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京華煙雲》,淺析珊瑚和曼娘不一樣的守寡人生


看《京華煙雲》,淺析珊瑚和曼娘不一樣的守寡人生


寡婦,不管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一個讓人一聽,頗為敏感的詞,成為寡婦的女人,難免貼上“悽慘”,“可憐”,“不幸”等等的標籤。《京華煙雲》寫了兩位年輕守寡的女性,一位是珊瑚,一位是曼娘,她們一點都不可憐,也不悽慘,她們活得很有尊嚴,令人可敬。林語堂在這兩位年輕的女性身上,體現了不一樣的中華傳統美德,賦予了不一樣的深意。

珊瑚出場的時候是24歲。她是姚思安好友謝大爺的女兒,謝大爺英年早逝,珊瑚無依無靠,姚思安就把她接到身邊撫養。珊瑚十九歲的時候出嫁,一年後丈夫病亡。她並未生育,回到姚家,決定終生侍奉養父母,不再出嫁。姚思安就讓她做了姚家大小姐,自己的兩個女兒改為姚家二小姐,三小姐。

在姚家,珊瑚沒有愁容,過得滿足快樂。養母姚夫人對她百事依賴,將家裡的大小事情都交給她打理,把她當成了親生女兒。珊瑚和姚思安所有子女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甚至過之而無不及。逃難的時候,珊瑚來不及把車裡的木蘭抱下馬車,導致馬車受驚亂跑,木蘭不知去向,她自責不已。姚母痛苦害怕之餘勸她不要自責,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姚家的大少爺體仁惱怒珊瑚干涉他和丫鬟銀屏關係過密,口不擇言,說她不是姚家的人。一向溺愛兒子的姚母沒有護短,要體仁立即給珊瑚道歉,姚父直接一巴掌打在體仁臉上,弄得他脖子都扭傷了。

珊瑚雖然不是姚家的女兒,但是在感情上和姚家的親生女兒無異。在這樣充滿親情的大家庭裡,珊瑚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姚家,照顧養父養母,照顧弟弟妹妹,撫養了體仁和銀屏的孩子博雅,直到59歲過世,一生安靜祥和。

姚思安出於朋友之義撫養遺孤,珊瑚用一生回報養父母的養育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報恩的傳統美德在珊瑚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看《京華煙雲》,淺析珊瑚和曼娘不一樣的守寡人生


曼娘是曾家孩子的表親,是曾家老太太內侄的女兒。曼孃的父親是讀書人,家境清寒。曾老太太早就相中曼娘漂亮聰明,有意讓她嫁給自己的大孫子平亞,所以經常接她到曾家住。

林語堂在曼孃的身上寄予了深沉的內涵,對這個人物精雕細琢。

曼娘因為父親的關係,自小受的就是舊式傳統的教育,注重女人的“德、言、容、工”,具體包括什麼內容呢?原文如下:

禮貌為首要,因為賢德的女人必有禮貌,有禮貌的女人也決不會不賢德。“婦德”在於勤儉、溫柔、恭順,與家人和睦相處;“婦容”在於整潔規律;“婦言”在於謙恭和順,不傳是非,不論隱私,不向丈夫埋怨其姑嫂兄弟;“婦工”包括長於烹調,精於縫紉刺繡。

曼娘因為父親和曾家的關係,還讀了書,認了字,如此一來,她就近乎完美。林語堂形容她是民國時期難得一見的古董,猶如古書上掉下來的一幅美人圖。

命運對曼娘很殘忍,十五歲失去唯一的弟弟,十六歲失去父親。平亞以女婿的身份參加了喪事,讓她心靈上有了依靠。平亞重病後,曼娘為了沖喜,嫁進了曾家的大門,做了曾家的大少奶奶。一個星期過後,平亞重病身亡,成了寡婦。

曼娘和平亞雖然只成親一個星期,但是卻有十幾年的感情,平亞的死給她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慶幸的是她很堅強,也通情達理,她深信命運的安排,認為這一生的遭受處罰,一定是她和平亞以前犯了過錯。悲痛過後,淡然接受,不再逃避。她收養了曾家同宗的一個孩子,取名為阿瑄,決定要一直在曾家做個守寡的兒媳婦。

從此之後,曼娘深居簡出,但是她並不與世隔絕。她的生活還是挺豐富的,和木蘭一起遊山玩水,看電影,餐館用飯等等。曾家兩老也擔憂她太年輕會守不住,還想限制她的自由,但是到後來發現是多慮了。

曼娘對守寡的生活並不排斥,她是心甘情願守寡的,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能動搖她的意志。她並不覺得自己可憐,活得很淡然。她用實際的行為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也贏得了養子阿瑄的愛戴。

阿瑄長大了,娶妻生子,曼娘當了祖母。日寇侵華,曼娘居住的鄉村遭到了洗劫,未免受辱,她反鎖房門,毫不猶豫懸樑自盡,死後屍體受辱。

聞訊趕回來的阿瑄,看到一屋子死去的家人,慘不忍睹,原文如下:

他太太赤裸裸躺在炕上,肚子上有刀的刺傷,已經斷氣。他脊樑骨不由得發麻。孩子四仰八岔倒在地上。他趕緊去抱,只是一堆血肉,兩個對角線的傷口,顯示當時劃得很熟練,在脖子和兩肩之間交叉。阿瑄把兒子抱在懷裡,抬起頭來看看妻子那赤裸裸還在流血的肉體,自己也忘了怎麼回事,手一鬆抱著的孩子就軟軟的掉在地上。

林語堂寫到這裡,已然是悲憤難抑。

阿瑄此時又是什麼心情呢?原文如下:

他有一種古怪的感覺,覺得自己墮入了地獄,要千年萬代受苦受難。並不是感覺到自己此次得免於難,而是自己正陷在緊緊的魔掌之中,而自己完全無力掙扎對抗。他並沒有哭。他渾身的循環系統似乎都顛倒過來。唾沫向外流,眼淚和汗向裡流,兩眼出奇的發乾,汗毛髮豎,好像外面泡著冷水。

阿瑄看到妻兒的屍體已是如此,再看到母親窗戶前懸掛著被辱的屍體時嚇得閉上了眼睛。等了許久,他才鼓起勇氣,把母親放下來。

曼娘死得平靜而美麗,安詳的面容讓阿瑄的靈魂重新回到人間。他終於放聲大哭。阿瑄想過要放火燒了屋子,和家人永遠在一起。但是注視著死去的母親,忽然就有了勇氣。他決定要報仇,埋葬了家人,在墳墓前坐了三天,大哭之後離去。

他去做什麼了?原文如下:

他一路走向游擊隊的大本營,去參加打游擊。加入之後,他總是在前線作戰,而從未受過傷。他的性命好像是瘋魔了一樣。他的同志都奇怪為什麼他打起仗來那 麼勇敢,打得那麼狠。他沒有告訴他們是因為母親,妻子,孩子陰靈保佑,增加了他的勇氣。別人不知道他是孤身一人了,但是他並不孤單。

曼娘一生清白隱忍,恬靜淡然,高潔忠貞,她幾乎具備中國傳統婦女的所有美德,是傳統女性典型的代表。她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用最完整最溫暖的母愛將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撫養長大,超越了血緣的界限。她傲骨錚錚,無畏生死,用決絕的方式向兒子傳遞了信念的力量。阿瑄因此有了面對殘酷的現實的勇氣,生命得到了重生,靈魂得到了歸屬。


看《京華煙雲》,淺析珊瑚和曼娘不一樣的守寡人生


林語堂寫曼娘具備傳統女性的美麗,暗示曾經風光秀麗的中國;寫曼孃的坎坷,暗示清朝末年遭到列強入侵的中國;寫曼孃的毀滅,暗示被日寇肆意踐踏,狼煙四起,哀鴻遍野的中國。阿瑄的奮起反抗,代表了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為了祖國母親而戰。

每每讀到此處,都會想起一首歌,歌詞如下:

可愛的中國,親愛的媽媽。

母親的安危,兒女的牽掛。

巍巍大中華,風姿甲天下,

為什麼留下了累累的傷疤?

可愛的中國,親愛的媽媽。

兒女的肝膽,母親的淚花。

為了明天,甘把熱血灑。

為了媽媽,無悔青春年華。

為了明天,為了媽媽,

千古情緣,永系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