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民國瓷:先學學這些,可少走很多彎路

一段對研究民國瓷器有經驗的文字。分享給大家!


隨著清朝的結束,一些深藏在宮中的瓷器珍品散佚在民間的各處。在民國時期,由於社會動亂,統治秩序相對鬆弛,促使商品經濟活躍,這些散佚的瓷器成為商品。由於要迎合市場的需要,便出現作偽作假的現象。為了打壓這種作偽作假的現象,民國時期新的鑑定方式也應運而生。


民國時期的人們鑑定瓷器的方式,主要有注重實效、講究層次、細談偽制三個方面。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民國時期鑑定瓷器的方式:

1注重實效

何為注重實效,也就是說直接抓住一個時代瓷器的特徵,儘可能地適應人們直觀瞭解瓷器的習慣。像是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說胎釉第三》中就會細緻地敘述出瓷器工藝的外在細節,以便面對實物時據此鑑別。


注重實效的鑑定方式還有一個突出的地方,就是對比法的應用,如佚名的《鑑瓷》中,很多條目都將不同時代的白瓷器的工藝特色進行比較,會使讀者有鮮明的印象。這種對比形式,反映出民國人在鑑定上有很強的針對性。


2講究層次

就是注意瓷器的各個方面,像是一件瓷器的完成,首先要製成胎體,然後在胎體的基礎上形成造型,接著在形體上進行各種釉彩裝飾,最後在器物上書款,從胎體、造型到裝飾、款識,層層相加,最後形成一件完成的瓷器。

民國時期人們對這種層次的關注,表明鑑定方式趨於具體。民國鑑定分層次的方式具有細膩、具體、明確、實用等特點,這就使鑑定更加趨向於一種技術。


3.細談偽制

民國時期重視偽制帶來的惡劣現象,這個時期有關於陶瓷的文獻,往往將偽制列為專門部分來作詳細介紹和闡述。像是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中有《說疵偽第十》、佚名的《鑑瓷》等。

其中《鑑瓷》中的敘述表現出重實際,輕說理的特色,推測該書為民國時古玩店老闆根據日常鑑定瓷器的經驗所撰,藉以傳授鑑定知識,指導業務。從這個角度來看,《瓷器》直接體現那個時候人們的鑑定方式。


民國時期由於社會、政局相對不穩定,但商品市場卻還是繁榮的。民國時期的陶瓷在這個時期由於市場需求,盛行仿古風,因此無論是什麼年代、什麼窯口無所不仿,仿古範圍包括瓷質,釉色及彩繪等各方面,青花器也不例外。


這個時期出現許多繪瓷高手,像是程次笠、鄢儒珍、程小笠、吳壽祺、周小松等等。


王琦善寫意人物、鄧碧珊工粉彩魚藻、徐仲南精於松竹、田鶴仙寫梅、王大凡專粉彩人物、汪野亭尤工於青綠山水、程意亭善畫山水花鳥、何許人構畫雪景山水、畢伯濤擅翎毛花卉、劉雨岑的草蟲尤為一絕。



民國時期的瓷器鑑定的方式,從概括到具體,從鑑賞到述技的過程,讓鑑定經驗愈加豐富,淡化理論,降低鑑定本身的思想內涵。


在如今,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現代人在吸收前人的鑑定方式的時候,會注意加強鑑定的思想深度,使得鑑定成為一門系統科學的學問。

民國時期的陶瓷可以分為四個大類:

一、袁世凱復闢帝制在景德鎮燒製的御用瓷,這些器物可稱之為民國宮廷瓷;


二、清末民初官窯瓦解,官窯良工在中國第三次(清末民初)收藏高潮中,製作了大量的仿古瓷,這些瓷器可稱之為民國仿古瓷;



三、民國時期以文人潘宇、汪曉棠以及“珠山八友”等為代表的繪瓷名家創造了新興的粉彩工藝,這些新興的粉彩之作可稱之為民國粉彩新瓷藝;


四、民國期間為抵制洋貨,興我國貨,廈門福建寶華制瓷有限公司、萍鄉瓷業公司、湖南瓷業公司等30多家公司紛紛成立,它們生產的是日常生活用瓷,這些生活用瓷,可稱之為民國生活瓷。


在這四大類中,前三類都頗具收藏價值。



收藏民國繪瓷,首選繪瓷名家的作品,因為他們的作品代表著當時最高繪瓷藝術水準;次則收藏當時社會名流贈人之訂製品,這些繪瓷製品反映出他們的品位、好惡與社交狀況,可以證史。

此外,還可以收藏一些有明確紀年款的繪瓷,雖非名家但彩繪精美的繪瓷也可收藏。


但是,名家繪的題字的收藏價值更高!例如:民國,王琦、王大凡、劉雨岑、鄧碧珊、程意亭、何許人、汪野亭、徐仲南、潘匋宇、汪曉棠、畢伯濤、劉雨岑 珠山八友名家繪粉彩山水人物花鳥瓷板 (一套十二件),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十週年春季拍賣會,估價RMB 7,800,000-9,800,000


而今一般的民國名家繪瓷,拍賣價格大多在幾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個別精品則達到千萬元。在舊貨攤上,也偶爾見到一種底款為“康熙年制”,甚至“大明宣德年制”的民國繪瓷,雖然是偽作,但只要工藝彩繪好、器形完整,亦可作民國瓷收藏。

以上便是一些民國時期瓷器收藏的小常識,朋友們,學會了沒?

每日分享老物及老物故事,民間收藏故事!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