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張作霖的葬禮,送葬的人很多,但是日本關東軍不請自來


在軍閥混戰時期,張作霖這個名號還是非常的響亮的,曾經他是土匪,後來卻成為了東北王,並且還擔任了北洋政府海陸空大元帥。【圖為身著戎裝的張作霖】

張作霖起初和日本人走得很近,在日本人那裡獲得了不少的好處,這也給日本人營造了一種假象,日本人覺得張作霖真能為我所用。不過等到要履行合約的時候,張作霖卻找各種藉口,最著名的就是日本向張作霖提出的《滿蒙新五路協約》,張只在上面簽了一個“閱”字,並不是同意的意思,這就是為他日後反悔做準備的。【圖為張作霖和日本人】

張作霖想的是藉助日本人的勢力來達成自己的野心,但是同時,他又不想被日本人控制,也不願意看到日本人在中國霸道橫行。【圖為載著張作霖棺槨的專車】


張作霖曾經給北洋政府發過這樣的電報:“中國和日本的交涉一步也不可以退讓,就算談判崩了,我也會全力支持中國趕出日本人,即使戰死也無所謂。”所以在張作霖身上可以看到匪氣、義氣、民族氣節交替出現。【圖為葬禮現場上的東北軍軍官】

而日本人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希望能利用張作霖完成對東北、華北的控制,但是日本人的小心思早就被老張看一清二楚。【圖為張作霖葬禮上的日本人】

日本人想在東北的鐵路駐軍,張作霖就在日軍的駐紮點駐更多的軍隊;日本人想在東北移民,張作霖就下令不準租房給日本人,還鼓勵關內人北上闖關東,把日本人擠出去。【圖為匆匆趕來的日本關東軍】

在修築鐵路的問題上,張作霖接受英美貸款,力圖引入英美勢力,以夷制夷,牽制日本。日本人看見張作霖完全不能為自己所用,多次向張作霖提出警告和抗議,但張就是不予理睬。【圖為張作霖正在檢閱美軍】

張作霖和日本政府的矛盾越積越多,最後日本人策劃了兩場針對他的刺殺,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圖為皇姑屯事件現場】

民國十七年6月4日,凌晨5:30,張作霖的專列駛入奉天皇姑屯一帶,忽然一聲巨響,列車的第三、四、五節車廂被當場炸燬,黑龍江督軍吳俊升被當場炸死,張作霖被炸成重傷。【圖為被炸燬的車廂】

張作霖被炸之後並沒有立刻死亡,而是回到了大帥府,回到大帥府之後交代了後事。在張府五夫人張壽懿的帶領下,他們封鎖了消息。【圖為匆匆離開的日本關東軍】

因為張作霖死的消息一直沒傳出,日本人還來試探過,不過並沒有試探出什麼消息,這也穩定住了東北的局勢,沒有讓關東軍趁亂髮動戰爭,在張學良回到大帥府之後,才向外發佈張作霖的死訊,穩住了東北的局勢。【圖為張作霖出殯那天,街上人山人海】

直到6月21日才開始準備葬禮,葬禮上各個國家的大使都來弔唁,這其中也包括日本駐東北大使,他對張作霖遺像鞠躬之後匆匆離去。【圖為張作霖葬禮現場】

日本關東軍也來人前來參加葬禮,而且還是總司令親至,據說此時張學良想殺了他為父報仇,不過被張作相等人制止,一代梟雄張作霖也就此隕落。【圖為張作霖葬禮現場正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