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資車有哪些?

強強73137363


俄羅斯的汽車工業曾經還是很不錯的,只是這麼多年來原地踏步、不思進取,其汽車工業比中國已經差了一大截!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被當成身份象徵的拉達、莫斯科人和伏爾加,現在俄羅斯依然三四十年沒變,還在生產,還在使用。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中俄合資車的機率該多麼小!除非和以色列合資的觀致汽車這種怪胎再出現!否則短期看不到中俄合資車!至於長城在俄羅斯圖拉州的工廠,那是長城獨資的!和毛子沒關係。






汽車正道


俄羅斯地域遼闊,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一,並且和中國有著很長的國境線,和國內往來的難度也很小,在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在國內卻沒有俄系汽車品牌,這或許很多車友都沒想到過的問題。

俄羅斯的汽車工業發展,比中國起步早很多,可以說中國汽車工業很大程度上是受俄羅斯的影響,在二戰時,當時的蘇聯就已經用上了嘎斯征戰歐洲了,後來中國的解放牌汽車,和當初的嘎斯也極為相似。

除了嘎斯,前蘇聯還有一款伏爾加,也對中國有著深刻影響。在建國初期,我國領導人的座駕80%都是伏爾加,成了當時官車的代名詞,甚至連國內的第一款紅旗轎車也模仿了伏爾加的圖紙。

俄羅斯汽車工業的起點很高,因為在前蘇聯尚未解體之前,汽車工業是受國家保護的,但由於後來的政治動盪,這些品牌不思進取,無論在外形上還是技術上都逐漸落後。並且此時國內改革開放,很多國際車企進入中國,俄羅斯品牌自然優勝劣汰了。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戰鬥民族雖然在重工業上下足了功夫,但其中並不包含汽車工業,則是飛機、核能、導彈等軍工業,所以出現了長短板。而正是這一段時間,國內汽車工業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啟了合資潮。

最後,俄羅斯地廣人稀,這麼大的國土面積才1億多人口,汽車年銷售量也才200多萬輛,說明國內的汽車市場非常小,這也是汽車工業發展不起來的重要原因。


TMAX越野


這個問題畢竟新穎,中國的合資品牌非常的多,其中以德國、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的合資最為著名,也最為普遍,但是放眼望去,的確找不到一款與俄國合資的車型,也就是說,沒有中俄合資的車子出現。

俄國也就是俄羅斯,它的國土面積世界第一,但是在科技的發展方面卻並沒有做到第一,甚至有點落地的地步。但是,俄羅斯的戰鬥機卻又是世界聞名的。

說起來有點尷尬,一個能把飛機做到出口的國家,卻造不出來一輛有頭有臉的汽車。相反,中國的汽車——長城,卻入駐了俄羅斯,成了俄羅斯的合資車。

長城汽車在國產品牌也算是知名品牌了,旗下的汽車也是家喻戶曉,而就在2015年6月25日,哈弗品牌正式在俄羅斯市場上市,到2019年,也就是今年,正式開始量產。

長城這次的確給國人長臉,也希望長城能夠在俄羅斯佔據一方土地,把中國造烙印在別的國家上。

所以說,對於中國,並沒有中俄合資的車子,而對於俄羅斯,卻有俄中合資的車子,也就是長城。


極致前行


記憶中俄羅斯乘用車都是平行進口的,我們出國在俄羅斯合資造車的車企還挺多的,但是好像沒有返銷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