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的限薪令下來了,你們覺得明星的收入多少才是合適的?

紫茉莉2007


這個我覺得明星的收入也是因人而異的。對於那些真的是有真才實幹或者是說演員有著非常強悍的演技的,歌手有著非常強悍的唱功的,那麼這部分人靠著自己的實力,我覺得給他們比較高的收入也是無不道理的。

那麼對於有些明星,他僅僅只看到明星這個行業賺錢,那這種明星我覺得沒有實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可以看到他根本就沒有努力,這樣誒他自己也就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收入自然也就不會很高。

其實對於有些,明星我們還是可以給予肯定的。

有些演員,有些歌手他們堅忍不拔,不怕吃苦,敢於奮鬥,這種不斷探索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玫瑰]


做生活的有心人


限薪令主要是針對高收入的娛樂圈的明星,小到孩童都知道明星,他們的收入很高,這張明星收入表,往往一集電視劇,就要收入上千萬,目前,流行的電影,片酬動則上億,老戲骨如成龍,周星馳,他們的票房號召力,往往是之露個鏡頭,他們所賺的時候財富就要比普通人幾輩子的收入還要多,現時代流量明星,因為知名度高,天價片酬的事屢見不鮮,這些明星拿著常人擁有不到的財富,卻不注重作品本身質量,往往生活也是十分高調,衣服,鞋子,包包比一層樓的服裝店還要多,動不動就爆出哪個明星幾千萬的豪宅,而且國內外都要豪宅,跑車,互相攀比,因此,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年青人為了追逐明星夢,想盡各種辦法,進入這個圈子,錯誤的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限薪令是很重要的,明星為何能擁有常人擁有不到的幾輩子的財富,同樣是一天付出努力的人群,相對於常人的一個小時,只有30元的收入,相對於明星的一個小時,就是30000的收入,貧富差距懸殊太大。我認為明星的工作是娛樂文化產業,首先要從源頭上找出原因,是因為廣告商得投資,願意花大價錢去請流量明星做宣傳。然後進一步獲利,壓縮出產產品,一方面要加大對廣告商的稅收,同時要監管產品質量,提高工人工資。

把明星的薪控制無論是電影產業,電視劇產業,個人收入不得超過60萬,其其餘獲將用於科研,醫療,慈善等等真正利民的行業。





看我講電影電視劇


這個怎麼說了,本來市場經濟就是市場說了算,明星的收入由其本身的市場價值決定的,但不幸的是我國的娛樂市場不健康,是個扭曲的市場。


對於這些明星到底要收入多少才算合適,這個還是交給市場吧!但就是希望不要再像之前出現的那種,一部劇的整個投資,一大半去給了明星,剩下的才用在製作上,這樣至少每年能多出幾部能夠看得下去的電視、電影作品。


啾啾曰


看一下明星的報價單:

再看一下去年的人均平均工資:

根據智聯招聘發佈的《2019年夏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夏季,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8452元/月,北京、上海、深圳三城的平均招聘薪酬均超過了1萬元,分別是11204元、10662元、10088元。

所以我建議明星的年收入是50萬!

50萬可以了,很不錯了!





小葉不知秋1


限薪並不是正確的方式。


明星收入太高,要調整無非是兩種手段:


1、限薪;


2、加稅。


一個是行政行為,另一個是市場行為,你說哪個更有效呢?


限薪以後,明星收入降低,積極性也降低,最後就是大家一起沉淪,一起低水平;


而加稅,則把這個選擇器交給市場主體,讓投資方、明星、導演各方去博弈,但並不會封殺大家的上升空間。


那麼,加稅如何加呢?


1000萬以上的,直接先徵收50%的一次性調節稅,剩下的,再按照正常稅率交稅。


所以,投資人一定會考慮,我是選1個一線明星,還是培養10個三線明星?


洋楊大觀


最近廣電總局接連下發了關於明星限薪和限制集數的文件,該規定宣佈明星片酬不超過總共成本的40%,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等硬性規定,這些文件一出許多人都認為明星高片酬被終結的時代來了。

其實從早前一些規定的執行就可以看出,雖然片酬被限制了,但很多明星會選擇叫製片方換另外一種方式補償他們,比如就有入股投資、票房分行等方式,這些都是大眾很難發現的,也很難追究到的。但具體後面實施會變成什麼樣呢,還是要看時間的檢驗。

對於這些限薪的文件,對有實力的明星是不會影響的,更多影響的是一些流量明星。這些明星自身並沒有很高的演技或者歌唱水平,只是靠經紀公司的力捧,粉絲的追捧才獲得了持續的曝光度,保持自己的熱度。這次,限薪令的出現肯定會給這些明星帶來影響,給他們敲響警鐘,不過就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要求製片人換一種方式來補償呢?

對於限制集數的規定可以說很好地解決了一些電視劇注水的現象,比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新世界》,片中女主跑個路都能拍半集,這就令觀眾有點無語了,相信就算是李安導演也不敢用幾十分鐘來拍一個女子跑路的長鏡頭吧,所以限集令真的很有必要。






雨汐0912


明星們的收入其實與普通百姓的收入是有差距的,哪個國家都一樣,但是差距不能過大,與普通人多十倍二十倍可能理解的。舊時,梅蘭芳、常香玉等名家工資都不少,但是現在一些明星的收入確實太離譜了,有的一次收入就幾百萬,上千萬,幾部劇下來上億,這就過分了,必須限薪。




工資可以向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傾斜,不要僅在科學表彰大會上僅給少數的人,日常也要傾斜給他們。


雪域高原攝影人


你好,我是阿司匹林K2,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個人觀點。

在最早期是不叫娛樂圈的,那時候分的很詳細,比如演藝圈、音樂圈等等。那時候都是有實力的老前輩,並且薪酬也並不算高,尤其實在當時盜版嚴重的時代。

再看如今統稱叫娛樂圈,可見是多麼地魚龍混雜,真正有實力的並不受歡迎,反而那些只有顏值的小鮮肉更受吹捧。新聲代的出現也並非壞事,都是當下時代的產物。

如今限薪令的出現確實阻斷了很多人的生財之道。可不得不說廣電局這是明智之舉,娛樂圈的暴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有些明星一天所掙的收入可能比普通人一輩子的收入還要高,時之久之必然會產生階層矛盾。

再說說收入多少合理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廣電局也說不出準確數字。但是,“能者多勞”這句古話在這應該不會錯的,每個行業都有普通收入者,並且是佔大部分,同樣也有金字塔頂端的人,收入同樣不菲。但不能像現在的娛樂圈一樣扭曲,普遍收入都高的誇張。

娛樂圈的人都在講自己多努力多辛苦,試問哪個行業者不辛苦,誰沒有在努力!只不過娛樂圈採訪來就是給我們聽的,那普通人的辛苦與努力誰能聽見!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可以的話麻煩給點贊評論,謝謝。有不同意見者也可評論一起探討!


阿司匹林K2


1千萬以下合適。明星參演動不動6、7千萬,普通百姓按一個月5千收入,不吃不喝得幹上1000年。難得動作、危險的動作都有替身幹。收入遠遠大於付出。當然最主要原因是電視劇電影每年都是些熟悉的面孔,沒有給新人露臉的機會,導致大明星霸屏現象十分嚴重。





帝相偕娛記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表達的看法有很多,首先第一點,先不說明星的收入有多少,我只知道很多明星的收入比很多商業公司都多,可是到了疫情需要捐款的時候,卻有很多跑到國外去避難,當然,這裡我說的並不是全部的明星,然後就是說,我覺得明星的收入應該和國家經濟水平成正比,現在中國還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正在為生計而發愁,而明星隨隨便便拍一部劇就是幾千萬的收入,我想錢來得也太快了把,反觀醫生,就是現在在抗擊疫情時期分站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用生命在守護著我們,很多醫護人員也因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覺得真正應該獲得高額報酬的應該是他們吧?相反,很多明星,根本沒有給社會做過什麼貢獻,只知道從粉絲身上賺錢,國家有難的時候卻跑的遠遠的,這本來就是一個不正確的三觀,付出是要和收穫成正比的,你說對嗎?因此我強烈建議應該限制明星的收入, 最起碼跟那些醫護人員比起來,不能讓百姓覺得離譜,對嗎?以上是我的看法,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