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父親的嘮叨

父親的嘮叨

原創~父親的嘮叨


自從中秋節兒子與兒媳回家團圓,家裡便覺有許多的溫馨。特別是八十多歲的父親,看著孫子風塵僕僕回來,甚是高興的像小孩。

特別是中秋前幾天,老人家聽說孫子會回家,那幾天就一直嘮嘮叨叨,吩咐這吩咐哪。說是“那個雞要宰好來,中秋那天買點華仔喜歡吃的煎豆腐,白豆腐,要釀”。“哦,哦哦”我應著父親。

原創~父親的嘮叨

(老伴~兒媳~孫女)

華仔——就是父親喜歡喊兒子的小名,記得兒子出生的那個冬天,父親可高興了,自打前面生了二個孫女兒,雖然說已是高興不得了,但農村的生活了一輩的,沒抱上孫子,總感覺欠缺點什麼。當年可是計劃生育嚴的不得了,如今添孫添丁,高興自然不必說。所以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在爺爺奶奶疼著呵護中長大,其間酸甜苦辣也一言難盡。

想來孩子大了,他(她)們都有自己的世界。三個小孩大學畢業就一直在南昌——深圳闖,雖說不是遠隔重洋,但要回家一趟,也是頗不容易,因家裡到廣東那邊也沒直達車,即使從深圳回家也要轉二三次車才能匆匆匆忙忙趕回來。一年也難得回家一次。

原創~父親的嘮叨


人在異鄉,身不由己,那能隨意隨心回家呢。要不是逢年過節也難得回來。其實,孩子們大了,就像小鳥樣,翅膀硬了,總是要自由飛翔。這樣一來便增添父親許許多的牽掛。

疼孩子父親是出了名的,雖然說家裡不是很富裕,日子嘗且過得很艱辛,好在父親省吃儉用,算計著過日子,即使是七十年代,倒也沒苦過我們,省吃儉用,努力供我們弟妹幾個上學。日子也能將就著過的也算和美。

原創~父親的嘮叨


讀書在外,以前靠一封家書從遠方寄回,也解自己思鄉之情。如今科技發達,從電話到手機,千里話語一線牽,幾多惦念都在電話中一線相連。

白駒過隙,隨著年齡的增加,父親的健康也越來越差,特別是去年老年性白內障,帶來生活上的更不方便。記得去年春節邊因視力模糊,以至於桌上的菜都看不太清楚,每夾一次都要問一句“這是什麼菜”。每問一次,我的心就揪緊一次。其實不止這眼疾,父親一直病魔纏身,什麼耳聾,三高,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腰椎,頸椎病……等。即使耳聾也忘不了每天要打電話給我,嘮上幾句,也許人老孤獨的原因,不善交際的他常感心神不寧,要不是自己忙於生意,自感冷落了父親。想想有時也是內疚的要命,總覺自己的不孝。不過也還好,他話不多,無非就是什麼要回來吃飯,或者是帶點點什麼東西回來,其實問的多了,也會順便說問一句“華仔來電話沒有”。偶爾我也敷衍了事,嗯嗯啊啊幾句,只是自感他過於嘮叨,醫生也曾說過有點老年痴呆性,不過不嚴重罷了。如此想來自己老了,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原創~父親的嘮叨

(父親近照81高齡2019.12.18)

原創~父親的嘮叨

(我和孫女)

原創~父親的嘮叨

歡迎閱讀,感恩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