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世上不再有“王圓籙”!

在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痛心疾首的便是開篇《道士塔》。因為它,我知道了輝煌燦爛又傷痕累累的敦煌,以及那個讓人又憐又恨的道士——王圓籙。

但願世上不再有“王圓籙”!

圖為王圓籙


01

王圓籙是湖北麻城人,為了生計迫不得已四處奔逃,先是在甘肅肅州當兵,後來成了道士,總算有口飯吃。最後好巧不巧地來到了敦煌。

他守在了莫高窟,成了莫高窟的主人。閒來無事的他覺得牆上的壁畫不合他的心意,於是肆意塗抹,任意摩擦。被踐踏的悽慘的壁畫,在那時也只能發出一聲低到塵埃裡的嘆息聲吧?

但願世上不再有“王圓籙”!

圖為受損壁畫


在王道士對自家的後花園進行改造之時,他終於發現了敦煌文獻,當然以他的學識不足以識別文獻的價值和意義。

後來......

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來到敦煌,以14塊馬蹄銀騙取走24箱遺書﹑遺畫及5大箱其它文物。

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來到莫高窟,用大量銀子騙取了6000餘件寫本和200多件古代佛畫與絲織品。

1905年,俄國人奧布魯切夫,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

1914年俄國人鄂登堡,美國人華爾納等人,先後從莫高窟盜買走了大量的經卷。

這些外國人就像在菜市場買菜一樣,輕輕鬆鬆地以極低的價格帶走了中國的瑰寶。而這個貪婪王道士帶著諂媚的笑容恭送他們,甚至希望他們下次再來吧。只要有錢就好了。

敦煌文獻總共六萬卷,其中經書就佔了90%,目前分散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內,如大英博物館、巴黎國立圖書館、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東方研究所等。

這樣想一想,覺得真是可笑至極。一個民族最豐沛最華麗的的血液駛向不同的國家,而這一切的悲哀都源於一個無名小卒的愚昧和貪婪,是嘲諷,是荒謬,是笑話!

但願世上不再有“王圓籙”!

大英博物館《敦煌遺書》:《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02

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是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如果換個人會不會結局不一樣呢?我想,歷史的大方向不會因為個別的細節而乾坤扭轉。

而餘秋雨先生曾在書中說:

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瀉。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瀉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中國的損失只是王道士一個人的責任嗎?

王道士雖然不知道文獻的真正價值,但他懂得投石問路,巴結上級。他拿出一些經卷送給嚴澤、汪宗翰,也就是敦煌前後兩任知縣。汪宗翰報告給了甘肅學政葉昌熾,葉昌熾建議省府出資將這批文物運到蘭州保存。

由於路途遙遠,省裡知道文獻的價值,但就是不肯出運費。於是讓敦煌自行處理。再於是,那些外國人不遠萬里,散盡身家性命來到莫高窟,卻發現暢通無阻。

王道士只是當時中國社會每個普通人的縮影,沒有王圓籙,還會有更多的某某某。

但願世上不再有“王圓籙”!

圖為莫高窟

03

在現代社會還有更多更多的王圓籙。

例如,兵馬俑在國外展覽時被掰掉了一根手指。

更有甚者在故宮太和門附近的一口大銅缸刻上了一行字。

位於西便門的北京城牆遺址上,隨處可見三個字“我愛你”。

還有,攀爬古建築,任意塗抹觸摸等等行為。

但願世上不再有“王圓籙”!

城牆遺址上的“甜言蜜語”

似乎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王圓籙”並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文化古蹟的歷史價值和重要性不容贅述,每每見到類似的新聞,我的心似乎都在滴血。

歷史雖然不會說痛,但是會控訴,會記錄。

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尊重文化,尊重自己。

“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但願世上不再有“王圓籙”!
  • 參考文獻:《文化苦旅》
  • 本文為今日頭條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