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时光网特稿八十年前的今天——1939年12月15日,电影《乱世佳人》在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举办了空前盛大的首映式,这里是原著小说《飘》(英文都是“Gone with the Wind”,翻译不同)的故事发生地,也是原著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家乡。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影片讲述的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艳惊人而自私自利的郝思嘉(费雯·丽饰),与丑闻缠身又魅力十足的白瑞德(克拉克·盖博饰)间的爱情故事,开创了以真实而辽阔的历史背景,记叙虚构人物故事的爱情史诗片先河,以其热情的情感、精彩的俏皮话和精致的服装,在流行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波澜。

1940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这部影片一举夺得八项奥斯卡小金人,共提名13项,成为史上第一部提名超过10项的影片。票房成绩也一鸣惊人,在北美一共卖了超过2亿张票,当年获得票房超过3.9亿美元。如果算上通货膨胀的话,这是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了——当年的3.9亿美元,在2014年大概等于34亿美元,这也让影片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玛格丽特·米歇尔参加影片首映时

影片在亚特兰大的首映取得了巨大成功,100万人来到这座城市,希望一睹电影明星的风采,首映票价卖到了普通票的40倍。首映的那一天(80年前的今天)被乔治亚州州长宣布为官方假日,城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游行和庆典,当地人穿着古装出现在街道上。甚至有一批真正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南军老兵们,也来参加了首映式,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本人当然也来了。

《乱世佳人》的文化影响力经久不衰,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在1998年写道:“它仍然是电影史上一座高耸的里程碑,很简单,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好故事,而且讲得非常好。”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80周年纪念预告

80年后,华纳兄弟公司和Fathom Events公司宣布,今年2月和3月,在全美小范围内重新放映这部经典电影,8月30日起也在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了重映。观众们对于本片的热情,80年来从未消退。

影片从未被剪过,所有“院线版”“蓝光碟”等片长的不同,都来自于片中不同长度的开场/落幕音乐。本片在80年间的数次重映中,从未有过增加或删减的镜头,将近4个小时的片长,也让《乱世佳人》成为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中,最长的一部。

电影史诗般的视角、奢华的场景和强烈的情感冲击,为后世的无数好莱坞大片都提供了制作“模板”。《乱世佳人》也经常在各式各样“全美最受欢迎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电影”“20世纪最经典电影”等榜单上,名列前茅。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郝思嘉和白瑞德之间的爱情,虽然并不符合那个年代人们对于道德的传统定义,依然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女孩儿们都在幻想成为不屈不挠的郝思嘉,拥有白瑞德这样充满性魅力的伴侣,哪怕身后洪水滔天,你我依然激情不变。

针对《乱世佳人》的反对声音,从80年前就出现了。1940年,放映这部电影的影院遭到了全国黑人国会的谴责。“这是针对美国黑人的恐怖武器,”评论家在黑人主流报纸《芝加哥捍卫者报》上写道。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他们在1939年所抱怨的一切,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可能都不太能够接受——影片对于蓄奴制的美化,对于3K党的善意,黑人角色类型的狭隘设置,或许也说明为什么80年过去了,影片从来没有被翻拍过。

由于时代不同,《乱世佳人》中对于黑人角色的刻画,已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了。故事的历史背景与题材特殊,片中充满刻板印象的黑人角色要么是奴隶,要么是仆人。

如今这样的故事,在这个人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发起“#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很重要)话题活动的年代,剧本创作阶段就会被所有制片人与片方一致毙掉。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扑面而来的种族歧视都让人咋舌。海蒂·麦克丹尼尔因在本片中出演了“黑嬷嬷”一角,成为了奥斯卡史上第一位获得提名、也是第一位获得小金人(最佳女配)的黑人演员。

即便如此,由于80年前美国南方的种族隔离制度,海蒂是没有资格参加首映式的,这让克拉克·盖博出离愤怒,威胁要抵制首映式,后来海蒂说服了他,才最终没有抵制。

而当年,年仅10岁的小马丁·路德·金(就是“我有一个梦想”的那位)也来到了首映式现场。由于黑人演员不允许参加首映,他身为牧师的父亲来到现场的沙龙舞会上,对首映进行抵制,小小的马丁也跟着一起来了。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首映式上,费雯丽和她的男朋友劳伦斯·奥利弗

对许多南方白人来说,这本书和这部电影是一种文化上的肯定。1936年出版的小说《乱世佳人》,在大萧条最惨淡的日子里引起了出版界的轰动。生于亚特兰大、长于亚特兰大的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有点儿像现实生活中的郝思嘉,她出生于富裕家庭,祖父曾在内战中服役。

和郝思嘉一样,米切尔在陷入三角恋后,也打破了社会世俗。《乱世佳人》获得了普利策奖,这也是这位不愿抛头露面的作家,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小说。而书中的许多内容,足以让2019年的读者感到不适。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玛格丽特·米歇尔

“Ni**er”(对于黑人的蔑称)无处不在,“三K党”(美国奉行白人至上、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组织)变成了英雄般的人物(郝思嘉的第二任丈夫甚至就是3K党,死于一场为郝思嘉复仇的袭击黑人活动中),“好好当奴隶才是黑人真正的命运归宿”理念贯穿全文。

好莱坞的电影版《乱世佳人》则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一方面来讲,是想要避免来自黑人社团的抵制;而另一方面,也许因为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是个犹太人,他不愿意让黑人被冒犯。

他在片场日记中曾写道,“我对犹太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深感同情(他写日记的时候德国还没有入侵波兰,犹太人的噩梦才刚刚开始),我不禁同情黑人,以及他们对种族主义的恐惧”。多说一句,布拉德·皮特刚刚获得的“制片人工会奖”的终身成就奖“大卫·O·塞尔兹尼克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左起:塞尔兹尼克、费雯·丽、劳伦斯·奥利弗、奥利维亚·德·哈维兰

换句话说,塞尔兹尼克不希望《乱世佳人》像《一个国家的诞生》(D·W·格里菲斯执导的默片,讲述的是三K党对黑人进行报复的故事)那样,他聘请了当时的NAACP(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主席作为顾问。电影中的“三K党情节”被模糊处理了,“ni**ger”一词一开始只允许黑人演员使用,在黑人演员们集体抱怨之后,干脆将其完全删除。

如果这些元素真的存在,别说翻拍了,如今《乱世佳人》可能都无法进行重映。

矛盾的是,虽然种族主义无处不在,《乱世佳人》却成为了一部对于黑人演员来说,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影片。海蒂·麦克丹尼尔扮演的黑嬷嬷,仍然是一个戴着头巾、碎嘴连篇的黑人老阿姨。然而这个角色并非逆来顺受,而是成为了故事中最坚强、最聪明、最温暖的角色之一。

作为美国黑人演员的开山之作,影片中的黑嬷嬷简直光芒四射。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费雯·丽抽她的场景

巴特弗莱·麦昆(巴特弗莱就是butterfly,“蝴蝶”那个词)在片中饰演了头脑迟钝、嗓门尖尖的黑人小丫头百里茜,观众们对于这个角色可能就没那么宽容了。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Malcolm X(这个人物本身也充满争议,万磁王和X教授其实就是暗喻了他和马丁·路德·金)在他的自传中回忆说,当他在电影院中看到麦昆的“滑稽动作”时,他蜷缩到了座位下。”

“我是剧院里唯一的黑人,”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当巴特弗莱·麦昆开始表演时,我感觉自己钻到地缝里面去了。”对于自己充满黑人奴隶刻板印象的表演,麦昆本人也不喜欢。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马丁·路德·金与Malcolm X这两位理念差异巨大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对于《乱世佳人》有着不同的回忆

尤其是在费雯·丽扇她耳光的大场面中,她退缩了。乔治·库克是《乱世佳人》的几位导演之一,他想要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嘴巴。拍了好多条之后,麦昆崩溃了,说费雯·丽下手实在太重了。后来在访谈中麦昆曾透露,她当时告诉导演,如果费雯·丽真的抽她,她就不会按导演要求的那样尖叫;如果费雯·丽在镜头前假装打她,她才会大声尖叫。

在幕后,演员们自己承担起了消除片场中种族隔离的责任,为了保持美国南方传统,《乱世佳人》片场配备了黑白分离的卫生间。多年后,有群众演员回忆起,自己曾代表其他黑人演员去克拉克·盖博的更衣室,他指给盖博看一间户外浴室,挂着“只准白人使用”的牌子。盖博非常愤怒,他立即打电话给当时的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告诉他如果不把牌子摘下来,“你就没有白瑞德了!”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克拉克·盖博在片场读原著

然而,盖博对于同性恋就没那么宽容了,据说正是由于他的抗议,前文提到抽大嘴巴的导演乔治·库克被开除,因为“我不想要娘娘腔导演”。当年制片人塞尔兹尼克也认为,同性恋导演无法拍好男女之间的激情戏份,换成了更“男人”的维克多·弗莱明。也有说法认为这不是事实,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盖博和库克的被解雇有关。

虽然库克被剧组解雇,然而周末时,他私下还是偷偷在为费雯·丽和奥利维娅·德哈维兰(饰演了女二号、郝思嘉性格的对立面梅兰妮)说戏,塞尔兹尼克和新导演维克多·弗莱明都不知道。这两位女主演也对于库克的被解雇提出了自己的抗议,然而在制片人塞尔兹尼克面前,她们的抗议无济于事。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在那个充斥着各种歧视的时代,海蒂·麦克丹尼尔拿到的奥斯卡小金人堪称里程碑。在面对黑人同胞对于她出演“种族歧视电影”的批评时,海蒂的回应非常硬气,“我宁可每周挣700美元来演女仆,也不愿意在真实生活中,每周挣7美元真的当女仆”。在那个年代,除非可以扮演某种特定角色,否则黑人演员是无法找到合适工作的。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胜利,也是蒙上阴影的,海蒂不允许自己写奥斯卡获奖感言,是另一个人给她写了傲慢的台词,比如,“我真诚地希望我将永远为我的种族增光。”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与《乱世佳人》本身一样,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身上也充满矛盾。她确实认同她那个时代的种族主义,然而正如她笔下的郝思嘉,她也在经常反抗着骨子里的南方传统。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她于1949年死于交通事故),她似乎改变了一些想法,为几十个来自亚特兰大的年轻黑人学生,秘密支付了大学学费。

总的来说,《乱世佳人》由于特殊的年代背景,有无数充满争议之处,但绝不可以将其优点一笔勾销。

就像典型的好莱坞大片一样,在那个年代,《乱世佳人》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延迟、争吵和无数几近崩溃的瞬间。制片人塞尔兹尼克曾大规模公开邀请郝思嘉这个角色的演员,派经纪人走遍美国,寻找这位完美的南方美女,以引起公众的注意。

实际上,他真正考虑的女演员比较有限,凯瑟琳·赫本、拉娜·特纳和宝莲·高黛等人都参加了试镜。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费雯丽,1935年

最终只有宝莲·高黛和费雯·丽的试镜,被彩色摄像机记录了下来。而由于高黛(查理·卓别林许多影片的女主角,“高黛”就是“Goddard”,跟“戈达尔”是同一个词,但两个人没有关系)与卓别林的所谓“婚外情”丑闻,不幸落选。

而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英国女演员费雯·丽,则获得了这个角色,此前粉丝们“你心中最理想郝思嘉”的投票中,上百张选票里,费雯·丽只拿到了一票。

拍摄开始后,在拍亚特兰大着火的那场戏份时,还没有找到郝思嘉的扮演者。当时著名的劳伦斯·奥利弗正在和费雯·丽婚内出轨,两人一起来到了片场,一下被塞尔兹尼克看到,惊为天人,“我看了一眼,就知道她是对的那个人,至少外表是对的,”塞尔兹尼克说。“如果你脑海中有一个人的画面,然后你突然看到了那个人,不需要更多的证据……我永远无法从第一眼看到她的样子中恢复过来。”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民间也有许多说法认为,其实塞尔兹尼克早早就签下了费雯·丽,只是靠一手策划的“寻找郝思嘉”活动来保持热度,吸引投资,也怕美国观众无法接受英国演员来演这样一位美国南方的标志性人物,只好抛出“片场偶遇”的故事。还有说法认为,当时是塞尔兹尼克的弟弟,在拍摄“亚特兰大着火”戏份时,把费雯·丽介绍给了他。

年代越久远的片子,没来由的八卦就越多。无论真相如何,我们是不可能知道了,我们知道的是,费雯·丽凭借这一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影后的小金人,她的表演也获得了玛格丽特·米歇尔的认可。

为了和书保持一致,费雯·丽的蓝眼睛被后期修成了绿眼睛。她还真的为了本片,把腰围术到了18英寸(45厘米……),而后世许多女演员为了达到这一魔鬼腰围,都把自己弄伤了——最著名的是妮可·基德曼,她拍《红磨坊》的时候就因此断了一根肋骨。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不过费雯·丽并不会跳舞,片中所有跳舞的非特写镜头,都是拍的替身。为了让让她的事业线看起来更深,她的胸需要被胶带粘得更近——还记得前面说过更“男人”的导演维克多·弗莱明么,就是他要求的。

弗莱明对于郝思嘉这一角色的刻画让费雯·丽极为不满,更换导演后,费雯·丽基本上一直在抗争,才能让郝思嘉避免单一的性格。不然弗莱明打算把她刻画成原著中的那种完全的“婊子”,根本不打算让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同情。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为了能尽早和自己正在纽约出演舞台剧的男朋友劳伦斯·奥利弗重聚,费雯·丽也是拼了,每天都拍戏到深夜,希望尽快拍完。尽管如此,她一共工作了125天,片酬拿到了2.5万美元;而克拉克·盖博工作了71天,拿到了12万美元,是费雯·丽的5倍。

费雯·丽与克拉克·盖博在戏中相爱相杀,他们在戏外可只有相杀,没有相爱,两人的不和人尽皆知。最著名的就是由于盖博一生中都保持着每天3包的抽烟量,口气感人,费雯·丽在亲他的时候非常痛苦。而为了进一步惹恼她,盖博干脆有时在拍吻戏之前,都要吃大蒜。

跟《乱世佳人》整体噩梦般的制片过程比起来,主演间小小的不和,简直不值一提了。这部长达1037页的小说,改编的剧本经历了大量的重写,光导演就换了3个。第一任导演乔治·库克之前花了2年时间在前期制作上,拍摄了3个星期就被解雇了。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除了前文提到的“同性恋”理由,由于制片人塞尔兹尼克每天都要对剧本提出修改意见,库克每天都要改剧本,最终双方崩掉了。影片前半段,黑嬷嬷责怪郝思嘉为什么在参加party之前不吃东西那段,就是库克执导的片段中,为数不多留下来的部分。他拍摄的其它部分要么被剪掉,要么被重拍了。

取代库克的第二位导演是维克多·弗莱明,他刚刚执导完同一年公映的《绿野仙踪》。两周后弗莱明也受不了了,干脆说服塞尔兹尼克,剧本要重写。为此影片停止拍摄了17天,编剧本·赫克特根本没有时间来读原著小说,弗莱明和塞尔兹尼克

会把书中的一些片段演出来,赫克特以此来写对话。他当时的工作时间比996可怕多了,要每天连轴转不能休息,以确保完成任务。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赫克特在第一位编剧西德尼·霍华德原版剧本的基础上,仅来得及对前半段剧本进行了修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影片前半段比后半段要好看。而讽刺的是,赫克特当年根本没有被正式列入《乱世佳人》“编剧”的名单中,西德尼·霍华德是影片唯一的编剧。

由于工作量太多,过于疲惫,弗莱明曾告诉自己的朋友,恨不得把车开下悬崖。他在制片过程中休息了一段时间,第三位导演山姆·伍德加入了进来,完成了主要拍摄工作。最终身体恢复了的弗莱明重返剧组,监督完成了影片的剪辑和后期工作。三位导演的工作时间分别是:库克18天,弗莱明93天,伍德24天。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导演们这边一波三折,演员们对于拍摄过程也是心存不满。拍摄之前,克拉克·盖博根本不想接下白瑞德一角,一方面不想出演“古装电影”,另一方面刚刚演完一部让自己后悔了的扑街烂片,觉得自己达不到公众的预期。最终为了能赚到与第二个老婆离婚、赢取第三个老婆的费用,他还是接下了本片。日后提到自己这部最有名的电影,盖博的形容充满嫌弃,“这是一部女人的电影”。

制片人塞尔兹尼克花了5万美元买下了原著小说的改编权,为了能让与米高梅签了合同的盖博出演本片,也为了拿到米高梅125万美元的投资,制片人塞尔兹尼克在米高梅、华纳与福斯之间,选择了把发行权给了米高梅,最终影片一共花了400万美元左右的成本(当年大部分影片预算都在1百万美元以下)。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郝思嘉与艾希礼

英国男演员莱斯利·霍华德饰演了郝思嘉暗恋一生、梅兰妮的丈夫艾希礼,他也对于出演很不高兴,“我讨厌这个该死的角色,”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对艾希礼来说,我既不够漂亮,也不够年轻,而且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真叫人恶心。"他写道,这部电影是一个“可怕的无聊之作,幸好我没读过原著。”

这位老哥也是个神人,由于电影拍完二战就爆发了,莱斯利没参加影片的亚特兰大首映,而是回英国当情报人员去了。战争期间,他拍了不少支持同盟国的电影,1943年,由于德军怀疑丘吉尔和莱斯利乘了同一架飞机,他们击沉了莱斯利乘坐的这架飞机(而事实上丘吉尔当然不在飞机上),他去世时50岁。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梅兰妮

和男演员们的闷闷不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演员们对于本片都颇为上心。当年华纳兄弟公司的老总杰克·华纳,起初拒绝租借自己旗下的女演员奥利维亚·德·哈维兰,“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失败,”他预言说。不过奥利维亚对于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通过华纳的妻子说服了他,同意让她出演本片。杰克·华纳的预言,也当然日后被证明是错误的。

奥利维亚饰演的梅兰妮,是片中四个主要角色(郝思嘉、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里,第一个去世的。而恰恰相反的是,自费雯·丽在1967年去世之后,奥利维亚也是迄今为止,四位主演中唯一一位活着的演员了。她当年因出演本片,获得了“最佳女配角”的奥斯卡提名,但没有获奖,输给了同剧组的黑人女演员海蒂。

3K党、美化蓄奴制,这部影史佳作充满争议

103岁的老太太还在骑自行车

事到如今,只有103岁的她,还有幸享受这部80年来,虽充满争议,但仍让人念念不忘的绝世佳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