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時間娛樂說《拍馬》


閒暇時間娛樂說《拍馬》


木槿受託寫一篇歌功頌德的短文,我感到很為難,婉拒之後,復又再三思忖覺得自己確實沒有這個才能……倒是憋出來一段關於拍馬的短文;

如果有誰將自己設身於一拍馬屁者,很有難度。被拍則更有分別;一者,馬為畜類,為人類做出過巨大貢獻。八駿圖描繪的是戰爭中將軍的坐騎,有馬踏山河美譽。二者,農耕中的奴役,也是被交口稱讚者。三便是被拍,恐怕也是最難的;首被拍是為了衝鋒陷陣,熊煙烈馬千年留古,但也有載著主人時被拍落荒逃竄的時候;其被拍的意義卻迥然不同。其實馬兒很委屈;據養過馬的人講它是通靈性的,它很領會主人的意圖。然而最難的卻是馬怎樣領會騎馬人的意圖;其要點是在揚蹄奮進和落荒時怎樣接受被拍或怎樣忍受拍,承受奮進時拍的力度與落荒逃跑時騎馬者的所用之拍,讓馬感受這手上功夫至關重要,否則不要拍馬。

我出於好奇,竟找到“拍馬屁”的來歷有三種之說法;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讚一番。可見,“拍馬屁”是一種風俗,並無貶義。

至於馬被拍怎樣舒服,遺憾啊,世人大多沒有養過馬,即使有機會接近馬屁股,也未必有膽量去拍,何況更怕被踢。再說,即使一日三餐總“吃草”恐怕咱也未必養不起。

於是為馬喊冤。不知道什麼時候曾為主人一生效力的馬竟被當做了尊者屁股的代名詞。

其實,世人只知道和珅是個阿諛奉承的精英,卻不知更有另外一位上仙;

拍馬的極致者,其實大學士紀曉嵐算是一個,且看他寫得頌詞;若以荒遠之沉浮,而昭本原之至化也。於是津通析木,地涉幽都。塵分箕尾,星帶龜魚。井鉞參旗,摩坎宮以東轉;軫收房駟,臨醜位以斜趨。經過毳幕氈城,重拜雙雙之豹尾;漸至白山黑水,新瞻九九之龍車。大獼治兵,時維八月,陳師鞠旅,王用三驅。貔虎熊羆,赫矣聲靈之震疊;風雲駝鳥,依然開創之規模。

但此拍馬至人的文章,飽學文筆甚是了得。豪華無比的文采掩蔽了吹噓尊者的嫌疑,使人並未察覺他在拍馬,只顧讚歎他的筆頭功夫;此拍馬者在人無知無覺中完成所為。這到強似那些如今只會在雨中為尊者打傘遮雨的泛泛碌碌的拍馬之輩者哀哉矣。

總之,騎馬者多為尊者,牛則沒有此地位,史上只有一位騎青牛的上仙,也雲遊西域出關了;那牛,更無被拍之憂……

於是,先有伯樂,然後有駿馬,再然後有隻拍此物者焉。

最關鍵的是有了專門拍馬之甲、乙或丙丁;那馬從此舒服了,忘了被拍的是屁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