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梅長蘇最後一次見到譽王時,曾經這位和太子相爭十年的七珠親王,無論是民間和朝廷都坐擁人望,賢明在外的五皇子,已然成為等待問斬的一介階下囚。

譽王說,兵攻九安山,是他這輩子最痛快的一件事。也許他說的是真的,譽王至始至終,都是冰冷,甚至他的出身,都是算計。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他的母親是滑族的玲瓏公主,是梁帝身邊的低階卑微祥嬪所生,生母早亡,過繼到皇后膝下,雖然皇后待他如同親子,但更多的還是利益關係,互惠共贏,否則,圍攻九安山清君側的時候,譽王也不會說,這麼多年乖乖聽話,娶了她選的王妃,結交了她身邊所有的權貴,這時候想要脫身,恐怕為時已晚,這樣的話來。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生母早亡,皇后撫養他長大成人,可皇后更多的是利用他來鞏固在後宮的地位,博得梁帝更多的好感,更多的只有利益二字。而他的父親,那個高高在上的大梁皇帝,也只是將他視為制衡太子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他身邊的謀士秦般弱,也並非全心全意輔佐他,真正的目的是為師父璇璣公主報仇,復國無望就利用譽王與太子相爭,攪亂大梁內政,消耗大梁的實力。梅長蘇不遠萬里來到帝都,步步為營的算計他,只為平反赤焰冤案,輔佐靖王上位。跟隨他多年的灰鷂,也會在大勢已去的時候臨陣脫逃,為了保住性命離他而去。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就算太子蕭景宣,身邊還有越貴妃在真心實意為他出謀劃策,而譽王的身邊卻只有算計和陰謀。當年他親手製造赤焰舊案,將一代名動天下的賢王毒殺在牢獄之中,也許那時候的他就已經明白最是無情帝王家,才會帝王之位如此窮追不捨,渴求非常。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從小生活在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宮廷之中,使他也很難有祁王靖王那樣溫和的性情。譽王的童年是極其不幸的,甚至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的創傷。他對皇權的慾望很是強烈,奪嫡的執念比任何人都來得強烈,他無時無刻都在證明無論是才能還是手段都能與太子一較高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身世的不幸。

很多時候,越是想得到一件東西越得不到,反而這件東西卻時時刻刻在折磨著自己。

所以,求之不得的窘迫身邊除了譽王妃之外,再無人真心對待他,從小沒有感覺到家庭的溫暖,甚至沒有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兄友弟恭都是奢望,譽王的一生很可悲。

譽王為人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相比較於太子的敗絮其中,平庸軟弱,他能力突出,禮賢下士。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民間對他都贊他一句一代賢王,更是被說他和當今皇帝最為相像的皇子。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對待皇后,他侍之如親母,得知皇后在宮裡突然暈倒,正在與梅長蘇談事情的他,會不顧禮儀失態,急忙趕回皇宮侍奉。對於梁帝,父皇大壽之時,精心準備壽禮取悅君心,從無違逆之心,甚至都在向父皇證明自己是帝國最優秀的繼承者。對於秦般弱,這樣花容月貌的女子,卻只是以謀士之禮從無不褻瀆。對於梅長蘇,他親上琅琊山,屈尊降貴到蘇宅拜訪,頻繁送禮,可見求賢若渴,謙卑有禮。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有勃勃野心,也有玲瓏手段,為人處事言語之上也是滴水不漏,更有那份比任何人都要堅定的奪嫡之念,無論是比靖王還是太子,譽王都更合適做大梁國的下一任君主。可這位譽王不僅僅繼承了梁帝的智商情商和野心,就連那份涼薄心胸,也繼承了過來。私炮坊一案,罔顧六十九條人命,作為他扳倒太子的籌碼,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譽王只顧一時得失,卻罔顧性命,和祁王靖王相比,少了一顆為國為民的天下之心。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在賑災事宜上,他更是毫無底線,為名為利不擇手段,對待百姓毫無仁心,反而將賑災的錢糧都要扣掉十之六七,和他的黨羽來分贓。為了讓何敬中這個錢袋子在年尾幫他好好做事,更是提出換死囚的方案,官官相護黨同伐異。對秦般弱,有用之時禮賢下士,可當紅袖招接連出事之後,他也是如同他的父親一樣,善變涼薄。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自幼不曾感到溫情,長到後也沒有真情實意,畢生都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中,令他只會一心只在意著權謀之術還有利益得失,從小到大看似風光無限,可終究還是被權勢慾望束縛住手腳,矇蔽了雙眼。

和太子相爭十年,十年來他幾乎不近女色,和譽王妃連個子嗣都沒留下,全心全意只為奪嫡,可惜十年爭鬥一場空。更可悲的是,私炮坊一案後,失去夏江、失去朝上的黨羽、失去陛下的恩寵的他,已經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對抗如日中天的靖王殿下。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可就在他最詩意的時候,秦般弱帶來他真實身份的信息,十年奮鬥一場空,一切被打回起點,加上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這麼多年來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棋子而已,再加上對皇權的追求早已經浸入他的骨髓。因此,他圍攻九安山,以清君側之名,行謀逆之亂。可是,他的身邊,都是一群利益勾連的烏合之眾罷了。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在囚車中,他和梁帝的那幾句對話,更是可悲。“都說你是最像朕的皇子,一顆沒用的棋子,到了該捨棄的時候,如果換作是你,你也會這麼做的吧?”“那麼我呢?我算什麼?大棋子生的小棋子嗎?”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譽王以為,他只是梁帝為磨練太子的一顆磨練石,制衡朝堂的一顆棋子,由於天生血脈原因永不可能被立儲,可殊不知梁帝也確實有將江山託付於他的考量。梁帝以為,這個兒子和他一樣涼薄無情,殊不知最後他也會為救自己的妻兒自裁。子不知父,父不知子。這句祁王最後的遺言,在十三年後又一次上演,不可謂不悲。

譽王:琅琊榜裡最可憐的人,從出生就是一場算計

可野心也好,對皇權的痴戀也罷,這些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沒有梁帝的暗中扶持和推波助瀾,他也不會有今日這般結局。譽王的一生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算計,其實也是最可憐的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