有的。兩個人就像硬幣的兩個方面,缺了一半都是不完整的,合在一起正好互補。
劉備長於軍旅,善於臨陣指揮,又禮賢下士,在士族中有很強的威望及凝聚力;諸葛亮長於戰略,善於理財治國,又忠心耿耿,以一己之力維持蜀漢數十年發展。這兩個人在一起,不但在才華、品德等各方面互相補充,更是古今難得的君臣之間的典範。所以說孔明得其主,因為劉備需要諸葛亮的才華,且能使諸葛亮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當時,諸葛亮舍劉備而去其他,頂多也就是個普通的朝臣而已,不一定能擁有在劉備集團所具有的那種人生舞臺。
不得其時
劉備君臣都是以恢復漢朝一統天下為終極任務的,但可惜,諸葛亮出山之時,天下已大定。曹操虎踞中原,佔有當時天下領土、人口、經濟的絕大半,在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是擁有壓倒性優勢的,雖然在赤壁兵敗,但只能遲緩其統一進程而已。吳蜀兩國一在江南,一處西川,終三國之世未在與中原政權的對抗中獲得尺寸之地,不是兩國不想,也不是兩國缺乏人才,而是客觀實力決定了一切。
在那個年代,北方的中原地區是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的核心區域,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的發展一般都是由北向南進行的,南方無論是軍事經濟上大部分處於弱勢,無力北伐(歷史上只有朱元璋曾做到過,但元末的時候南方在經濟實力上遠遠強於北方)。所以官渡之後,曹操一統北方,基本上在北方沒有大亂的情況下,其他割據政權很難有能力撼動其統治,全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每每讀來,都令人感慨良多,自古英雄雖多,如意者十之一二而已。
阿踏米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這個問題讓我來!
孔明得其主,說得是諸葛亮終於找到了一個值得他跟隨的明主劉備,這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關鍵是後面一句,未得其時,主要在"時"這個字上面,這個‘時’代表著亂世動盪,漢室衰微,劉備勢弱,這些都不是對的時,記得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有一句,待天下有變,一上將從荊州出兵,劉備從漢中出兵,可奪取天下,但是這個聽上去很美好,實際不可靠,因為條件是待天下有變,這個變數連諸葛亮都不知道怎麼出現,什麼時候出現,只能待。諸葛亮能力是強,但是還沒強到能忽略客觀條件改變天下局勢的地步。
諸葛亮雖然預言了天下三分,但是三分是不平衡的,這是一個一強兩弱的局面,更何況劉備的盟友還是個玩兩面刀的人,所以如果諸葛亮歸附劉備時,把那時的劉備勢力和曹操勢力對調一下,那諸葛亮絕對是生逢其時,絕對能幫助劉備奪取天下,而事實卻是反之不得其時。
還有一個原因是諸葛亮是一個處理內政上的行家,但在處理軍事方面還是要稍微遜色一點,如果隨曹操,曹操那邊有的是人才,所以肯定不會被重用,到頭來不會有任何出路,而如果隨劉備雖然會被重用,但當時的劉備已經處於弱勢了,所以到最後依然還是沒出路。以三國時期的局勢分析,只要得到中原華北,基本就是三分天下,己得其二,而在諸葛亮出仕的時候曹操已經一統北方,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顯然是得其主,未逢其時。
其實,諸葛亮多多少少有些被神化,世間萬物莫不相同?人都是兩隻眼睛一個嘴巴,哪裡有人能夠算的如此精確。司馬微所說孔明得其主卻不得其時。意思是劉備是個好君王,事實證明三國最強人物非劉備莫屬,曹操也不及他,不得其時是因為諸葛的術業有專攻不是打天下,而是治天下!
如果劉備一統天下後來請諸葛出山,天下格局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象只是大體局勢,誰說改不了?沒有改不了的命運,只是缺人而已。
仰望歷史長河,尋覓一份純淨。喜歡就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