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博雅大語文

​“四大名著”思辨讀寫課


走進水滸

文 | 李煜暉

北京師範大學語文教育碩士、教育學博士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同學們好。


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水滸傳》思辨讀寫課程的學習。


這一講的題目就叫“走進水滸”。我想跟同學們分享關於《水滸傳》這本書和本課程五個方面的問題。


01

《水滸傳》的成書背景


第一個方面,想和大家談一談《水滸傳》這本書它的成書情況和版本情況。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先生所作,它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等36人為寇山東的真實歷史事件


這個事件在《大宋宣和遺事》裡有簡單的記載,稗官野史上有零星的傳說。到了《水滸傳》,作者才以他驚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把這些故事串聯在一起,使它更加生動、曲折、完整、豐富。


它不僅是對史料的一個改寫,也吸取了民間話本、雜劇的很多情節


這本書思想內容很複雜,藝術成就也很高,歷來為研究者重視,還充滿爭議。


我們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長期以來一直把《水滸傳》作為中小學生推薦書目之一,主要就是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閱讀《水滸傳》的時候,辯證地看待《水滸傳》的思想內容,培養思辨思維,同時呢學習《水滸傳》高超的藝術創作手法


這本書,版本有很多,古人刊印的有十多種,大體上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金聖嘆,我們稱它為“金評水滸”,這個《水滸傳》只有前七十回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另一種情況是天都外臣作序的一百回本


第三種情況是楊定見作序的《忠義水滸全傳》一百二十回本


這三個版本的區別在哪?七十回本,把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改成了楔子,也就是引子,他寫到梁山聚義就停止了。


金聖嘆還為這個他攔腰斬斷的《水滸傳》,做了一個盧俊義驚惡夢,他自己給寫了個結尾,就結束了。


百回本在七十回本的基礎上,加入了三大段的情節:梁山好漢受招安、徵遼寇和擒方臘。


一百二十回本,在一百回本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增加了另外兩個情節,就是徵田虎、討王慶。宋江、田虎、王慶、方臘這四大寇,宋江招安之後,把其他的三個都給剿滅了。


建國以後,人民文學出版社綜合了各個版本的優長,正式出版了一百回本。這個一百回本,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水滸傳》了。


我們這次課程參考用書,也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一百回本為主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當我們講到這個金聖嘆先生的金評水滸七十回本,我會提前跟大家加以標註。


02

為什麼叫《水滸傳》?


第二個問題,《水滸傳》這個名字在四大名著裡相對來說不好懂


《西遊記》,根據《大唐西域記》來的,就是取經。《三國演義》,那就更簡單了,演義小說,說三國。《紅樓夢》也不難,紅樓夢仙曲十二支。


那這《水滸傳》,“水滸”是什麼意思?在整本書裡邊我們沒有發現有一個地方或者一個人名叫水滸啊!


其實這個字,它是個多音字,現在呢還讀作,也讀作。當xǔ講的時候是個地名,現在也有,叫滸縣;當hǔ講的時候,它是個名詞,是水邊


那麼《水滸傳》其實就是水邊


有的同學會問:為什麼梁山故事不叫梁山傳,叫水滸傳?是因為它有水泊嗎?不全是。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據說在起名字的時候,施耐庵徵求了羅貫中的意見。羅貫中認為,施耐庵起這個名字叫《江湖豪客傳》,不好,太俗了,不如就叫《水滸傳》吧,施耐庵點頭稱善,這個名字就這樣定下來了。


“水滸”這兩個字出自於《詩經·大雅·綿》,原文說的是“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歧下”。


“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祖先,在部落群居的時候,經常受到夷狄的少數民族的侵犯。


為了安居樂業,在這位古公亶父的率領下,周民族的部落,就沿著水邊,叫“率西水滸”,遷徙到歧山腳下週原這個地方。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那麼《水滸傳》用了《詩經·大雅·綿》這首詩中的典故,還是比較貼切的。


第一個貼切的地方就在於,當年古公亶父率眾遷徙的時候,他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是沿著水邊的。


第二個,為了躲避西戎的少數民族的騷擾侵略,所以才遷徙。古公亶父的遷徙,它帶有一種避難的意味。大家讀《水滸傳》,你會發現,梁山好漢之所以上梁山,也帶有一種避世、避難的一味


第三個特點就是,古公亶父的後人,周文王、周武王最後推翻了殷商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所以它有一種朝代更迭。實際上梁山好漢的反叛與這個事情,也可以相互地類比。


所以出於這些原因,《水滸傳》這個名字廣為人們所接受。


這是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這本書的名字叫《水滸傳》,水滸它有幾層意思。


03

《水滸傳》的主題思想


第三個問題,也是這節課想跟大家分享的重點問題,就是《水滸傳》的主題思想到底是什麼。


對於《水滸傳》這本書來講,歷朝歷代的人對它的主題評價,應該說各不一樣。


1、古人視角:


在中國古代,有一類文人認為,《水滸傳》的主題是宣揚忠義思想


為什麼叫忠義?因為《水滸傳》它有一個忠義堂。所謂的忠,就是對君;所謂的義,就是對朋友。而且他們殺富濟貧、替天行道,對老百姓也很愛護。


出於這種理解,有一些文人就認為,《水滸傳》是封建社會中人們的一種榜樣,有著警示作用、鞭策作用,警示統治者要用人識人,要執政清明,要向梁山社會一樣,構建一個有正義、有是非、上忠君、下愛民、中間有情有義這樣的一個社會。


這是古人的一種理解。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那麼還有一批人,以金聖嘆為代表的,他們認為《水滸傳》的主題根本就不是忠義,而是在批判這些梁山好漢,他們是盜賊呀


金聖嘆說,如果施耐庵講的《水滸傳》是忠義的話,那麼無惡不歸朝廷,無美不歸綠林。所有的壞事,那都變成了朝廷了;所有的好處全都歸綠林所有了。


如果已經做了盜賊的人,他讀了《水滸傳》,就會為自己做盜賊的身份而自豪;沒有做盜賊的人,讀了《水滸傳》,就會羨慕梁山好漢,自己也想做盜賊。


所以《水滸傳》這本書,它一定是表達對這些盜賊的批判,而不是頌揚。雖然他們身上有可取之處,但他們反叛本身就是罪不容誅的。


因此,這個金聖嘆在解讀《水滸傳》時,特別強調:


王土之濱則有水,又在水外則曰滸,遠之也。遠之者,天下之兇物,天下之所共擊也;天下之惡物,天下之所共棄也。”


所以,金聖嘆從他這種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忠君思想出發,在續寫這個《水滸傳》最後一回的時候,就有了一個“盧俊義驚惡夢”。


在夢中,他就夢到自己和其他梁山好漢,一百零八人,被嵇叔夜在夢中斬首了,醒來以後,只看見恍恍惚惚有四個大字,上書“天下太平”。


這是金聖嘆的理解,主要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根本利益,他怕老百姓造反。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2、政治視角:


站在當代人的政治視角,對《水滸傳》主題的理解又發生了變化。


比如我們熟悉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他說《水滸傳》這本書寫得好。


好在哪?好就好在他投降了,受了招安,它揭示出了農民起義的兩種結局:要麼被封建統治者所絞殺;要麼自己接受了封建統治者的招安,助紂為虐。


要想改變這兩種悲劇性的出路,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徹底推翻封建統治,改朝換代,改天換日


毛主席還說,李逵、魯智深、武松和阮氏兄弟好,鬥爭性強,反抗性強,可以入黨;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只反貪官,不反天子,不好,是投降派,應該鬥爭到底才對啊。


所以基於毛主席的這樣一個論斷,長期以來,我們把《水滸傳》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通過農民起義來表彰這些梁山好漢們鬥爭的這種進步性,來否定宋江作為投降派的這種妥協性,來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


也就是站在這種立場上,《水滸傳》變成了我們當代政治革命的一種教材。


從正面來講,它是一個提倡革命的教材,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從反面來講,它又是一個揭示投降無效、反對走投降派路線的一個教材,號召人們鬥爭到底。這是政治方面的解讀。


3、文化視角:


也有一些人從文化視角對《水滸傳》做了解讀。比如說魯迅先生,他認為梁山好漢,他們的旗幟是“替天行道”,反的是奸臣,不反天子,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掄起板斧就排頭砍過去,他砍的是看客。


所以一部《水滸傳》,道理說得很明白,因為不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了招安,替國家去打別的強盜了,去當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所以最終還是成了奴才。


魯迅實際上是從中國國民性的視角,揭示了在封建社會下,像宋江等一批人,他們在面對封建統治階級的時候,身上所具有的這種奴性,也叫奴隸性


這也是一種思路。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4、純文學視角:


還有一些從純文學的視角,來對《水滸傳》進行解讀。


我看過很多文獻都認為,《水滸傳》其實是一本武俠小說,講的是武俠精神,沒有那麼複雜的什麼政治因素、文化因素。


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金庸先生,因為金庸本身就是寫武俠,他希望把武俠小說的歷史溯源得越早越好,從唐傳奇,再往前走,魏晉小說,再加上元明時期的《水滸傳》,武俠小說就找到了它的譜系,找到了它的傳統。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金庸先生說,《水滸傳》是一部很成功地描寫江湖豪傑的武俠作品


金庸先生說這個話對不對?是對的。


我們看前七十回,最精彩的章回和段落,其實都是寫這些人行俠仗義、行走江湖,他們的武俠行為。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所謂的“”,就是江湖之武,指的是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單打獨鬥,跟《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這些大家熟悉的金庸作品是相似的。


所謂的“”,就是要有俠義精神,要能急人之難,要能打抱不平。路見不平一生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我們在武松,在魯達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這樣一種特點。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講的第三個問題,實際上我們探討了歷朝歷代的人都是怎麼看待《水滸傳》的。


我們不能說誰的一定對,或者誰的一定錯,但是我們有必要了解,曾經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站在這樣的視角,對《水滸傳》它的主題思想做了這樣的解讀。


04

我如何看待《水滸傳》?


第四個要分享的問題是,我——也就是李老師,我是怎麼看待《水滸傳》的主題的。


我認為要了解《水滸傳》的主題,應該採取一種歷史分析法


《水滸傳》這本書,它是寫於元末明初,但它寫的故事是北宋末年,徽、欽二帝的時候,主要是宋徽宗的時候


那麼北宋末年的情況,跟這個元末明初的情況又有相類的地方。作者在元末明初寫北宋的事情,不可避免的要在裡面夾帶一些他自己對歷史問題的理解。


北宋末年,它到底有一種什麼情況?這個話要從頭講起。


北宋這個朝代,從公元960年到公元1127年,享國167年。從宋太祖陳橋兵變,一直到靖康之恥被金國所滅,前後一共有“一祖八宗”。


這“一祖”是誰?就是宋太祖。這“八宗”,我們按照順序來寫,就是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和欽宗。那麼“洪太尉誤走妖魔”,就是從仁宗皇帝嘉祐三年,也就是公元1058年寫起。


第一回,以高俅發跡為主要敘事單元,它的背景是哲宗皇帝傳位給徽宗,也就是文章裡邊那個端王,時間是在公元1100年。


所以《水滸傳》整個的這個故事,發生在宋徽宗年間,楔子裡邊或者說第一回裡邊,被放出來的那些天罡地煞,也就是所謂的妖魔,他們在徽宗年間都已經分別投胎,各自長大了。


徽宗年間的政治生態是一個什麼情況?八個字就可以概括了,叫內憂外患,民不聊生


內憂,主要表現在奸臣當道、小人得志,不僅是買官賣官成風,造成冗員眾多,財政負擔極重,而且還經歷了宋神宗變法失敗以後苛政盛行這樣的一種裡外交困的狀態。


有人說,徽宗年間,就是民疲、財匱、兵弱、士大夫無恥。內憂非常嚴重,整個王朝苟延殘喘。


外患是什麼?強敵環伺。哪些強敵?大遼、西夏、金國。宋朝不斷地割讓領土,納幣稱臣。由於有內憂和外患,老百姓的負擔非常重,各路起義蜂起。其中最強的起義者就是宋江和方臘。


這就是宋徽宗期間,它的一種基本的政治生態,國家處在一個崩潰滅亡的邊緣


那麼宋徽宗這些統治者,他是如何應對這樣的一種國家的危難的?對於內憂,他們視而不見,從來沒有想過革除冗員、罷黜奸佞。


對於外患,就是得過且過,納幣稱臣,忍一天算一天。對於老百姓的民變,是聽之任之,實在鬧得太大了,索性幹嗎?官府就把這些強盜招安,就算了。


所以我們說,以宋徽宗為首的統治者,他對當時的這種國家危亡的狀態,態度非常佛系


我們看《水滸傳》能反映出來這種佛系的態度。比如“智取生辰綱”,你會發現,各級衙門興師動眾,去逮捕這些取了生辰綱的強盜。等到發現他們已經上了梁山,派何濤去打,失敗了以後,就沒有下文了,就不打了。


至於像“大鬧清風寨”這種事情,因為它沒有涉及到這些最高統治者的根本利益,所以無人過問,就聽之任之了。


這種佛系的態度,很有意思,它在一方面確實看出了統治者對於朝政的漠不關心或者束手無策,另一方面,它也給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在《水滸傳》裡我們看到,暗流湧動,農民起義非常多。一方面是星羅棋佈的綠林山寨,《水滸傳》第一回就有造反的人出現了,比如說一出場,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在少華山上,就已經聚匪為寇,到處作亂了。朝廷就任由他作亂,沒有人去主動地去討伐他們。


好像人得病一樣,人得病以後,等你查出症狀的時候,就已經病得不輕了。


所以我們看,《水滸傳》一開場,這種病症就顯出來了。整個讀完你會發現,少華山、桃花山、清風山、二龍山、芒碭山、梁山、揭陽嶺、潯陽江、十字坡,到處都是強盜,真正地看到北宋時候那種政治環境,它非常有利於生產強盜。


第二,就是出現了大批合法的團練武裝。你說他們不是強盜吧,性質上有很相似的地方,像祝家莊、扈家莊、李家莊、曾頭市這些地方,本身不是官軍,是由有錢有勢的地主豪強,他們自行組織團練,人吃馬喂,自負盈虧。


官方給他合法的身份,關鍵時候,他可以替官方打強盜。他們就稱霸一方,日益發展壯大。但是他們不是正式的官軍力量,在合適的時機裡,很可能走向反政府的強盜路線。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第三,就是出現了一大批蠢蠢欲動的江湖大佬


大家都看到了這個朝代要完了,政府也很佛系,不太管,聽之任之,所以像小旋風柴進這些人,門招天下客,像晁蓋這些人,生辰綱要出來,大家都跑到晁蓋那兒,給晁蓋通風報信,說你領著我們去幹一票,把生辰綱劫了。


像山東“呼保義”宋江,“及時雨”宋公明,他什麼身份?是區區一個押司,縣級的一個官員,只是一個小吏。


宋江行走江湖的時候,大家見到他都叩拜。這說明什麼?這些人已經暗中結成了一種勢力。江湖這個東西,你看不見,但它不是沒有,它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社會生活之中。


這種江湖勢力,黑惡勢力,當然這個黑惡是對朝廷來講,它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


第四個表現,就是在《水滸傳》裡,到處都有浪跡四方的社會流民


這些社會流民,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有朝一日,山寨招人了,團練招人了,江湖大佬要起事造反了,這些流民都可以過來,來做他們的小弟,做幫兇。


這裡邊很多人,他沒有一個固定職業,像“打虎將”李忠,難道他的職業是打虎嗎?哪有那麼多老虎給他打,他那個水平也打不了老虎,在江湖上流落,賣狗皮膏藥。


比如說李逵,例如說時遷、石勇、段景住,這還是有名有姓的,沒名沒姓的人就更多了,沒有穩定安生的職業。


在北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

在宋徽宗這個時代,它就孕育出了這樣一種很奇特的社會現象,內憂外患,綠林好漢,強盜林立這麼一種狀態


《水滸傳》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一種社會風貌。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說,這些起義者他們為什麼要起義,他們動機何在。


可以發現,這些起義者,他可以分為兩派。我給他們起個名字,一派叫“現在派”,一派叫“將來派”。


“現在派”,想法比較單純,像李逵,像阮小七,他們就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落得這輩子快活,哪天死了哪天算。所以他是當下即是,享受當下的這麼一派。起義造反無非是過快活日子,沒什麼其他追求。


“將來派”,它是指宋江這一派人,他們是有其他的追求。這種追求,不是說大碗吃酒、大塊吃肉就能解決的,他們希望有朝一日,在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它個封妻廕子。


所以“將來派”一定是主張招安的,“現在派”就不願意受它那個鳥氣,不想招安。


我們看,梁山好漢這個群體組織裡邊,大家的目的本身並不都一樣。


如果把他跟歷史上那些所謂的農民起義,陳涉為代表的農民起義相比較,他們的共同點都有取功名、圖快活的意思


陳勝、吳廣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們能當王侯將相,老子為什麼不能當,是吧,反正都是死,反了算了。這有他們共同點在裡邊。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不同點,陳涉起義,他是在秦暴政之下跟朝廷的決裂,他是沒有留後路的


他上來就說一個問題,“舉大計亦死,亡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所以他們也沒想過投降,朝廷也不給他投降的可能性。


宋江這些人,他們是留了後路的,他們始終在暗中向這個朝廷,保持一個和談的可能性,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他們沒有僭越稱王。你看陳勝起義不久就稱王了,最後失敗了。只要你不稱王,不組織政權,不組織有系統組織的軍隊,你做得再大,沒關係。


所以我們看七十回,梁山好漢排座次,天魁星呼保義宋江,那呼保義是個什麼東西?天魁星什麼東西?你要說梁山王宋江,你看朝廷打不打你。所以他不稱王。


第二,不佔城。打完搶完,回來就回來,他不佔城。你要如果占城的話,你看朝廷打不打你。


第三,不往死裡打。比如“賺金鈴吊掛”,能留一點就留一點。


第四個表現,就是他招降了大批朝廷的武將,而且像大臣,比如說高俅這種人,還向他們表功。


第五,就是尋找門路,進言天子,希望能得到天子的賞識


所以我們看,這個起義,說白了,它是一種手段。魯迅先生說,“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是當時百姓提取的朝政精華。


在梁山好漢裡,“將來派”的這批人,他比“現在派”這批人就佔了上風。梁山好漢他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所以《水滸傳》的主人公,你說他是農民起義,我不同意


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農民起義的那個魄力和覺悟


你說他是表示什麼忠義思想,是忠義的化身,我也不同意,因為梁山好漢他沒有儒家裡邊所謂的忠義道德觀念,你要真忠心於國家,就不應該造反哪!


但是,梁山好漢又不是一群濫殺無辜、無法無天的暴徒。你說他們是壞人嗎?不完全是,他們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同情,有很多地方又值得我們鼓掌、喝彩。


所以我的意見就是,梁山故事,既不是寫忠義的,也不是寫農民起義的,更不是寫階級鬥爭的

,它在客觀上從某些方面,表現出了這些方面的內容,但這並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如果拋開這些,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我們看到的是一群特殊的人。


這些人聯合起來,他們採取了一種聯合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生存來進行鬥爭,為自己的未來做交易。


這是我對《水滸傳》這個主題的一種理解。


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叫庫爾特·勒溫,這位勒溫先生呢,他提出了一個概念,叫“邊緣人”。


什麼叫“邊緣人”?就是他們這些人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生活行為方式,跟當時的社會形態格格不入。一旦有某種因素激發出來他們的意志,他們就會一躍而出,獲得人們刮目相看。


所以“邊緣人”,他有一個特質,就是一方面他的金錢、社會地位非常卑微,一方面性格里又存在著桀驁不馴的東西,他不願意屈尊以降,跟正面社會是不一致的。


我們可以借用這個概念來理解《水滸傳》,我認為就是,“邊緣人”融入社會秩序的一種嘗試


這種嘗試就在於,當時的社會沒有給梁山好漢們一個合理的社會理性,讓他們獲得他們應該得到的東西。


而這些人,他們又有一個自我的價值判斷,我不應該如此地草草一生。那麼當他們晉升之路受阻,甚至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他們就要破壞這個正常的社會,重建一個自己理想的社會。


你看,梁山好漢,第七十回,寫梁山排座次,這就是他們重建的理想社會。


他們重建這個理想社會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了推翻現行的常態社會,而是接受常態社會的收編,以此作為接受收編的籌碼,以此作為一種理由、一種姿態,能夠融入到常態社會中來


上梁山,無非是想做常態社會中獲得正常價值的人而不可得,下樑山,無非是暫時做穩了常態社會中的人。


所以我認為,梁山好漢他們應該是一種社會上的邊緣群體、邊緣人物


作者為何這樣寫梁山,他也是有自己的表達。我們後人可以做出很多解讀,不管是金庸先生的解讀也好,我的解讀也好,都是各自的一種看法。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如果我們說施耐庵為什麼要這樣寫的話,我想這個問題反而就簡單了。有人說,施耐庵一方面歌頌水滸英雄,一方面痛擊宋朝的腐朽,其實是為了抒發心中的憤懣。


那麼作者為什麼會憤懣?主要還是對朝政不滿。因為他是一個封建時代的作家,所以他在大的路線方針上,他跟北宋統治者,或者跟所謂的封建統治者們,是合流的,他們是一起的。


即使這種合流讓梁山好漢最後投降了,產生了一個風流雲散的悲劇結果,他也在所不惜。這就是作者的一種思想侷限性


我也很想聽一聽,同學們認為這個梁山好漢的主題,它到底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要寫《水滸傳》這本書。


05

怎樣讀《水滸傳》?


第五個問題,就是《水滸傳》這本書怎麼讀。它的大主題是什麼,可以成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探討。


在具體讀書的時候,我們不光是要探求主題,我們還要對每個人物形象做分析,我們還要對它的表現手法來進行賞析,這才是我們語文學習的目的


茅盾先生曾經認為,《水滸傳》這本書,它特別適合我們的中學生學習,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紅樓夢》對於中學生的適應性。


我給大家講這個課程,是為了讓大家能夠全面地瞭解《水滸傳》,我把它分成“主題篇”、“人物篇”和“鑑賞篇”,一共講30節課。


我建議大家,先聽“主題篇”,然後可以根據“人物篇”裡邊我講的每一個人物,拿起《水滸傳》這本書,閱讀《水滸傳》的本傳


講到武松,你就讀一讀關於武松的,講到宋江,你讀一讀關於宋江的。


一邊聽我分析這個人物,一邊去讀這個原文,而且邊閱讀、邊思考,把你的這種感想、發現記錄下來


整本書,我們也要求大家去完成一篇讀書報告


每一課,我們會安排一期思辨讀寫


大家一邊聽課,一邊自己讀書,把這個《水滸傳》這本書紮紮實實地學到自己身上來。


這就是我們這個課程一個總的目標。


好,這一講就到這裡。再見!


博雅大語文

“四大名著”思辨讀寫課


水滸篇


跟隨全國語文名師

深入經典作品的思辨研讀和寫作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滿足升學、認知和審美多重需求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主講 李煜暉

執教北師大二附中實驗班16年

北京師範大學語文教育碩士、教育學博士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國家語文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核心成員

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標》修訂課題組成員

全國整本書語文閱讀名家


31講音頻課

31道思辨讀寫題

31套文史常識題

1講單本音頻導讀

1份讀書報告

1場總結直播課

一對一點評


適合年齡:10歲以上(四年級-初三)

課程時間:2020316日起

每週一到週五更新

原價¥329

最後一天 限時優惠價¥269

點擊掃碼 立即收聽

優惠最後一天 | 一站式解決中小學《水滸傳》讀寫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