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照顧老人5年卻被說“虛偽”。老人:我寧可相信這種“虛偽”


兒子照顧老人5年卻被說“虛偽”。老人:我寧可相信這種“虛偽”

【1】兒子辭職,照顧臥床老人

平大爺已經臥床5年多了。

這一輩子,平大爺挺坎坷的。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出來工作後,進入到一個工廠,一干就是40多年。退休之後沒幾年,老伴兒也過世了。

平大爺有兩個兒子。老大成家比較早,早就分出去過日子了。老二直到30多歲才成家自己過,成家之前一直跟著他們老兩口住。

從老倆的心理,沒有什麼偏袒,都是自己的孩子。老二沒成家,老人就多幫幫,也沒什麼,正好也有個孩子陪在身邊。老二挺懂事,在家裡經常幹活,儘可能多分擔一些家務。

兒子照顧老人5年卻被說“虛偽”。老人:我寧可相信這種“虛偽”

5年之前,平大爺得了中風偏袒,平時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當時中風的時候,倆孩子都特別著急,尤其是老二。陪著爸媽時間長,對父母的感情多少都比大哥多一些。得知老父親沒法行動了,老二特別難受。

小時候,父親拉著倆孩子飛奔著跑著玩的畫面還在眼前……隨著父母的老去、母親的去世,老父親又不能動了。想起來,父親這一輩子真挺不幸的。

平大爺得了這病,身邊基本就離不了人了。剛開始的時候,倆兒子商量著兩家子輪著來照顧老人。有過經歷的人都知道,這種照顧其實挺麻煩的,再加上都有自己的工作,總不能老請假吧?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把孩子兩家子都“折騰”的夠嗆。

慢慢的,老大開始有些不樂意了,總找各種藉口不來推給老二。老二沒說什麼,在他心裡,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父親再受什麼“罪”。但這麼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老二想了很久,有一天回家,跟媳婦商量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看爸現在這個情況,實在也沒辦法。我想把工作辭了專心照顧爸,反正工資也沒多少。抽空的時候我隨便乾點零工,也能掙點錢。你覺得行不?”

老二媳婦是一個特別懂得孝順的人,知道丈夫家裡這種情況。放到誰身上,都挺難的。為了讓丈夫減輕一些負擔,兒媳婦也經常請假替丈夫的“班”,但這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老二跟媳婦說完,媳婦猶豫了一會兒。自己家裡生活條件也比較一般,孩子上學到處是花費。丈夫平時的收入基本上能佔到家裡的一半兒,丈夫這要是一辭職……抉擇,挺難的。

老二自己心裡何嘗不知道?一頭看著父親這種情況,心裡扎的不行;另一頭,自己也需要養活家用……

兒子照顧老人5年卻被說“虛偽”。老人:我寧可相信這種“虛偽”

媳婦挺能體諒丈夫的,丈夫能提出來,說明丈夫確實有了這方面的想法。照顧老人是應該的事情,至於對自己這個“小家”的影響,再多幹點兒、省著點兒,困難總是能渡過的。總之,公公那邊更急迫。權衡了一下,媳婦對丈夫說:

“沒事,我同意,爸那邊你多費點心吧。這邊有我,家裡的事兒我來操持,別讓爸受什麼罪就行”。

聽到妻子的決定,二兒子眼淚止不住的掉下來……

【2】老人的決定

有小半年了,平大爺感覺到幾乎每天都是老二陪著,老大也不怎麼見面。有一天平大爺問了起來:

“老二,你怎麼天天都陪著我,不用去上班?你哥呢?”

老二沒敢跟父親說起自己辭職的事情,也是怕老人惦記:

“沒事,我們單位不忙,我跟領導也說了,領導挺體諒咱家這種情況,跟我說有事就叫我,沒事不用去。”

平大爺腦子不糊塗。他了解小兒子的性格,絕對不是那種沒人管就自己給自己“放羊”的人,平時工作特別認真。再說了,這麼多天也沒見到單位有什麼事兒喊兒子過去。

這期間老大來過幾次。弟弟“全職”了,自己的功夫就騰出來了。

有一天老大來了之後,平大爺問了老大一句:“你不跟老二倒班兒了?”老大隨口應了一句:“他把工作辭了,現在他沒事了,時間多,平時他能多照顧你。”

平大爺明白了。心裡特別特別不是滋味。

自己老了,開始給孩子添麻煩了,竟然“逼”的孩子把工作辭了來全職照顧自己。除了“麻煩”,自己還能給孩子什麼?

三年多過去了……

這三年多以來,每天看著小兒子照顧自己,平大爺心裡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一定要“補償”孩子!有一天,平大爺讓兒子放下手頭的事兒,叫到床頭:

“老二,我早就知道了。說實話,爸心裡挺難受的,也挺高興。這幾年你們日子肯定過的緊巴巴的,爸耽誤你了。我有個決定,我這輩子沒攢多少積蓄,你媽前些年也走了,我自己也這樣了,除了你們我沒啥可惦記的。我打算把這套房子留給你,自己也用不上。有你,我就夠了。”

老二聽到父親這些話,強裝著笑臉說:

“爸,這說哪兒的話,照顧你是應該的?又不累。再說了,我們沒事,日子挺好。你兒媳婦挺能幹的,沒啥困難,放心吧!”

平大爺決定了。

有一天大兒子也過來了,平大爺當著倆兒子面,把決定說了。老大聽了,沒當著老人面說啥,拽著老二去另一個屋裡,問弟弟是咋回事兒:

兒子照顧老人5年卻被說“虛偽”。老人:我寧可相信這種“虛偽”

“老二,你跟爸事先商量好了吧?我說你家沒什麼錢,還辭職專門來照顧爸?你是早看上爸的房子了吧?這賬算的真明白,這一套房子,少說得頂你幾十年的工資。你可真行,虛偽!”

說完,老大甩下臉就走了。

哥倆兒的對話平大爺聽到了。老大走後,平大爺就對小兒子說了一句話:

“沒事,就這麼定,虛偽,我也認了。”

【3】“孝敬”,應得到尊重

“孝敬”,值不值一套房子?我認為,都不止。

孝敬從來不是用錢的多少來衡量的東西,只不過錢是體現對孝敬尊重的一種形式而已。老二寧可放棄自己的工作、讓自己家裡過的緊巴巴的,來照顧臥床的父親,我想,並不是誰都有勇氣冒這種“風險”來賭的——老人並沒有一開始用房子來交換孩子的孝心。

所以,我相信小兒子這種“虛偽”,是真心的。

兒子照顧老人5年卻被說“虛偽”。老人:我寧可相信這種“虛偽”

這裡,我們不去探討房子能不能全給小兒子的問題,這其中還有些麻煩的地方。也不去探討平大爺怎麼把房子給小兒子。

這件事在2016年聽到的時候,還是挺有感觸。不過,最終是怎麼辦理的,我並沒有跟進了解。但是,老人既然決定了,方式、手段有很多,能解決。

透過這個故事,希望給到的提示是:

老人不糊塗,要趁著“清醒”的時候,把事情安排好。

平大爺處理這個事情上,無論是出於有些對兒子的“愧疚”還是什麼,至少,他能夠區分出孩子的“好賴”。小兒子對自己的照顧,是理應得到“回報”的。平大爺並沒有把對這份孝心的回報黑不提白不提,也沒有留到身後,而是提前做出了安排。

一旦放到身後、交由子女們自己解決,結果不好說,估計大概率的情況下,達不到老人的預期。

這是老人做的第一個“對”的地方。

孝順的子女,必須得到尊重。

小兒子並不是那種可以不工作就能衣食無憂的家庭。

放棄自己的利益,全身心的投入到對老人的照顧中去,加上有個好媳婦的支持,可以看出小兒子自己的家庭是挺幸福的。人品秉性、加上夫妻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家庭幸福的最大根源。

從平大爺的做法上,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背後體現的是對兒女的尊重。“孝敬”是一種品德,但是,獲得尊重並有回報,是鼓勵。人,有時候還是需要一些“激勵”的。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