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新大風歌


大家好,我是農夫,很高興來回答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這個問題。

前些年農村裡建房子不少,而在過去建房子都是找木匠師傅製作門窗,因為以前的門窗都是木頭做的。可是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門窗都是去集市上購買現成的了,並且也很少有人用實木做門窗了。而這句俗語也是古人經驗的總結,是有幾分道理的。

門要留三

這個門指的就是大門哦,也就是房子中最大的一扇門了,也是家裡人進出的主要通道了。在農村裡,農民朋友起床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自己家的大門,然後放出來雞鴨,之後就是打掃衛生。大門對於房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就是整個房子的門面。所以在設計方面也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大小、高度及造型等都是有說法的。在過去農村有著“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的說法,其指的就是木匠在製作板凳的時候,其所量過尺寸的最後一個數字一定要有個3,例如2尺3、4尺3等,這是因為數字三象徵著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而在做門的時候其截取尺寸的最後一個數字一定是5,寓意著五福臨門;而後面也就以此類推了。那門要留三是不是最後一個數字要是三呢?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其說的是在建房子留門洞的時候,所留大門的寬度要上面比下面的尺寸寬3公分。這個也是有說法的,一來是寓意很好。在民間有著“上寬好儲財”的說法,就和“門不離五”的道理一樣,就是希望能帶來好運。說的也是門的尺寸問題,意思是做門要以五結尾,五則代表五福臨門的意思。二來是比較實用,上面的尺寸比下面的稍微寬三公分,這樣也是為了後面方便安裝門。

房要留四

這個房並不是指房子,而是指房門。其意思是說在建房子給門房留洞的時候,那房門下面的寬度要比上面的寬度寬出來4公分。這樣做不僅可以在後面安裝門的時候更方便一些,而且還寓意著“下寬好開懷”。因為在民間還有著“上寬好儲財,下寬好開懷,儲財家有富,開懷後人來”的說法。有些人不理解,門洞上下的寬度不一樣了,這樣的門能好看嗎?其實門洞上下寬度是不一樣,但是門的上下寬度是一樣的,而且寬出來的部位,到時候是會用到東西天窗的。在過去多數是用木頭,而現在就是泡沫膠了。這樣做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上下跨度一樣,其實對門的安裝真的不方便。

棺要留六

在農村裡過去都基本是採用土葬,農村人在50多歲就開始製作棺木了。並且以前多數都是自己找木匠到家裡來製作,而製作棺木的尺寸方面也是有講究的。而“棺要留六”,說的就是木匠在製作棺材時,最後製作出來的棺材口的村村是在六尺三左右。太大了就會浪費木材,而太小了那就會不實用。因為農村有一句和其關聯的老話說:“棺材六尺三,多大也往裡鑽”。

這句俗語是古人長期經驗的總結,是有幾分道理的。


農夫也瘋狂


這個我有權利說說了,我有個鄰居,就經常說這句話“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開始我還沒在意,後來,翻閱各種資料,才發現還是有點道理的。


【門要留三】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這句話沒有,那就是“上寬好儲財”,這句話也正是對應了“門要留三”,意思就是大門的上面在安裝的時候一定要寬3公分,以前都是用楔子,而楔子最大的一頭有5公分,所以古人在安裝木門的時候都會把楔子打3公分進去才安裝,等到安裝結束後再取出楔子。

【房要留四】

在我們農村,正好也有一句話來對應“房要留四”,這句話就是“下寬好開懷”,客房房門在安裝的時候,下面要比上面寬出4公分,這4公分主要就是方便安門的時候能夠有空間固定門,所以才會在下面留出四公分。

【棺要留六】

棺材作為百年後的“寄託”,農村人是非常看重的,一般來說在人60歲之後就會購買棺材來放在家中,這也是農村以前說的“棺材本”,但是棺材的製作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細心一點的人就會發現,棺材的蓋子普遍都是6尺6,而棺材是6尺3,這種規格在我們當地是固定了的,而且有一些定製的尺寸會有些不同,但是也不會低於6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棺要留六”。

回答到此圓滿結束,喜歡的請轉發、點贊、評論!有不同意見的,歡迎來撩!


謀略國學


我家鄰居老別(bie)就是一個20多年的老木匠,家裡經營這一個棺材鋪,沒活的時候就去鎮上給別人家裝修房子,老別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常教育我們多學點手藝,老話講“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傍身”,起初我們村裡人都跟這個老別關係不好,因為是做棺材的,但自從老別說出一句至理名言後,村裡人都主動跟他交好,那句話是:‘雖然我現在管不了你們,但你們將來躺在哪,躺的舒不舒服,我說的算”。

此話一出村裡人都怕了,於是都主動跟老別交好,現在老別也是我們鎮上的名人。這正好今天他在家,我也趕巧看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就請教了這個老木匠-老別。下面咱們就來說一些這個俗語都有什麼意思吧。

一,門要留三

老別說,做木匠的都知道,過去裝們都是手工打的木門,在打好門框之後就要安裝,可這木門的安裝是需要楔子來固定的,這個楔子是一種三角形的木塊,最寬的地方為5公分,但一般都打3公分進去,楔子釘住了門就可以安裝門了,等到門都安裝好後,就會把楔子取出來。因此才會有門要留三的說法。

二,房要留四

這個說的也是房門,房門一般都是下寬上窄,而下面會比上面要寬出4公分左右,這4公分主要就是方便安門的時候能夠有空間固定門,所以才會在下面留出四公分。但在農村還有一種說法說是下面“下寬好儲財”,但這只是一種比擬說法,四公分儲的財估計還不夠一個門框值錢呢。

三,棺要留六

說起棺材老別來勁了,棺材一般都是在60歲就開始預訂,我們村裡很多老人會經常來跟老別探討棺材的尺寸,老別說,棺材蓋一般六尺六,下面的棺材是六尺三,這個尺寸一般人都能滿足,六尺三是2.3米左右,人放在裡面富富有餘,但有些人非要弄的大一些,說是到那頭住的地方能大一些,這話雖然有些扯,但是給錢咱就做。但不管怎麼做都不能低於六尺,要不人放進去就太擠了,家裡人看著也不舒服。所以才會有棺要留六的說法。

老別給我講完後,我瞬間感覺這木匠懂的真多,要麼說這木匠現在掙的越來越多呢,做手藝的同時還要賣知識。以上就是小農人對於這句俗語的一些理解,應該是老別的理解,你們瞭解了麼?


布衣小農人


在城市生活有十餘年,雖說早已融入到城市的快節奏生活中,但在內心深處,心中最美麗,最嚮往的地方還是生我養我的農村。老家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這裡的人們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有到了冬閒時刻,才是農人們的最消停的日子,每天吃罷飯,來到村口,三五人成一堆,談天論地,話古道今的。而在精彩的話語中,不乏一些耐人尋味的俗語老話。

對我來說,最感興趣的還是關於手藝類的俗語,比如下面這則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農村的小夥伴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老話說的好“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身”之前在農村,成年的男子基本上都要學習一本技術活,有學補鍋的,有學打鐵的,有學挖井的等等,不過在眾多的手藝中,最受到歡迎的一門手藝卻是木工,許多人十幾歲時就開始學習了這門手藝,畢竟在當時,這門手藝活多,賺錢多。無論板凳,桌子,木叉,木耙,簸箕,蓋房,都離不開木工之手。

不過木工除了受苦受累的活,每天要忍受滿天木屑,灰塵,外,還是個技術活,要掌握刨料、鑿眼、鋸板子等基本功外。更要多幹活,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才能熟練的掌握各種小技巧和計算。

為了方便幹活,在常年工作中,木工們也總結了許多幹活的經驗,編成類似順口溜的語句,比如在製作大門時,要做到“門要留三”此話怎講呢?。

而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在這裡就要說到木匠中的一句行話了,叫做門不離五,其意思是做門以五結尾,五則代表著五福臨門的意思。

那麼既然門不離五,為啥還說門留三呢?其實門留三說的是,大門的左右或者下面無論以五結尾還是其他數字結尾,但是大門的上面一定要寬上3分,寓意為上寬好儲財,而房要留四則說的是,房門的下面要寬四分,寓意為下寬好開懷。兩者結合起來為“上寬好儲財,下寬好開懷,儲財家富有,開懷後人來”。

其實在農村關於這類的老話還有,棺要留六,說說的是,在製作棺材時,裁毛料只要一般是六尺四足有,作成工六尺二上下,而棺材口一般都是在六尺三左右。正如老話說的“棺材六尺三,多大也往裡鑽”。

其實,從這些俗語中我們不難能看出來,人們只是為了圖個吉利,以及美好未來事物的憧憬,那麼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女王朱瓊


“門不過三,房不過四,棺不過六”這句話在我們這裡不是這樣說的,我們這裡說的是“門不過三,窗不過四,棺不過六”。這裡面主要是咱們平時一些傳統行為的一種概論,下邊我就和大家說到說到這個話題。



門不過三




門不過三的意思是說門的邊框不會超過三個,也就是說門有三個邊框。這個相信大家只要是家裡面有門的,都非常清楚門為什麼只有三個邊框,畢竟底下要留一個檔口給人路過。當然了,有人會說以前的房子可不是這樣的,因為以前有錢人家講究深宅大院,那麼這些人的大門的門檻就很高,這門檻不就是門的第4道框嗎?其實這個就理解錯誤了,因為古代的時候有門檻的門在做的時候也是先做門框,門框做好之後再做門檻,所以實際上門框和門檻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體的。

窗不過四



窗不過四意思是說窗戶的邊框有4個,這個相信大家都非常好理解,因為家裡面的窗戶大多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無論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都有4個邊,也就是說窗戶有4個邊框。不過現在的話,很多窗戶的形狀越來越奇怪,尤其是一些仿歐洲建築的風格,窗戶往往設置成半圓或者其他的弧形,所以現在來說這句話似乎有點太過於“摳門”。

棺不過六



現在見過棺材的朋友已經不不多了,但是在農村一直有“見棺發財”的說法,意思是看見棺材,要說一聲見棺發財。棺材一共有6個面,四個長面,兩個短面。做棺材是一門技術活,因為棺材本來就一頭大一頭小,頭部比較寬大,尾部比較窄小。從幾何學方面來說,6個面構成一個立方體,所以說棺材都是6個面,包括現在的骨灰匣,也是如此。


農村有非常多的老話,教育我們一些日常的生活常識,老張覺得這些知識咱們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畢竟咱們老祖宗幾千年來留下來的寶貴知識,經過時間的考驗,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老張談三農


其實“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這句話並不是非常的流行,應該是三件事不同的俗語總結到一起的,但是這也難不倒咱們,經過請教老人和多方論證,呂家姐夫給大家帶來了有說服力的答案,解答問題我們是認真的,下面我就把這一整天的論證結果給大家分享。

棺要留六氣勢宏

棺材的標準長度是2.4米,也就是所說的七尺三,老話有“七尺三走遍天”,而寬度標準有二四、三五、四六,這些都是按匠尺來的,並不是24釐米、35釐米和46釐米,其中又以四六的棺材最為氣派,所以人們以前都希望自己在過世後,能夠用上這個規格的壽材,所以也就有了“棺要留六”的說法。



房要留四風水佳

大家知道四合院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一項成就,這個“房要留四”也就是說,建房子的時候最好是方方正正,不能不對稱,我們的祖祖輩輩都在講究天圓地方、四通八達,所以在修建房子上也是這樣,修建的房子即使不建成四合院,也必須是方正對稱的,所謂“留四”是說要按照這個思維來修建自己居住的房子。

門要留三吉星照

這個門是指的我們農村庭院的大門,不管是在實用功能上,還是在農村一些講究上,都是對建房蓋大門的時候都有尺寸的講究的,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都對大門有一個要求,就是說大門的寬度不宜低於3米,一般控制在3米到3.5米之間,取3米這個數字是有講究的,這個講究來源於魯班尺,農村建庭院大門以3米、3.2米、3.5米為最好,這也是所謂的“吉星高照”門。



以上解析,是經過多方對比後作出的,並不是沒有任何根據的隨性書寫,希望沒有偏離原有含義,也歡迎有這方面知識的朋友共同完善。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我們一起探討更多關於農村的事情。

呂家姐夫


農村的一些俗語,看似直白粗俗,其實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其背後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比如“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這句俗語,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勞動經驗。

我們都知道過去的大門被看作是一個家庭的門面,大門按得端正,開關流暢,則預示著這個家庭風水好。比如開門納吉祥,開門紅等……

古代按門和現在有所不同,都是在蓋房時預留好門軸,門軸上下左右共4個。也就是上面兩個,下面兩個,預留好門軸,對後續按門至關重要。

古代蓋房工匠和木匠其實是一體的,比如魯班既會搞建築,也會做木匠,相傳趙州橋就是魯班所建,古代的雲梯也是魯班所造,古代工匠涵蓋面很廣,一人多能。

這就容易理解了,如果你已經把兩扇大門提前造好了,“門要留三”的意思是:在蓋房時大門的上面留門軸的時候一定要比下面寬出三分,寓意是大門上寬好儲財。

“房要留四”還是留門軸的問題,意思是說下面留門軸時,一定要比上面寬4分。寓意是“下寬順暢好進財。

這句話其實是木匠按門時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按照這種要求留門軸,人們發現按上的門開著順暢。

也就是說,古代工匠一定要考慮好前後工作上的銜接,不能各行其是,否則就會造成後續工作上的麻煩。

就拿按門來說,假如蓋房時沒把門軸預設好,後邊就會出現,按不上門,或者門安不端正,門兒推起來很費力的現象。別看按門兒是一個不起眼的工作,但裡面的學問很多。

從這點兒來看,這句話並不是出於一種迷信,而是一種經驗之談。

“棺要留六”的意思是,古人死後要裝進棺材“入土為安”,現在很少用棺材,一般人死後火葬。

古代木匠打造棺材時,棺材的長度不能少於六尺,人們都說堂堂七尺男兒,一般人都達不到7尺,人死後出現蜷縮現象,因此木匠打造棺材一般尺寸在六尺二到六尺三左右,最少不能低於6尺。

否則利用率會大打折扣,勢必影響到銷路。這是木匠探索出來的一種經驗。

綜上所述,有些俗語其實就是人們日積月累的勞動經驗,雖然這種經驗我們現在用不到了,探討這些話,使我們能夠了解古人的智慧,使我們認識到這些話並不是憑空想象而來的。


秉燭讀春秋


問: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應該是"門不過三,房不過四,棺不過六″。

過去的一所房子大多是一明兩暗三間房的格式,三間房就是堂屋向外留一個門,堂屋左右通暗間各留一門,這一所房就是三個門,門多了就是旁門,有旁門的房子會有邪事,也就是旁門左道,房子如有後門那叫穿堂門,單獨的房子留後門在過去就不安全,所以說"門不過三″。

房不過四,是說的一個院子最多隻能是四合院,四合院才方方正正,如果是五合院,那就不是方正的了,所以說一個院子是"房不過四″。

棺不過六,是下葬的問題了,是一座墳裡最多隻能排下六口棺。

過去,人們的醫療沒有保障,很多夫妻是不能白頭到老的,如果一個丈夫逝去妻子再娶那叫續絃,續的弦就是正室,過去規定一般的平民一生最多可以續絃四次,加上原配是五個,再多就不屬於正室了,不是正室故去後就不能葬在一座墳裡,也就是說一座墳裡最多隻能容下六口棺;而且超過六口棺,就擠了兄弟的穴位,所以說"棺不過六″。

看有的回答說這些數字是尺寸,那不對,更有的人競回答出"釐米″來了,那就更不對了,俗語都是經過百年以上甚至幾百年的經驗留下的,請問百年前中國講尺講寸,準講"釐米″嗎?


生產隊長老楊


祖先為後人流傳下來很多老話和習俗,有的代表對生活美好的祝願,有的是人們通過生活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我們現在仍有傳承意義。

首先聲明,對本文這句話的解釋,我的觀點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如果你覺得感興趣,歡迎你來評判。

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到底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1、門要留三:說的是門口不能超過三個

過去農村建房一般都遵循風水學上的建築標準。風水學認為北為陰、南為陽,朝向南方的陽氣充足,《易經》上更是指出坐北朝南是皇帝的御用標準,是至高無上的風水佈局。因此朝南的方位是老一輩人建房最好的佈局。

過去農村老百姓的房子,大多是一明兩暗三間房的格式,就是堂屋朝向外面留一個門,堂屋左右東西屋各留一門,這一所房子里正好三個門。在想另外留門,那樣的門就是旁門,或者房子有後門那叫穿堂門,老人們認為旁門有旁門左道的意思,穿堂門不但不安全,還會洩氣,財運受損。所以說門只留三個。

2、房要留四:指的是四合院的房子的格局

大家聽過或許見過古老的北京四合院,四合院又稱四合房, 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其實四合院就是一個四面都建有房子的大屋子。

四合院反映出我國古代建築高度的藝術,在風水這塊兒來說也有很多講究多,把中國獨有的風水之說發揮的淋漓盡致,四合院大門要以四合院的院落為核心。四合院中的格局是四周建房中間為空地的四合,而不是三合、五合,或乾脆建成一排一排的樣式。

是說的一個院子最多隻能是四合院,那樣房子才是方正的,所以說一個院子是"房不過四″。

3、棺要留六:指的是下葬

中國古代實施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連皇帝都只能有一個正室,那就是皇后,別的什麼妃嬪,都是妾,甄嬛傳裡面說的很清楚,甄嬛自己也是妾侍,是不能和皇帝舉案齊眉,成雙成對的。

但是,民間卻有合葬的習俗,一夫二妻的都是中間是夫,兩邊是妻妾,一夫多妻的合葬的也有。但是,一座墳地裡最多不能超過六口棺,超過六口棺,就會受到家族弟兄的排擠。所以說"棺不過六″。

小編想說:有一句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古代木匠做工的尺寸講究,其原話來源於《魯班經》。

單說這裡的門不離五和棺不離八:門的尺寸要有五,意思是“五福進門“。八和發、棺和官諧音,有升官(棺)發財的意思,所以在製作棺材的時,基本都是選擇八尺的。

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到底啥意思,說的什麼道理,有待人們繼續考證。


那些舊時光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一些自己的智慧和語言,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人情事物做出總結,這也是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給人們的生產勞作以及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就好比今天這句“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這句話什麼意思?聽起來還有點神神秘秘的,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門要留三

這裡所說的門,說的是宅院的大門,對於一座宅院來說,大門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也叫做迎才之門,所以說大門不論是尺寸還是位置都有很多的講究,而這句“門要留三”指的就是大門的尺寸問題,意思是說大門的上面要比下面寬三公分,寓意是上寬好儲財。

房要留四

這裡的房並不是說房子的意思,而是說房子的門,就是為了和上一句避免重複,產生歧義,所以才用房來代替,房要留四,說的也是尺寸的問題,意思是說房門下面要比上面多四公分,寓意是下寬好開懷,這句話與門要留三合起來就是說“上寬好儲財,下寬好開懷,儲財家有富,開懷後人來”。

棺要留六

棺材是人百年之後的關鍵物件,讓人覺得比較莊嚴肅靜,咱們風俗中對於棺材也特別的看重和講究,所以說,在製作上也有一點過的說法,棺要留六,說的是製作好的棺材口要留六尺二。

總的來說,這句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還是先人們對於生活用具上的一些總結,也相當於一個標準,在一些農村依然還在延續這種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