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對於商業地產人來說, 這個農曆新年來得過於艱難, 原本應是購物中心客流和銷售高峰, 卻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得不大面積暫停營業。


為了減輕商戶的壓力和損失, 從萬達、龍湖開始百餘家商業地產企業開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免租行動,與商戶共度低潮期。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ICSC國際購物中心協會早在幾年前對商業地產的思想領袖和全球主要的購物中心的高級管理層進行深入的採訪研究得出了一份名為Envision 2020的商業地產未來的詳細展望報告。


當然在最近幾年中行業又出現各種技術和業態上的發展和轉變,總結六大趨勢供業內人士參考。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01、線下和線上購物相結合



購物中心正在通過建設越來越完善的網站、增加與消費者在商場內外的移動端互動, 成為真正的電子商務參與者。


而相反,電商們從互聯網男裝品牌Bonobos到亞馬遜都在推出實體店,以鞏固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產品組合。一種混合的商業形式正在出現,消費者研究產品和購物時在實體和網絡世界之間無縫切換。


2012年,Westfield購物中心創建了Westfield Labs -- 一個致力於數字創新的機構。多年來,Westfield Labs已經試行了許多項目,旨在使人們在購物中心購物和用餐更加便捷,吸引更多人流。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Westfield倫敦購物中心


Westfield Labs相繼推出了商場無票手機智能停車, 手機點餐等便民的應用程序。通過產品搜索功能, 消費者可以搜索商品、查看信息和定價、查找附近哪家Westfield可以買到,然後直接聯繫店家。根據Westfield的數據,消費者 50%的購物會受在線查找的信息影響。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Westfield手機Apps


Westfield的首席執行官Steven Lowy說:實體和網絡零售出現非常明顯的融合趨勢。消費者在線上搜索線下購買,或線下搜索線上購買,或線上購買然後去商店提貨,實體店和網絡之間交叉進行。


歸根結底,我們需要以最方便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向消費者推銷產品。以往購物中心行業的商業模式一直是將消費者和零售商聯繫在一起。說服消費者買東西是零售商的工作。這種模式正在因為技術的原因而轉變。現在,購物中心業主在實體和網絡兩方面連接零售商和消費者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02、與消費者建立親密關係


開發商和零售商將通過加強零售環境內外的客流拓展,利用技術來增進與消費者的關係。


每年智能手機銷量超過10億部。而智能手機中的微型傳感器可以收集現實世界的數據,包括位置和移動,從而開發用於店內促銷和後臺提升效率的應用程序。


藍牙beacon的普遍應用也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小巧又不貴的藍牙發射器可以安裝在整個商場,以提供與消費者的持續連接,跟蹤購物場所的活動,並將數據傳輸給消費者和相關人員。


例如,Simon地產在其購物中心安裝了藍牙beacon,當消費者在商場中漫步時,會向他們的智能手機發送不同店家的優惠或活動等信息。該公司還推出了手機在線目錄和諮詢服務,幫助客人快速獲取信息和定位導航。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在沙特阿拉伯,Arabian Centres Company 阿拉伯生活時尚購物中心則使用移動手機跟蹤技術,以更好地瞭解和分析其商場內的客流模式,通過數據研究來提升其商品銷售和設施佈局的策略。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阿拉伯生活時尚購物中心


而隨著5G和AR等更多技術的發展, 國內外的一些購物中心已經在嘗試將到場的真實體驗和隨時隨地的虛擬體驗相結合,在商場製造吸引眼球的熱點或是協助消費者提升購物體驗, 可以預見購物中心將會迎來一場擺脫地域限制的智能體驗變革時代。


對於一些開發商來說,社交媒體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營銷工具。耗資6億美元,位於美國佐治亞州阿爾法雷塔(Alpharetta)的綜合體項目Avalon利用社交媒體協助做設計和租賃方面的決策。


項目開發商North American Properties北美地產對不同類型的房產進行了“設計探索之旅”,並在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網站, 邀請公眾就各種設計和零售理念提供反饋。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Avalon綜合體項目


在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上,巴黎頂尖的設計公司Saguez & Partners 甚至創造了“Relational Imprint關係印記” 這個詞。現在的消費者需要的是更加真誠、個性化的服務。Saguez & Partners與許多品牌合作, 包括採用新設計和幫助銷售人員與消費者重塑一種全新的關係:銷售人員更像是品牌大使,要全面瞭解試用產品,真正傾聽人們的需求,併成為需求和產品之間的媒介, 用他們的熱情和專業知識為消費者帶來顧問式銷售。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03、購物中心融入社區


購物商場成為社區的購物、餐飲、娛樂、文化、運動、親子、休閒和社交中心


為了迎合這種需求變化, 聖地亞哥的Oeste購物中心將其一個地上停車場改建成了一片湖,四周被餐廳環繞, 還為孩子們增加了一個遊樂場, 為該地區眾多的人口提供用餐休閒娛樂的場所。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聖地亞哥的Oeste購物中心


而去年3月開業的總投資200億美元的哈德遜城市廣場(Hudson Yards), 無論是被稱為是一個偉大的社區,還是富人的遊樂場, 它都重新定義了紐約城市新的中心,起到刺激經濟,激活城市活力的作用, 為城市注入新事物創造新引力。


150英尺的巨型雕塑Vessel, 帶有會移動的白色屋頂的The Shed藝術中心,西半球最高的城市觀景臺無疑讓其成為全世界的網紅打卡地標。


7層高的購物中心包括佔地190,000平方英尺的高端百貨Neiman Marcus和佔地35,000英尺的西班牙美食廣場、100多家商店和各式餐廳成為紐約及來自全球的人們熱衷的最新吃喝玩樂之地。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04、吸引千禧一代


購物中心將提供更加定製化、個性化的服務,以吸引年輕顧客。開發商和零售商之間將加強協調,創造一個無縫、有吸引力和娛樂性的環境。


把購物中心改造成社區反映了許多業主努力迎合最重要的千禧一代的需要。根據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千禧一代是美國現存最大的一代人,是出生在1980年到2000年之間的群體。全世界約有25億人,大約佔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大多數千禧一代(82%)儘管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在網上搜索產品, 但他們也喜歡在商店購物。


千禧一代是精明、注重價格的購物者,然而他們也傾向於高度重視體驗,他們很喜歡在外面吃飯,他們熱愛科技, 也熱愛美食, 渴望去嘗試新的餐館。


千禧一代也渴望有所作為、與眾不同,從而會青睞那些重視社會責任和環境可持續性的公司。千禧一代喜歡城市生活, 因為有更多社交和工作機會。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年輕消費者時間有限又精通科技,對真實感和體驗性充滿興趣, 為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購物中心的外觀、感覺和功能都需要不同於以往。許多業主現在已經不斷增加體驗式零售商和餐廳,包括最流行、最酷炫的概念。目前趨於場景化甚至是沉浸式的購物中心成為新一代商場改造的方向。


位於泰國曼谷的The Emporium購物中心就是打造場景化商場的一個很好的例子。3000平米空中花園、大型室內人造瀑布,綠植造景……不規則的流線外型設計搭配上大量的玻璃帷幕與落地窗,皆讓訪客在喧鬧的塵囂中得以享受一絲綠意及寧靜,彷彿置身於《阿凡達》電影的場景之中。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而去年12月12日開業的北京SKP南館SKP-S, 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沉浸式購物,試營業第一天, 火爆盛況就超乎了大家想象。以“數字-模擬-未來”(Digital-Analog Future)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移民到火星”一百年後的完整故事,製造了一個沉浸式的“科幻世界”購物場景。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未來農場》逼真的機器羊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火紅色的火星地表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火星基地建設”的機械人"本我”和“AI我”正在討論火星登錄計劃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GM眼鏡店門口的巨型古希臘雕塑裝置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GUCCI美妝空間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LOUIS VUITTON旅行系列產品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05、建立完善商品配送服務


新的購物中心模式將把傳統的零售與實體配送點相結合,以滿足實體和電子商務訂單的需求。


在過去的幾年裡,梅西百貨已經發展成為現在美國十大網絡零售商之一,網絡覆蓋了所有800家梅西百貨和Bloomingdale’s百貨。該公司每年從商店向顧客配送超過10億美元的商品。梅西百貨現已全面提供“在線購買、店內提貨”服務。此外,梅西百貨公司對於某些商品購物達到$75以上提供當天送貨服務。


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 Inc.、Westfield、Macerich Co.和西蒙公司(Simon)向Delive Inc共同投資450萬美元,並將送貨服務推廣到各個商場,以等於或低於標準運費的價格,向購物者提供來自商場租戶的在線或店內購物當天送達。


Westfield與快遞公司CollectPlus合作,在倫敦Westfield購物中心推出了一個豪華的網上下單提貨休息室。消費者可以在線向參與品牌訂購產品,商品會被送到CollectPlus休息室,在那裡他們可以享受免費茶點,並在更衣室試穿商品。如果不滿意可以直接在休息室退貨。購物中心為到休息室提貨的客人提供一小時的免費停車。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不難理解為什麼業主和零售商會採取這樣的舉措。根據諮詢公司A.T.Kearney的一份報告,有23%的顧客在從商店提貨時會購買其他商品,多達20%的消費者在線購買商品退還給商店時也會額外購買商品。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06、業主和零售商緊密合作


在未來幾年,業主和零售商租戶合作的新模式將不斷髮展,包括數據和技術的共享。


業主和主要零售商正在大力投資技術,旨在洞察購物者的行為,並將零售業的數字世界和實體世界聯繫起來。


為了與在線市場競爭,購物中心業主和傳統零售商將需要參與更高水平的數據共享,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在過去的幾年裡,Westfield推出了一系列數字工具,從Westfield應用程序的產品搜索功能到互動式數字商店允許消費者實時瞭解商場零售租戶提供的產品。


甚至購物中心業主和電商正在以新的方式合作。例如,金科房地產公司(Kimco Realty Corp.)正在利用互聯網玩家加快的開店步伐, 通過“網店線下化”的計劃,公司把合格的在線零售商集中在一個店裡提供一年的免租期(不包括物業稅、保險等費用)。Kimco還為這些商家提供了一名“私人商務顧問”,協助選址和店鋪建設。Kimco稱,在租賃的第一年之後,零售商可以選擇是否延期4年。


我們意識到全渠道的購物方式將會增長。Kimco的Conor Flynn說:“我們已經採取措施擁抱它,並確保我們作為業主竭盡所能,提供獨特的體驗,讓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購物中心。”


2015年, Westfield在其舊金山購物中心上推出了一個專門用於零售和數字創新的空間。這座佔地37,000平方英尺的空間被稱為“Bespoke”,幫助企業家、創新電商、品牌和零售商能夠相互協作,在購物中心環境中完善並首次展示他們的作品。Bespoke包括2000平方英尺的展示空間和3000平方英尺的快閃店,另外還有工作以及活動空間。


Lowy解釋說,Bespoke是“創新的中心,是在現實環境中連接零售商和技術提供商的空間。”“這符合整個行業的利益,”他補充說,“零售商更好地採納技術,而技術提供商更好地為零售商服務。”


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的未來又會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