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存心和伯邑考搗亂,天子印蓋在熊心身上,紫微大怒:走著瞧

頭條小說《千古封神一局棋》

第三卷 秦末楚漢

第十四章 楊太歲舉薦范增

   咱們前文書說到,那紫薇大帝決定扶持項羽統一人間,凡人派眾神都很滿意,孫臏礙於與通天派眾神的約定,也不好插言,只任由他們施為。

  紫薇大帝見眾神均不反對,就拿出帝命符,往那項羽頭上一照,正所謂紫薇星照命,有帝王之姿,諸神見大事已成,無不點頭,那紫薇大帝又微笑道:“如今吾再去找那玉帝用天子印,只要符印齊聚,事就成了!”

  眾神自然不會反對,那伯邑考就急急去靈霄寶殿找那玉帝。

  誰知玉帝早就知道了消息,費了好大心思,在春秋年間才將這兩派分化瓦解,誰知如今又因為沙丘宮的事情同流合汙了。如今豈能讓他們如願,更何況還有那金靈聖母之言,雖然沒放在心上,但這人間的事總是他玉皇老子說了算,怎能讓這幫這凡人派指手劃腳。


  所以,當那伯邑考請玉帝給項羽用天子印的時候,這玉帝連連搖頭道:“項羽一個楚國人和周室本是世仇,帝君為何要扶持他?”

  那紫薇大帝聞言楞了楞,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當初他為了挽救周王室的氣運,可把楚國幾個君主折騰的不輕。當下便問:“依陛下之見,誰更合適!”

  那玉帝撫須微笑:“依朕看來,就請天喜星君再下界走一遭,統一天下如何?”

  這伯邑考聞言只是皺眉,他又不傻,如今剛和商系神靈關係緩和,若真按玉帝之言把紂王送下界,豈非雙方又要生出嫌隙,當下就道:“天喜星君又未犯錯,怎能輕易下界,不妥,不妥!”

  玉帝聞言搖頭:“那也該尋一王室之後,統一天下啊,似項羽這般出身,怎能做的天子!何況他還是楚國人,將來肯定要光復楚國的!”

  紫薇大帝聽到這話,也被忽悠住了,尤其那個光復楚國把他刺激的不輕,當下就道:“陛下明見,不知何人才能做天子呢?”  

  玉帝嘿嘿怪笑兩聲,往下一指道:“你看,楚懷王的後人熊心還活著呢,如何用不得天子印!”

  也是被伯邑考逼的急了,眼見他手指處紅光閃動,下界一個牧羊娃現出天子氣息。

  紫薇大帝氣夠嗆,當著自己的面把天子印給那小娃兒蓋了,這擺明就是不支持項羽唄!不由怒道:“這熊心不也是楚國人麼?”

  那玉帝聞言一楞,低頭看了看:“呀,失誤失誤,天子印蓋了,也收不回了,且先將就著吧!”

  把個伯邑考氣的手腳冰涼,沒想到這位天庭之主如此陰損,當下冷笑一聲,轉身離去,心中卻想:“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罷!”

  於是,凡人派的代理人項羽,玉帝的代理人熊心,新鮮出爐。

  即然有了代理人,那凡間的英雄就不能讓他長遠,玉帝和紫薇星一同發力,可嘆那人間的英雄陳勝、吳廣沒多久,便盡數殞命,中原大地,再次進入了神靈的遊戲時間……


  再說那紫薇大帝伯邑考,當下回了自家神宮,把凡人派的神靈全都叫來開會,研究討論這事兒該怎麼辦,其中那文曲星比干最是智謀多端,原本因為兩派不和,一直不願多說。如今,商周二系合作,自然要出謀劃策。

  當下就開口道:“此事何難,玉帝要立熊心為王,那就讓他立唄,大不了行春秋故事而已!”言罷,回頭一瞅天喜星帝辛,叔侄二人含笑不語。

  伯邑考聞言眉頭一皺,知道他所謂春秋故事,就是當年天喜星紂王下界人間,轉世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把周天子耍來耍去的辦法。

  那周朝本是他家的天下,此時被兩個商系神說起來,著實心裡不爽,不過想了想,還是正事要緊,當即壓住心頭怒火,開口問:“這麼說,就是讓項羽扶保那熊心為王?”

  見比干點頭,不等伯邑考說什麼,一旁黃飛虎也贊同道:“正是此理,只要大權在握,當不當王都無所謂,那熊心無兵無權,還不是項羽的玩物!”


  伯邑考瞅了他一眼,心頭鬱結更甚,卻又不好說什麼,於是這事情就定了下來,不過眾神都覺得,這項羽武力值是槓槓的呢,但有一個重要問題……沒文化啊,再加上這熊孩子又不愛學習,看樣子,還得給他找個好謀士才能成事。

  剛說到這裡,那甲子太歲楊任急忙插話道:“吾在人間收了個弟子,名叫范增,可以為項羽謀士!”

  說起來這楊任,也有些杯催,他本是商朝的臣子,又投奔姜子牙伐紂,還是道德真君的徒弟,說起來凡人派的商系神,周系神他都沾邊,而且要認真算的話,還能劃拉到元始派裡面去。

  但是結果呢,是無論商系周系還是元始派,都對他沒啥好感,結果孤家寡人一個,哪派都不算。如今見大家討論的火熱,急忙跳出來參與。

  這范增本是楚國人,年青時曾想拜楚國有名的人物屈原為師。

  屈子見他神豐骨秀,雙目含有煞氣,言:“汝師另有其人,卻拜不得吾!”范增為人忠謹,雖然聽他這麼說,但依然以師禮事之。


  後來屈原投江,這位老範也算不錯,年年都要往汨羅江邊拜祭。

  其實屈原投江初時,附近拜祭的百姓極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逐漸淡忘了此事,拜祭的百姓也越來越少。

  那甲子太歲楊任素來敬重忠臣,所以每年都要來汨羅江邊憑弔這位屈子,眼見人們如此健忘,不免心中憂憤。

  正恨恨間,卻見一書生正在江邊拜祭,便化作一老者上前詢問,知他名叫范增,雖未入門屈子門牆,卻一直以師禮事之,所以每年都要拜祭老師。

  楊任見他事師恭謹,根骨又好,見之心喜,當即笑道:“吾甲子太歲楊任,見子天資甚佳,可收為徒!”

  范增聞言大喜,急忙下拜,楊任大喜,當即賜了他一塊太歲玉玦,又替他開了神目,可觀人間萬象,方才去了。

  更多內容請前往小說頻道,找小說《千古封神一局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