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秦嵐告訴你:撕掉標籤,不設限的人生,是多麼精彩無限

“《圍城》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楊絳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講述了1920~1940年間,知識分子們的生活故事。由“圍城”這個比喻,作者延伸出了對“婚姻圍城”,乃至對“人生圍城”的思考。

在小說中,“圍城”代表了一種真實的困境。它告訴我們人生的追求,大多是虛妄的。這聽上去或許很悲觀,但故事中的主人公們,也確實因為追求,而遇到了各自的苦惱。比如蘇文紈,她雖一直對婚姻抱有幻想,但“標籤化”的人生,卻打破了她所有對美好婚姻的想象。

面對蘇文紈理想婚姻的破滅,紫陌不禁感慨:或許,只有撕掉“標籤”的女人,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不惑之年的秦嵐告訴你:撕掉標籤,不設限的人生,是多麼精彩無限

1. 表面上是“婚姻圍城”帶來的不幸,實際上是“標籤化”的人生帶來的悲劇

蘇文紈是典型的白富美,不僅相貌出眾,家世也好,而且她並非舊時代的女性,甘願過著“逆來順受”的日子,而是追求與男人平等的地位。所以,她出外留學,並取得了博士的學位。在她看來,婚姻不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該是“搭夥過日子”,而是基於愛情的相知、相守。

因為蘇文紈對於愛情和婚姻的態度,是謹慎的。所以,素日裡,她高冷寡言,給人一種冰山美人的既視感。但,就是這樣一位女子,最後竟然會與各方面都不如她的曹元朗,攜手踏入“婚姻的圍城”,不禁讓作者藉由方鴻漸的嘴感嘆,“女人犯起傻來,真是沒底。”

曹元朗是個庸俗的“詩人”,相貌、學識都比不上趙辛楣和方鴻漸,蘇文紈與他結婚後,不僅粉碎了自己對婚姻的所有幻想,連她本人也變得十分世俗,甚至為了賺錢,還會做“私貨生意”。有人覺得,是婚姻的圍城,讓原本高冷、不接地氣的蘇文紈變成這樣,

但紫陌卻覺得,“標籤化”的人生,才是造成蘇文紈幻想破滅的根本原因。

心理學有一種現象叫標籤效應,說的是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標籤具有導向性,無論好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與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蘇文紈一心想邀請方鴻漸,進入不被世俗約束的“婚姻圍城”。但卻因為沒看清方鴻漸的套路,白白浪費了一年的時間。蘇文紈留學歸來,年齡已不佔優勢,儘管她努力想追求男女之間的平等,但她還是必須要面對世俗的眼光,必須要活在“標籤化”的現實下。

或許偏離預期,才是人生的常態。在“標籤化”的人生下,蘇文紈被“家世”、“性別”、“年齡”等等標籤限制。儘管她也曾一度想要衝破枷鎖,但她還是活成了別人眼中的普通人。或許,這既是她的無奈,也是她的悲哀吧。

不惑之年的秦嵐告訴你:撕掉標籤,不設限的人生,是多麼精彩無限

2. 通過反諷的藝術手法,剖析“標籤”,給蘇文紈帶來的負能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運用“反諷”的藝術手法,向讀者直接輸出了自己的觀點。就比如,對於蘇文紈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通過漫畫式反諷、內斂式反諷、戲謔式反諷,既諷刺了她的“標籤化”人生,又解釋了她陷入婚姻悲劇的原因。

·通過“女人必須結婚”的標籤,諷刺了蘇文紈內心對年齡的在意

那個戴太陽眼鏡身上攤本小說的女人,衣服極斯文講究,皮膚在東方人裡要算的白,可惜這白色不頂新鮮,帶些幹滯,她去掉了黑眼鏡,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紅還不夠豐厚。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種孤芳自賞,落落難合的神情,大宴會上沒人敷衍的來賓或喜酒席上,過時未嫁的少女所常有的神情。

這一段通過“眉清目秀、衣服講究”等漫畫式的筆法,先是勾勒出了蘇文紈的氣質、容貌。然後,通過“皮膚白得有些幹滯、嘴唇擦了豐厚的口紅”、“孤芳自賞、落落難合的過時未嫁神情”,諷刺了蘇文紈明明在意年齡,想趕快進入婚姻,但是卻故意保持高冷的扭捏。

蘇文紈原本對愛情很看重,所以上學時,不輕易託付自己的真心。而且她理想中的愛情,是她高冷婉拒,男人緊追不捨的樣子。但留洋回來的她,年齡已不是優勢,雖然她儘量保持著高冷,但還是難掩內心對婚姻的渴望。於是,在“女人必須結婚”的標籤下,過時未嫁讓她顯得落落難合。

不惑之年的秦嵐告訴你:撕掉標籤,不設限的人生,是多麼精彩無限

·通過“女人就該取悅男人”的標籤,諷刺了蘇文紈盲目改變自己的荒唐

當著心愛的男人,每個女人都有返老還童的絕技。只能說是品格上的不相宜,譬如小貓打圈兒,追自己的尾巴,我們看著好玩而小狗,也追尋過去的,回頭跟著那短尾巴亂轉,就風趣減少了。

作者以戲謔的口吻,從方鴻漸的角度,稱蘇文紈的頑皮嬌痴,是小狗在學小貓追著尾巴亂轉。既逗笑了讀者,還諷刺了蘇文紈為取悅男人,而改變自己的荒唐。儘管她學習新式教育、出入社交場所,但骨子裡仍然認為“女人就該取悅男人”,所以,在這樣的標籤下,她改變自己,並試圖以此取悅方鴻漸。

但,同一個動作或是神情,有些女人做出來是可愛,而有些女人做出來卻是不倫不類。蘇文紈的氣質一向是高冷、知性的,她為了取悅方鴻漸,模仿鮑小姐,做出頑皮、嬌痴的樣子,不僅沒能吸引方鴻漸,反而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通過“女博士”的標籤,諷刺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

好像蘇小姐是磚石一類的硬東西,非鴕鳥或者火雞的胃消化不掉的。女人唸了幾句書最難駕馭,男人非比她高一層,不能和她平等匹配.

這一段是方鴻漸的父親,得知蘇文紈是女博士後,發表的一番言論。作者通過內斂式地敘述手法,側面諷刺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按照男權主義的理論來看,男人的條件,一定要優於女人。所以,博士女,只有洋人,或是雙料博士,才能駕馭。

雖然,20世紀初,隨著西方女權運動的興起,人們開始關注男女平等,但大眾的普遍觀念,沒辦法一下子轉變過來。蘇文紈深知這一點,也明白自己的博士身份,無法激起男子的保護欲,甚至還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所以,才會主動爭取方鴻漸的愛。而當她被拒絕後,自尊心受到了打擊,於是她才會匆忙找人嫁了。

在世俗和自己圈定的“標籤”下,蘇文紈雖然一步步走進了婚姻的圍城,但是這個“圍城”卻粉碎了她所有對婚姻的美好憧憬,讓她真正的與世俗合為一體。或許,理想的豐滿抵不過現實的骨感,所以,在各種“標籤”的禁錮下,蘇文紈選擇了向世俗低頭。

不惑之年的秦嵐告訴你:撕掉標籤,不設限的人生,是多麼精彩無限

3. 撕掉標籤,人生不設限,你才能實現理想、靠近幸福

儘管蘇文紈曾設想過理想婚姻的樣子,儘管她也曾小心翼翼地追求過幸福,但她還是向世俗低頭,敗給了“標籤化”的人生。其實,現實生活也是一樣,撕掉標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人活一世,沒有誰能有勇氣,並堅定地在不設限的人生裡,實現理想。

但,如果你有勇氣這麼做了,不管結局如何,起碼你能有機會,靠近幸福。演員秦嵐,就是這樣一個,敢於撕掉標籤,並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不辜負時光、不將就自己的人。

41歲的秦嵐,至今依然是單身。身邊的朋友,有的步入結婚殿堂、有的升為人母,而她卻還在等待那個,理想中的愛人。當被問到:“對於愛情會將就嗎?”

秦嵐果斷地回答,“絕不將就,為什麼要將就?因為這是我的人生,我為誰而將就。”

轉眼間,已邁入不惑。這個時期的女人,大多有兒女承歡,但秦嵐卻勇於拋開世俗對女人的定義,不因年齡到了,而結婚;不因為了結婚,而結婚。雖然,這樣的觀念,也許不會被認同,但秦嵐還是用她的堅持和努力,活得神采奕奕。

在等待美好愛情的同時,秦嵐積極磨鍊自己的演技,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在《延禧攻略》中,她扮演的皇后富察容音,端莊、善良,集合了人間所有最美好的詞彙,而這一角色,也助她在2018年的國劇盛典上,摘得了年度魅力女演員獎。

雖然,戲裡的富察容音始終活在“標籤化”的人生中,沒有一天敢為自己而活;但戲外的秦嵐,卻能勇於擺脫標籤對她的束縛,過著自己舒服的日子,期待一份理想中的愛情。

不惑之年的秦嵐告訴你:撕掉標籤,不設限的人生,是多麼精彩無限

美國作曲家弗蘭克·扎帕曾說:“如果你最終過上了無聊且痛苦的一生,那是因為你聽從了你媽媽、你爸爸、你老師、你神父,或某個電視上的傢伙告訴你該怎麼去做那些該死的事——所以,這都是你應得的。”

亦舒也曾說過:“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人最大的悲劇,莫過於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過活。而對於女人而言,任何的標籤,都是對幸福的阻礙。有些人活成了蘇文紈,她們受困於標籤化的人生,活成了面目全非的樣子;有些人,則像秦嵐一般,撕掉外界給女人的標籤,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活成了自己的女王。

所以,撕掉那些莫名其妙的標籤,一起加油吧。相信隨著你的強大,你能得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與幸福也會越來越近。

不惑之年的秦嵐告訴你:撕掉標籤,不設限的人生,是多麼精彩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