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雲岡石窟實錄,7-8窟,第二集


這是雲岡石窟第七窟和第八窟,是雲岡石窟中最早的雙窟。開鑿於公元471年至494年。石窟有前後室,主室成橫長方形.,進入室內,真是別有洞天。

第七窟,明窗兩壁為比丘樹下參禪思維像,北壁上層大龍正中為交腳彌勒,兩側為依坐佛像。

下層為,釋迦摩尼,多寶二佛並坐。雖然正面的主像,已經風化的模糊不清,但是,依稀可見,有兩個坐佛,相對而坐。

南壁長方形帷幕石坎內,六個髮髻高梳的供養人,姿態端莊,風姿綽約,端莊秀麗端坐在佛龕內,這六人被稱為,雲岡六美人。完美的詮釋了西域造像,融入東方元素的典範。

石窟有前後室,主室成橫長方形,窟內的石刻造像,形象生動。就連石窟的穹頂,也雕刻的琳琅滿目,栩栩如生。穹頂模仿木製建築中的藻井,24對飛天,圍繞盛開的蓮花,翩翩起舞,好一幅天國的熱鬧場面。

第八窟和第七窟,有異曲同工之妙,完全借鑑了第七窟的模式。只是,洞中雕刻的天神的分類,更加的多樣化。

窟門西側,雕刻有騎乘孔雀的鳩摩羅天,五頭六臂,面若童子。有的手中託舉日月,有的手持弓箭,左下手,當胸拿著斑鳩,具有濃郁的異域風情。

這是石窟的穹頂,也雕刻的人物眾多,琳琅滿目。造像的風格,即有胡服和漢代的典型特點,同時,也融入了西方元素,體現了中西文化的融匯交流。

多手,多臂天神造像,來源於古印度,原為婆羅門教。該組雕像原為雲岡石窟所獨有,反應了早期佛教,親密兼容的特徵。未完等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