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低?出身差?靠著一張嘴玩轉大明的楊善告訴你他的職場經

語言是一門藝術,說話是一種技巧。

經歷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的楊善可能是明朝把這門藝術玩的最爐火純青的人。

“埋頭苦幹有份,升值加薪靠邊”如果你和我一樣是這類苦逼,不妨看看這孫子的故事,看完你會覺得自己苦逼可能就壞在一張嘴上。

學歷低?出身差?靠著一張嘴玩轉大明的楊善告訴你他的職場經

初出茅廬

楊善從小就展現了大忽悠的天賦,憑著一張巧嘴沒少從同學手裡忽悠糖葫蘆吃,為此老楊家的門檻都被家訪的老師和告狀的家長踩爛了了。

“三歲看老,”老實巴交的農民老爹為了糾正龜兒子的不良習慣,沒少對楊善進行暴力教育。“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遵循著聖人的教育,楊善從小就跟老爹進行百米跑比賽。

學歷低?出身差?靠著一張嘴玩轉大明的楊善告訴你他的職場經

正是常年月累的訓練,成年後的楊善比村裡的同齡人高了一頭,體格健壯,聲如洪鐘。“體育訓練要從娃娃抓起”,諸位看官該畫重點了!

打小老爹眼裡的龜兒子居然在17歲考中了秀才,楊家老爹為此還特意修了修祖墳,盼望著祖宗繼續庇佑,將來考個舉人秀才啥的,不巧,燕王朱棣造反,官軍打到了楊善的老家北平城。

北平是燕王的封地,自小在朱棣老巢生活的楊善十分崇拜這位能征善戰的藩王,也把這場戰爭的勝利押在了朱棣的身上。面對官軍的進攻,楊善不顧 所有人的反對,自願上城防禦。

書生上陣的奇事作為新聞自然傳到朱棣的耳朵裡,作為褒獎和表達自己對知識分子的愛惜,朱棣將楊善調進燕王府做了名負責王府儀仗典禮的小官。自此,楊善的半隻腳已經踏入體制內。

“在單位領導的內部鬥爭白熱化時,一定要仔細揣摩各自的實力並勇敢的站隊”楊善在名為《職場總結》的空白筆記本上寫下了第一條感言。

職場磨礪

事實證明,楊善的賭注壓對了。1402年,朱棣稱帝,曾經是燕王儀仗官的楊善搖身一變成了皇上的儀仗官。雖然只是個不入流的九品小官,但難得的是天天能見到皇帝。

“自己埋頭苦幹,領導還能看的見,這種機遇,給個知府也不換”,楊善的如意算盤打的噼啪響。

但這次楊善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滿朝大臣不是基層提拔起來的能臣幹吏就是妙筆生花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他一個沒經過公務員考試,靠著一丁點皇帝的裙帶關係進入體制的秀才簡直就是個異類,成天遭受同僚的白眼和嘲笑。

“學歷不是能力,但學歷卻也是能力最直接的表現”楊善在自己《職場總結》的小本本上寫下了第二條感言。

學歷低?出身差?靠著一張嘴玩轉大明的楊善告訴你他的職場經

學歷是硬傷,畢竟那時候沒有成人高考和在職研究生考試,提高學歷這條路算是堵死了。

低學歷的楊善融入不了職場圈子,在領導面前也不好過。可能是看楊善儀仗官的工作乾的挺好,朱棣提拔楊善做了正四品的鴻臚寺卿,直到朱棣駕崩,楊善在這個位置上就沒挪過窩。

鴻臚寺在明朝是執掌禮儀和外交事務的部門,當了部門頭頭的楊善還是沒能脫離自己就業後的專業,無法進入權力的核心。

“專業精通的讓領導離不開你,未必是件好事,它會限制你在職場其他角色上的轉換和突破。”楊善在小本本上寫下了第三條感言。

跟同僚尿不到一個壺裡的楊善開始轉變思路,走權貴路線。說難聽點就是誰牛逼,我就巴結誰,王公勳貴、司禮監太監,甚至錦衣衛的小廝,人皆有份。工作之餘的楊善在老家北京大興包了塊地,潛心研究反季節蔬菜種植技術。

看到大冬天捧著西瓜、青菜來送禮的楊善,這些平日裡瞧不上這窮酸小吏的大爺們竟也為這份苦心、孝心感動的流下淚,往日裡楊善拍的那些馬屁現在聽來更加悅耳.......

學歷低?出身差?靠著一張嘴玩轉大明的楊善告訴你他的職場經

靠著與權貴們的友好關係和一張會說話的巧嘴,楊善總能在不經意間得到推薦提拔,熬走了洪熙、宣德兩位皇帝后,終於在明英宗朱祁鎮這一朝當上了督察院的老大,正二品的左都御史,跟大太監王振的關係更是槓槓的。成為了言官之首的楊善終於步入了大明權力的核心圈子。

“對於不缺真金白銀大人物,小人物送禮最講究的是一份真心,因為這是他們最缺的”楊善在小本本上寫下了第四條感言。

遭遇危機

好日子沒過幾天,英宗朱祁鎮被大太監王振忽悠要御駕親征討伐瓦剌也先,作為重臣的楊善自然要隨軍出征。

這場戰役的結果想必大家已經知道,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單方面吊打,滿朝的文臣武將或被殺或被俘,連朱祁鎮都當了俘虜。還好楊善平日裡沒放鬆自己的短跑訓練,一看情況不對,撒丫子跑了,成為活著回到北京城為數不多的大臣。

學歷低?出身差?靠著一張嘴玩轉大明的楊善告訴你他的職場經

剛剛死裡逃生的楊善回來就傻了眼,北京城已經變了天。朱祁鎮的弟弟被太后和留守大臣推舉代理皇帝的工作,遠在瓦剌的朱祁鎮年紀輕輕成了太上皇。

自己素日裡依賴的重臣都已經丟在了土木堡,現在大領導也換了,剛可氣的是主政的兵部尚書于謙是個油鹽不進的硬石頭,皇帝在的時候看不慣自己也就是心裡想想,現在皇帝不在了,自己還能有好果子吃?自己經營了二十年的成果馬上要付之東流。

想到這裡,楊善後尾巴根兒嗖嗖冒涼氣。

大位已定,看著班房裡喜笑顏開的同僚,楊善直覺的胃裡被人塞進去一團驢毛,陣陣的犯惡心。

"丫的你們還好意思在這樂呵,想過太上皇在那邊過的啥日子嗎"楊善一語震座,同僚們羞愧的閉上了嘴。

噁心了一把同僚的楊善終於稍微消散了心中的那份怨氣,此後一改往日裡的圓滑做派,自覺在朝堂上閉了嘴做起了木頭人,只求能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歷史規律下,不被清算的太狠。

“在遇到危機時,要知道退,退到別人都不在意你的程度,慢慢蟄伏下來以圖後舉”楊善在小本本上寫下了第五條感言。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