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島》好萊塢翻拍經典恐怖片的絕活,因為一個“貪”字而失手

翻拍舊作本是好萊塢恐怖片的拿手絕活之一,最新的作品是翻拍上世紀七十年代經典劇集《夢幻島》。由劇集轉化為電影,情節難免會要精煉,不過本片太過貪心,戲中海量訊息貌似豐富,但節奏卻過於急促,不論交代背景、論述志向,甚至打破劇情套路等,全部失諸交臂。這一場迷離盛宴,堪稱“貪字甚近於貧”,也許重拍為劇集,效果會更好一些吧。

製作公司布倫屋是近年來恐怖片新貴,從最名的《逃出絕命鎮》,到翻拍《月光光心慌慌》等話題作品,成績一直都是叫好又叫座,在奧斯卡等頒獎禮更屢有收穫,成功將原創與重拍“走出了不同的風格”。這次《夢幻島》試圖在重拍的基礎上,設定方面更順應政治正確的新風,格局上頗有野心,正式公映前已令觀眾有所期望。

《夢幻島》好萊塢翻拍經典恐怖片的絕活,因為一個“貪”字而失手

《夢幻島》是翻拍上世紀七十年代經典劇集

本片在恐怖技法上,沒有流於表面化的“突發式驚嚇”,較重懸疑佈局和心理驚慄,開篇拋出的懸念確實勾起了觀眾疑心,只是後來未能更進一步發展。而且,電影沒有過於賣弄“很黃很暴力”的感官刺激,血流成河的刺激畫面近乎絕跡。縱使片中女主角偶有性感衣著,如女主角以露臍裝為“戰衣”,從整體而言,並無不必要的裸露場面。然而,電影優點也僅此而已,縱然不落俗套,也未能單天保至尊。全片所體現的,並非藝高人膽大,只是眼高手低而已。

這個讓人“夢想成真”的神秘島故事,戲中角色甚多,包括島主及多位工作人員,並且加上五位主要客人,當中又衍生許多不同的角色,單單交代背景已經花費了不少的篇幅。況且,故事劇情還相當複雜,即使片長近110分鐘,但要妥善處理上述元素,就顯得有點吃力了。

《夢幻島》好萊塢翻拍經典恐怖片的絕活,因為一個“貪”字而失手

其實這部作品更應拍成劇集,畢竟當下電視臺、網絡平臺都盛行六到八集一季的短劇。現在勉強拍成電影,只能走馬看花。由於角色刻劃著墨不足,還影響後來的劇情發展,以至理應富有爆炸力的轉折,都欠缺應有的說服力,拉低了電影的整體素質。

事實上,《夢幻島》的故事很有發揮空間,可是在起承轉合都極壓縮下,就連演員也僅單純地順著劇情走,實力派男星邁克爾·佩納也未能施展出其實力,露西·海爾、Maggie Q等女星也只能充當“花瓶”,他們被迫交出這張成績單,也實屬非戰之罪。

《夢幻島》好萊塢翻拍經典恐怖片的絕活,因為一個“貪”字而失手

觀乎《夢幻島》的劇情發展,不難看出劇本希望達到立志的效果。遺憾地,最終卻成為電影的包袱。劇本涉及幾項宏大命題:“夢想成真”的設定,折射出人類面對自身慾望,究竟可以達到什麼地步,故劇本可說挑戰人性底線。一眾角色過往的陰影,引伸出人性的軟弱及內心的掙扎。至於片中反派大陰謀的背後,則帶出老掉牙的長青命題,過於執迷仇恨、得失,終究會使人走火入魔,報復過後只剩空虛,而非解脫。

以上多個命題,每個都可分別發展為獨立的劇本,拍成電影或劇集皆可,卻不宜濃縮在一部電影裡,以致兩頭不到岸、到喉不到肺。

《夢幻島》好萊塢翻拍經典恐怖片的絕活,因為一個“貪”字而失手

導演傑夫·瓦德洛是編劇之一,之前的作品大都是著重娛樂效果的類型片,上一部電影也是由布倫屋製作的《真心話大冒險》,此外他還拍過《海扁王2》,可見他在商業片的執導經驗十足,但反過來卻算不上“作者型”的導演。

這次瓦德洛一反常態,突然化身“道理大師”,企圖將數個大命題扣在一起,結果卻是說教效果不彰,所觸及的議題不過蜻蜓點水,與角色描寫不足的毛病一脈相承。

《夢幻島》好萊塢翻拍經典恐怖片的絕活,因為一個“貪”字而失手

翻拍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劇集的《夢幻島》節奏急促,不論交代背景或說教立志全部都失之交臂

不少恐怖片都是以劇情反轉為樂,本片也不例外。可是正是由於角色刻劃不夠深刻,宏大命題太多而削弱了力度,單是前半段就已經讓觀眾好感度大減。反轉本應畫龍點晴,但是缺乏細密的伏筆、完整的角色描繪,就難以產生應有的反差與震撼。本片至少有三大反轉,卻好像是“為轉而轉”,畫蛇添足。

布倫屋今年的第一炮,看來出師不利,但願接下來能謹慎一些,不要再讓金漆招牌失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