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一部雍正王朝,人精不知有多少。


上映於21年前的雍正王朝可謂是一部精彩的歷史大劇,可以說這部電視劇中各個人物都很豐滿,大多是人精一樣的存在,都有著自己的兩把刷子,一般人在這裡面估計都活不過兩集。


可以說光是從這其中的各色人物中,通過他們的支線劇情,就可以領悟到不同的人生道理,不同的為人處事方法,其中的職場套路更是不少,說雍正王朝是一部職場教科書都不為過。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一個有趣的劇情,那便是在劇中,圖裡琛為什麼在山西巡撫諾敏處暴露出自己是粘杆處管帶的事情呢?


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先來說說圖裡琛為什麼要故意暴露自己這一秘密身份。


圖裡琛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以此來進行心理交鋒,來擊敗已經處於爆發邊緣的山西巡撫諾敏還有山西所有的官員,如果心理上擊敗不了他們,一旦爆發的話,恐怕他就真的要交代在這裡了。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個宋安之要從開頭說起。


雍正在繼位之初,可謂是勵精圖治,想要扭轉康熙末年吏治腐敗之下的各種弊端。這時候各地的藩庫虧空案就提上了日程,最終在上書房大臣隆科多的建議下,雍正以官聲很好的諾敏為山西巡撫,打算以山西為突破口,為全國做一個表率。


諾敏這個人用雍正的話來說,他貪的不是財而是名,也就是說諾敏這個清官並非純粹的清官,只不過貪的不是錢財,而是貪名。


正因為如此,所以貪名的諾敏在心急之下,全然不顧實際情況,誇下海口說道可以快速整治誇空,雍正自然很高興,於是乾脆將他的奏摺明發各省,讓各地督撫以山西為榜樣,這下諾敏就尷尬了。


這時候諾敏的後臺隆科多,暗示諾敏將這個數對上就可以了,為天下督撫做一個榜樣就好了。於是諾敏有了上書房大臣隆科多的暗示和支持,並且錯誤認為雍正的意思是成為榜樣就好,於是拉上整個山西297名官員,一起做假賬,借了當地富有商賈的銀子,充實了藩庫,來欺騙朝廷說到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田文鏡在山西發現這其中有問題,於是上報了朝廷,很明顯隆科多和諾敏並沒有猜對雍正的真正意圖,所以雍正發現了有問題,自然要去查,因此就以田文鏡為欽差來查這件事。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田文鏡久查之下沒有查到根本問題在哪裡,所以僵持不下,因此雍正又派了圖裡琛為欽差去徹查,並且特意對圖裡琛交代了三個字“

說實話”。


圖裡琛是什麼人?


可以說是標準的職場達人,像早在熱河狩獵時,既完成康熙交代他押送肖國興的任務,還說了實話暴露出老八騙康熙的事情,又及時在康熙說“其心可誅”的時候裝傻充愣,說道這就去殺了肖國興,表達出自己不知道這個不該知道的秘密,這樣的反應速度,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還有康熙發現太子胤礽和庶母鄭春華偷情的那晚,同樣是侍衛領班,德楞泰是沒腦子的去勸康熙不要過去,而圖裡琛則是假裝尿急的去撒尿,避開了這個大型翻車現場,可以說很聰明的保全了自己。


所以當雍正說道“說實話”三個字以後,圖裡琛這個人精就已經明白,雍正要的不是臉面,而是真相。雖說隆科多交代了要顧及雍正的臉面,潛臺詞是不要動諾敏,哪怕他真的有問題。但人精圖裡琛當然明白該聽誰的,自然是雍正的了。


就在圖裡琛前往山西期間,田文鏡也有了突破性進展,他遇到了李衛和鄔先生,經過鄔先生指點,才知道藩庫的根本問題就在於是借了商賈的錢,所以才沒有漏洞。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於是等到圖裡琛到了山西以後,田文鏡直接說道這個真相,說出了諾敏和山西297名官員在欺騙雍正,所以需要圖裡琛拖住他們兩天,他貼出了告示,說道商賈在兩天時間內要取回借給官府的錢,不然一律充公。現在只要諾敏等官員不阻止商賈的話,馬上就會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


圖裡琛雖然很討厭田文鏡,但是田文鏡做的就是雍正想要的,所以他只能支持田文鏡,所以答應了田文鏡拖住一天時間。


這時候正是中秋佳節之時,所有大小官員齊聚於巡撫衙門,諾敏前去招待圖裡琛還有田文鏡兩位欽差,大家可謂是惶恐不安,畢竟他們都屬於是欺君了,現在又來了一位欽差,事情豈不是要暴露了?


這時候劇情鋪墊的很好,諾敏不在的時候,大小官員以臬臺為主,亂哄哄的問道怎麼辦,這位臬臺大人也沒辦法,只能叫眾人不要吵了,然後與眾人共飲了一杯酒,不過臬臺並沒有以酒杯喝酒,而是有些失態的拿著酒壺喝了一口,然後狠狠地摔在地上


這就預示著這群官員並沒有坐以待斃,畢竟誰也不想被查出來這件事,然後坐實了欺君的罪名,所以他們開始破罐子破摔。因此有了後面諾敏與圖裡琛翻臉的時候,只是說了一句“來人”,就馬上衝出一群兵丁的事情,說明這些官員已經達成一致,做好了殺人滅口的準備。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殺欽差的事情,看似膽大妄為不切實際,其實歷史上還真有這種事情。像清朝嘉慶年間的李毓昌案,兩江總督鐵保奉旨選員查賑,選了李毓昌前去,得到了嘉慶帝同意後到地方去查賑,相當於是欽差性質,結果李毓昌到了地方上真的查出了問題,還要堅決上報,不同流合汙,因此被一個小小知縣害死。


所以說當時的局勢可以說是岌岌可危,因此等到圖裡琛想盡辦法拖住諾敏等官員時,諾敏以各種理由想要派人去阻止田文鏡,圖裡琛眼看攔不住了,因此撕破臉皮派隨行衛士攔住眾官員,諾敏就急了眼,馬上召來了兵丁,兩方人馬是一觸即發。


圖裡琛這個人精什麼樣的大風大浪都見過,雖然知道一個處理不好,真的有可能交代在這裡,但他表面上並沒有緊張,反而是若無其事的走到諾敏身邊,並且大笑問道:“這是怎麼了?到底怎麼了?我這是到了哪兒了?這兒還是不是大清朝的天下”?


隨後圖裡琛命令手下衛士脫掉上衣,露出滿是疤痕的上身,這些官員見此很明顯是被鎮住了。圖裡琛開始把握主動權,說道讓諾敏來好好看看,這些衛士每個人身上所有傷痕就是一部書。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圖裡琛又開始介紹起這些衛士:“這些都是百戰之餘,皇上命我從千軍萬馬中挑出來的,充實宮掖宿衛又稱粘杆處衛士,統歸皇上領侍衛內大臣帶管”。意思這些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現在是粘杆處衛士,由我圖裡琛來管帶。


粘杆處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粘杆處如同明朝讓大臣談虎色變的錦衣衛一般,是清朝的特務機構。這些大臣見到傳說中神秘的粘杆處衛士,發現欽差大人圖裡琛還有這麼一重神秘身份,自然是被嚇住了。


因為傳說中的粘杆處,誰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底牌,萬一這些兵丁不是他們對手呢?萬一他們暗中還有人呢?萬一他們可以將這個消息傳出去呢?


有著這麼多萬一,誰也不敢肯定就算破罐破摔了,就真的可以滅口嗎?可以保證消息不外洩?


所以這些大臣已經慌了,這時候圖裡琛開始趁熱打鐵的說道:“如果這兒不是大清朝的地方,如果你們不是大清朝的臣民,就儘管往這兒來”。說著脫掉上衣,露出自己同樣滿是疤痕的上身。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震懾住諾敏等人以後,圖裡琛繼續說道:“笑話,居然敢對朝廷的欽差使刀弄槍,你們中間有誰不知道,大清戒律是怎麼說的,

戕害欽差,按謀反罪論處,誅滅九族”。又對兵丁說道:“還不快滾”。


圖裡琛這番連敲帶打的話,是嚇得諾敏連連後退,直接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兵丁也是嚇得趕緊跑了。


可以說這番心理交鋒,圖裡琛是完勝,先是亮出衛士的疤痕,再說出自己是神秘的粘杆處管帶,震懾住想要破罐破摔的群臣。又藉此說出大清戒律對於殺害欽差是誅滅九族的懲罰,使這群人是徹底不敢再反抗,一觸即發的局勢成為一面倒的局勢,諾敏只能無力的等著田文鏡清查藩庫,坐等自己東窗事發。


從朝廷再到地方,從皇帝臉面再到說實話,從朝廷重臣和地方大員對天子的欺瞞,再到一前一後兩位欽差的破局,這段劇情演繹的可謂是相當精彩絕倫。可以說是一場經典的話術對決,是一場經典的心理戰,而諸如這樣精彩還有深度的劇情,在劇中可謂是很常見,所以很多人對此是百看不膩,因為每次觀看這樣有深度的劇情,都是有著新的感悟。


第310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在山西巡撫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