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馬超,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只因為他做了件無恥的事

三國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文臣武將競相追名逐利的時代,有的榮寵一生,有的悲情落幕,馬超就屬於悲情落幕的英雄之一

馬超(176年-223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氏,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及蜀漢開國名將,五虎將之一,早年隨父征戰,馬騰入京後,馬超留駐割據雍州三輔。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後,又割據涼州隴上諸郡。失敗後依附張魯,又轉投劉備。於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終年47歲,追諡威侯。

三國名將馬超,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只因為他做了件無恥的事


高開低走,只怪自己坑了爹

馬超的一生是高開低走,宛如一顆炸彈,在三國名將輩出的時代裡,響了一聲後,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一點餘波都沒有,馬超位列蜀漢五虎將之一,為什麼在蜀漢默默無聞呢,而且後來還是英年早逝!其實造成這一切悲劇的根源,只怪馬超自己不孝不義,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之中有一段是曹操被馬超追殺,當時曹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曹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馬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聞之,即扯旗包頸而逃。”

馬超的這一出場即是人生巔峰的戰役,是發生在漢獻帝建安十六年的潼關之戰。這一戰,馬超把曹操殺得割須棄袍,然而馬超這麼驚豔的追殺曹操,卻不是像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是為自己死去的父兄報仇,恰恰相反,馬超這麼做,把自己的父兄及親人全部逼上了絕路。

三國名將馬超,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只因為他做了件無恥的事


《三國演義》對潼關之戰的敘述為,馬騰設計率5000精兵,扮作老弱殘兵混入許昌,投降曹操,然後趁曹操不備,一舉擊殺曹操,然而事情不密,馬騰及兒子馬鐵被殺,遠在西涼的馬超得到父兄被殺的消息後,暴怒,隨聯合叔父韓遂一起起兵攻打曹操。

然而這不是歷史的真相,歷史的真相是:馬騰前往入許都任職,家屬都留在曹操的鄴城,還沒有返回西涼。而在曹操赤壁之敗以後,曹操把兵力重心放在了北方。

三國名將馬超,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只因為他做了件無恥的事


公元211年3月,曹操率兵討伐張魯,令派夏侯淵率軍支援,但此時身在關中的馬超、韓遂懷疑這是曹操的聲東擊西之計,實際是欲討伐自己,想到此,馬超就勸韓遂一起造反。在馬超韓遂的鼓動之下,西涼十數萬軍隊,屯兵潼關,在馬超韓遂的率領之下,開始對抗曹操。

正是由於馬超的這一決定,卻忽略了此時尚在曹操後方,隨時都會是曹操案板上的魚肉的父兄一家親人,然而馬超明知道此事必定將害死身在曹營的父親及兄弟,他卻對韓遂說:

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

實力坑爹,言行一致

這種傷盡天良的話竟然都能說得出口,馬超的不仁不義可見一般。馬超為什麼會這麼做,歷史沒有記載,除非跨越千年去問馬超,但馬超這樣做了,就不僅僅是坑爹這麼簡單,而是坑了他的馬氏全族。曹操在擊敗馬超以後,最終統一了西涼各部,因為在統一西涼的過程之中,曹操數次險被馬超擊殺,因此被馬超是又驚又恨,最終秋後算賬,把馬騰、馬鐵等馬超父兄及馬氏一門族人全部斬盡殺絕。


三國名將馬超,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只因為他做了件無恥的事

馬超敗走西涼以後,帶著妻子及一幫眾人轉而投靠漢中的張魯,張魯愛慕馬超的威名及武藝,以及馬超在羌人等少數民族中的強大震懾力,很是重用馬超,甚至一度想把女兒嫁給馬超,

但被手下謀士及時勸阻:他連至親都不愛,難道還能愛你嗎?(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最終張魯才放棄嫁女與馬超的念頭,此事讓馬超悻悻不平。但是要能想到,張魯是在馬超窮途末路之時,對馬超伸出了援手,就算不嫁女與他,馬超也應心存感激。

由此可見,馬超此人不仁不義也是他人品的一大汙點,這一點在三國那個很重品節的時代,一旦有這樣的汙點,再想讓人信任並且重用,基本是不可能了,這一點馬超和呂布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江湖名聲不佳,一生不得劉備信任

後來馬超在替張魯攻打劉備之時,被諸葛亮策反,投降了劉備,之後一直追隨劉備,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馬超為左將軍。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馬超任驃騎將軍,位列五虎將。隨著劉備實力地位的不斷提升,馬超看似也跟著風光無限。然而實際上,劉備對馬超的任職,只是更看重他的威名,並沒有給他太多的實權而已。


三國名將馬超,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只因為他做了件無恥的事

劉備在益州稱帝以後,主要是讓馬超去鎮守邊疆,藉以震懾氐、羌等少數民族。而沒有給他太多的對外廝殺征戰的機會,後來,馬超於公元223年鬱鬱而終。以馬超的武藝,如果參與諸葛亮的北伐大業,想必一定會有所建功,但是因為馬超之前的棄父兄之行為,已經給他打上了深深的汙點。很難在讓人相信他,而且在他投靠劉備之時,他的妻子兒子都留在張魯處,後來也盡為曹操所得,下場也可想而知。

三國名將馬超,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只因為他做了件無恥的事


可見馬超這個人做事,是一個極度的利己主義者,對至親之人都沒有忠誠度可言,又怎麼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呢?尤其是劉備這種以仁義立天下的君主,那就更不可能對馬超毫無保留的信任了!

中國有句古話: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當恪守仁孝禮智信,這是為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一面鏡子。馬超雖然名氣武藝出類拔萃,然而他做出了棄之父兄不顧的卑劣之事,即使禽獸亦不肯為之,他居然做得出。所以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也就不意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