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樂縣鵝城鎮東崖村發現一塊疑似清代康熙年間石碑......

碑文考析

靜樂縣鵝城鎮東崖村發現一塊疑似清代康熙年間石碑......

靜樂縣鵝城鎮東崖村發現一塊疑似清代康熙年間石碑......

一 碑文解讀



遊天柱山

靜樂縣鵝城鎮東崖村發現一塊疑似清代康熙年間石碑......

沈丘·清·李煥

扶仗陟巔縱眺餘,收來翠色滿衣裾。

城巒歷歷宛如畫,岑岫層層不勝書。

泉液到唇知性淡,松聲入耳悟禪虛。

碾汾清水濯天柱,願卜半區結一廬。

遊湧泉庵

沈丘·清·李煥

勝友約來訪勝蹟,登臨此地興偏橫。

層巒萬疊藏庵古,曲水一灣映閣清。

石鼎烹茶泉得售,松陰揮麈風從生。

同人攜手盤旋久,細雨濛濛送客行。

康熙壬戌秋仲,長男開第邀餘至靜。偶遊二處,書此以誌不忘。天中七十老人李煥澹巗氏題

二 詩人考略



李煥,澹巗氏,號天中老人。天中:河南省中部,駐馬店的別名,也代指河南。康熙二十一年,仲秋八月隨他的長子李開第來過靜樂。

據《沈丘縣志》對歲貢李煥有如下記載:

“李 煥,字澹菴,生而器宇凝重,少嗜學卽知聖賢所當慕尚。每聞忠孝語,輙不禁起舞。明末張獻忠潛山,煥父孕嘉,慷慨殉難。煥以諸生匍匐叩閤疏三上卒,得賜贈太僕少卿。經兵火之後,家業蕭條,奉事寡母。先意承志及喪塟一遵家禮,毫無遺憾,嘗語子弟曰:良家所事,惟耕與讀耳,專耕則俗,專讀則窘,乃嚴立課程,躬親教訓,仲弟鼎玉、卯辰,聯授監察禦史,長子開第登丙辰進士,擢吏部主政,仲子登第中巳酉舉人,科第綿綿不絕,煥以明經歴任睢、鄧、陝三學陞國子監學正,在任有作人遺澤,晚居林下,敦宗族、樂施予,好義彌篤鄉黨仰慕。著有《讀騷樓詩稿》、《李子語錄》行於世。康熙四十六年,合邑公舉,撫院汪題請奉旨,崇祀鄉賢。”

李開第 (1683--1761),字明一,號敏齋,清康熙舉人,工詩文,好書法,曾任知縣、知州、同知,後因秉公處事得罪朝中權貴,而看破仕途,屏跡湖山,以翰墨自娛,有《敏齋文集》傳世。李開第系官賾李氏後代,其兄弟李及第、李連第皆為當時文人名仕。其墓碑現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老城鎮李墳村官賾李氏陵園。

李開第康熙二十年任靜樂縣知縣,康熙壬戌年正好是康熙(1682年)二十一年。秋仲,指農曆八月。也就是他任靜樂知縣期間,邀其父遊玩時寫下的兩首詩,鐫刻於石碑,以誌不忘!

《靜樂縣誌·官職志》記載:李開第:字木天,號霞嵐,河南沈丘人,丙辰進士,康熙二十年任。愛民重士,日與士子課文,或登高遠眺,賦詩飲酒。三年間,可稱鳴琴而治。行取銓部(主管選拔官吏的部門)


三 詩文賞析



康熙二十一年,歲在壬戌,仲秋八月。來自河南的一位七十歲的老人名叫李煥。在靜樂縣當知縣的李開第(李煥的長子)的邀請下來到靜樂。遊覽了靜樂城南的天柱山、和城東的湧泉庵,寫下了“遊天柱山”和“遊湧泉庵”兩首詩,鐫刻於石碑之上,以誌不忘。

《遊天柱山》一詩主要寫景,景中含情。

詩之首聯:扶仗陟巔縱眺餘,收來翠色滿衣裾。陟:登高,裾:衣服的前襟。七十老人李煥扶著手杖登上天柱山頂眺望四野,從近處眺:看到自己周圍綠樹成蔭,碧綠的顏色映在他的身上,使他的衣襟也呈現出翠綠的色澤。

頷聯:城巒歷歷宛如畫,岑岫層層不勝書。城巒:城郭山巒、岑岫:天光雲影,是遠景。詩人極目遠處的城郭、山巒,天光、雲影。下面是靜穆的城郭、上面是晃動的雲煙,一個清新,一個朦朧。城郭山巒歷歷在目,好像是一幅幅的美麗的圖畫映入眼簾,天光雲影層層疊疊,奇幻曼妙的風景太多了,一時書寫不過來。“城郭”、“岑岫”,“歷歷”、“層層”,“宛如畫”、“不勝書”對仗工整,妙趣橫生。道出了極目遠望所看到的美麗景觀。

頸聯;泉液到唇知性淡,松聲入耳悟禪虛。詩人由觀景到品嚐天柱山龍泉的泉水,靜聽松濤的聲響。通過品嚐泉水感知了萬事萬物的本源如同天柱山上的泉水一樣是清淡的,沒有一點雜質。置身靜穆的天柱山中聽松濤陣陣,頓悟出佛家“知境即虛”,“空無”與“虛化”的禪宗思想。“知性淡”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中,寫出了富含哲理的人生感悟。“悟禪虛”:參悟禪理。有唐苑鹹《酬王維》詩:“蓮花梵字本從天,華省仙郎早悟禪”之意,詩人在幽靜的天柱山中傾聽松濤陣陣,情不自禁地進入了“一笑拈花轉悟禪”的意境之中。

尾聯:碾汾清水濯天柱,願卜半區結一廬。碾河與汾河圍繞在天柱山前,盪滌著塵世間的紛紛擾擾,也使天柱山變的分外清淨。如此美好的地方,詩人還真想在天柱山的半山中選擇一塊地方,修蓋上一處簡易的住宅作為棲身之地,遠離塵世過幾天像陶淵明一樣悠然恬適的田園生活。

這首詩由遊天柱山所看到的景觀,由近及遠,情景交融,層次清楚,餘韻悠長,把對天柱山的熱愛之情躍然紙上。所見所想、感悟深刻,語言形象、對仗工整,也增加了詩的藝術效果。

《遊湧泉庵》一詩,重在抒情,情中有景。

詩的首聯“勝友約來訪勝蹟,登臨此地興偏橫。”勝友:良友、益友,勝蹟:古蹟、遺蹟。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詩人相約好友來到靜樂城東的遊訪(油坊)溝去探訪歷史悠久的“湧泉庵”,攀登到這裡不知不覺興味橫生。“興偏橫”有古代詩人徐鉉“孤棹亂流偏有興,滿川晴日弄微波”之意。

頷聯“層巒萬疊藏庵古,曲水一灣映閣清。”“層巒萬疊”、“曲水一灣”,“藏庵古”、“映閣清”,語言清雅、舒暢地把層巒萬疊中隱藏的一座古庵,曲水一灣中掩映出的一幢水神閣自然清新,形象逼真地勾勒出來,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頸聯“石鼎烹茶泉得售,松陰揮塵風從生。”“石鼎”茶用具。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拓拔儉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床;盤案之間,不過桑杯、石鼎。”唐皮日休《冬曉章上人院》詩:“松扉欲啟如鳴鶴,石鼎初煎若聚蚊。”宋范仲淹《酬李光化見寄》詩之二:“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灔波紅。”宋代詩人陸游詩:“地爐燔慄美芻豢,石鼎烹茶當醪醴。”,元劉詵《和友人遊永古堂》:“勝日偶尋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漚。”

松陰揮麈,麈: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尾巴可以制拂塵,故稱拂塵為麈尾,也簡稱麈。典出魏晉人的紳士風度,清談時手中執拂塵(麈尾)揮動,以為助談。如:朱熹詩:“地窄不容揮麈客,室空那有散花天?”、歐陽修《送前巫山吳殿丞》詩:“高文落筆妙天下,清論揮犀服坐中。‘揮犀’猶‘揮麈’謂清談”。辛棄疾《滿江紅·中秋》詞:“更如今,不聽麈談清,愁如發。”米芾《滿庭芳·與周熟仁試賜茶甘露寺》詞:“雅燕飛觴,清談揮麈”。因此“揮麈”有清談的意思。風:在這裡有風趣之意,這句詩意思就是相約好友“山泉石鼎,自為烹茶。”在松陰下無拘無束地暢談而風趣盎然!“泉得售”、“風從生”,巧妙地寫出了用於烹茶的泉水的甘美,和與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邊品茶,邊暢談,濃厚的風趣油然而生。

尾聯“同人攜手盤旋久,細雨濛濛送客行。”同人攜手雖然細雨濛濛,但仍然意猶未盡久久盤旋在這裡不願離開,但終究還要“送客行”。多麼像宋代詩人陸游詩“多情葉上蕭蕭雨,更把新涼送客行。”中的意境啊!秋雨濛濛中與攜手同行的好友“送客行”,以此表達在與好友臨別之際的內心感受,雖無纏綿哀怨,卻將讀者帶入無邊的離別傷感的情境之中。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嚮往悠閒、清淨,遠離喧囂紛爭,和摯友石鼎烹茶、暢敘幽情進入一種返璞歸真的心境之中,也有盛宴勝友,聚集易散,勝地不常,盛情難再之嘆, 給人以優美的藝術享受。


四 發現石碑的感慨



靜樂縣鵝城鎮東崖村發現一塊疑似清代康熙年間石碑......

靜樂縣域所在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大約也有2500多年了。據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靜樂縣誌》:靜樂縣在府城太原西北,出天門、越兩嶺,下汾河,跨山臨水。唐堯、虞舜,殷商,就有人類生活的遺址留存。從春秋晉國汾陽邑到西漢汾陽城,東漢入九原,隋為岢嵐縣,後改汾源縣,大業四年始改靜樂縣,唐置縣為管州、後屬嵐州,宋鹹平改為憲州,金改為靜樂郡後又改為管州,明洪武初改為靜樂縣,屬太原府,到清朝中後期又屬忻州管轄。地名因歷史沿革不斷變更。靜樂之地,其間曰郡、曰縣、曰州、曰城,境內名勝古蹟和古代建築(民居、寺廟、石刻、碑碣)甚多。為人矚目的古蹟有:石文繡墓、李鑾宣墓、李錫書墓、天柱山寺廟、湧泉庵、太子寺、清居禪寺等地的碑碣石刻;古代建築有:靜樂城武家、王家、蔣家、韓家四合院、魚池院、西河溝、五家莊、澤善等不一而足。歷代官員文人騷客常到此遊覽並吟詩作賦所遺留下的碑碣石刻等有待進一步探尋挖掘。


靜樂縣鵝城鎮東崖村發現一塊疑似清代康熙年間石碑......

靜樂縣鵝城鎮東崖村發現一塊疑似清代康熙年間石碑......

看到從東崖村找尋到的這塊石碑,很是欣慰,也很激動。雖然石碑上的這兩首詩在《靜樂縣誌》上有記載,但通過石碑解讀印證了縣誌記載中的瑕疵。比如:岑岫與岑秀、揮塵與揮麈,字不同所表達的意境、意思也就不同。

靜樂縣雖地方不大,實則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寶藏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汾河川歷史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靜樂歷史文化是炎黃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頁。

通過這塊石碑的發掘保護,大力宣傳,增強了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希望各單位鄉鎮村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以及文史愛好者在整村搬遷、入戶走訪時也留意、宣傳、發現、挖掘、保護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要不畏辛苦,不怕微詞,調查走訪、實地勘查,攝影、拓印,千方百計蒐集資料。發掘石碣碑刻、匾額、老照片、攝影圖片,便於撰寫文章挖掘歷史,編印《靜樂文史》,為繁榮靜樂文化盡一些綿薄之力。在此,我們要特別感謝這次發現找尋保護這塊珍貴石碑的王玉山、李德奎等同志對我縣文物保護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