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是錯的

誰也沒料到病毒來得如此兇猛,誰也沒有料到武漢到現在還封著,誰也沒有料到節後股市漲得像瘋牛一樣。

每到這種誰也料不到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白茶,誰也沒想到它現在能這麼火。

就如周姐所說:“十幾年前,我們全家都買好車票,準備從廣州去雲南做普洱茶。”

她是福鼎磻溪鎮湖林村周氏家族長女,家族始祖周起鴻先生光緒年在湖林九龍頂山下開闢茶園,種植福鼎大白與大毫茶樹,傳到她是第五代。

“我們快上車了,找不見老父親。原來他一夜沒睡,思來想去買了回福鼎的火車票。他說做了半輩子白茶,還是想做白茶。”

十多年前,普洱茶最被追捧,炒成天價。白茶默默無聞,少有人知曉。周老伯能抵住這樣的誘惑,而且是在全家都決定去做普洱時,決然孤身返鄉。

周姐繼續笑說:“應該算是熱愛吧。我父親原來在國營茶廠,後來自己做。這麼多年,讓他放下白茶很難,所以全家都由著他。”

我說:“難怪你們家的茶都非常漂亮,而且味道香氣一致。”

“是的,我父親把控制茶的每一個環節。我們老說他:‘一喝就知道是你做的茶。’他只會笑,說:‘茶不是這個味,又該是什麼味?’”

白茶的行情越來越好,周氏茶廠也越來越紅火。其中還有一段隱情。當年的老廠房是木質結構,九十年代被大火燒盡。

這場火也是不可預料的。不可預料的災難,最讓人沮喪,讓人無力,讓人痛苦難當。重建、恢復、抵禦誘惑、有起色、越來越好。誰也不知道二十年來市場會有什麼變化,誰也無法肯定堅守有什麼好處。

常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以為不然。應該是“善無善報才可愛,惡無惡報才可惡。”

正因為未來不可預料,周老伯以及像他一樣持續做自己喜愛事的人,更讓我尊重。無論有沒有物質回報,他們都可愛,可親,完成了自己。

這也是白茶的個性。

時間逝去,白茶慢慢氧化,轉化是隨機的,味道不可預料。唯有適宜的土壤,優良的茶種,嚴苛的工藝,妥善的存放,才可能有好的轉化,意想不到的滋味。嚴謹對待每一環節——土壤、茶種、工藝、存放——即是對茶的喜愛。

喜愛專屬於傻瓜。

傻瓜不預測未來,才能漫步於隨機世界。聰明人“疲於奔命”,“嘔心瀝血”,追求“確定”,歌頌“確定”,迷戀“確定”。

就像要把突如其來的災難說成艱苦卓絕的戰役,把家破人亡的代價當作命中註定的勝利,沒有結束的時候高唱凱歌,捲土重來的時候故態復萌。

這是人類世界無法避免的荒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