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荷花到底是俗還是雅?為什麼有人把拍荷花當成“三俗”之一,你怎麼看?

阿愷紀實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為歷代文人墨客稱頌。曾幾何時成了俗氣之花?!其實,審美是沒有標準的,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片蓮塘也找不出兩朵一模一樣的荷花。拍你自己喜歡的荷花,何必說三道四!





小磨菇9


一是拍荷花是一種高雅的享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拍攝荷花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行為,美的享受,無論是從藝術角度還是審美角度,都是高雅的,和俗沒有半點關聯。如果把拍攝荷花的行為歸結為俗,只能說明理解者審美的缺失。

二是拍攝荷花需要有文雅的舉動。從這個層面理解,我們可以這麼看,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的確缺乏公眾道德,拍攝荷花時看到漂亮的就去摘下,如果帶著孩子,可能還會和孩子一起摘。這種行為就和文雅風馬牛不相及,是一種對美的褻瀆,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誤導,更可以判斷出此行為者缺乏道德修養。因此,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隨意採摘荷花,如果執意這麼做,只會受到公眾的譴責,即使拍出再美的圖片,也只能說行為是醜陋的。

三是拍攝荷花要愛屋及烏。網絡上經常會有遊客隨意踐踏綠化帶、攀摘瓜果等不文明行為,這是不好的,也是一種低俗的舉動。文明社會,就要做文明人。不僅僅是拍攝荷花,在任何場合都需要講究文明,這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那就說明這個人的修養有問題,需要注意和修正。作為成年人,我們不僅僅要用文明的舉止約束自己,也要用文明的行為影響和帶動自己的子女,讓他們也能夠做一個文明的人。

總之,拍攝荷花就是一種高雅的行為,只要舉止文明,就決不能歸結為“三俗”,那是絕對錯誤的。


戲品聊齋


荷花攝影本不俗,優雅高貴,質樸清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不至於如此淪落,廣大攝影愛好者如果認真拍攝必定能出優秀作品。

荷花大家都說俗在於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大家都拍,不管是老老少少,手機相機,拍的人太多了,這個題材真的是太大眾,此為俗氣之一。第二,拍的多,但是拍得不好,科普記錄式的紅紅綠綠的照片一大堆,照片效果實在是沒幾張能入眼的,實在是俗的拿不出手此為俗氣之二。第三,拍攝手法落後,難覓荷花攝影藝術的精髓,此為三俗之三。

以下是筆者推薦給大家的荷花攝影藝術作品。

第一張,逆光拍攝,荷花的優雅清新躍然紙上,和煦的陽光下,躍動的青春活力,令人讚歎不已~美若黎明。
第二張,碧海連天的池塘中,隱隱盛開的荷花,荷塘清音~聽禪。


第三張
,柔和溫暖的陽光溫暖了整個世界,曾經傾情綻放過,晨光下依然優雅的身姿使人感慨萬分~融融晨光。

第四張,孤單地身居一隅,靜寂安詳的荷花,芬芳依然~別樣清幽走進自然,用心去感受荷花,一路風霜雨雪走來,每一位真正熱愛生活,自然的人們,我們的收穫遠遠超越攝影藝術帶給我們的愉悅,世界比我們想象的更精彩!

荷花作品轉載自著名攝影家秋翁老師,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感謝能與頭條朋友們分享精彩一刻!


愛遊神州


什麼是俗?什麼是雅?是審美標準不同?還是價值觀不同?

荷花:

物理屬性: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

精神屬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溫婉柔美;氣質高潔;古人多詩詞吟誦且以誇讚居多。

個人觀點總體說來:

荷花不管是在繪畫作品中還是攝影作品中亦是其他藝術門類作品中絕大多數都是以“雅”“美”“柔”“靜”等寓意或含義通過不同的表達手法表現出來或用其來表達相似的情緒、意境,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審美價值應屬於“雅”的大類。

如果對其有“俗”的觀念或認知,大多數不是荷花本身造成的,而是我們自己的觀念造成的且絕大多數是因為“大家都在拍、大家都在畫、大家都在賞...”等等情況下產生的。

所以與其糾結荷花俗,拍荷花俗、畫荷花俗、賞荷花俗,不如思考如何把自己看到的荷花經過自己的記錄和渲染變得符合打動自己的一剎那和一輩子。如能同時打動更多人那就是意外之喜的成就感。



漿果YangS


其實沒有俗和雅之分,這要怎麼看,任何東西都有很多的方面,看你表達那一面,最近閒來,又是多雨季節,拍了幾張雨荷。





老木攝影工作室


@頭條悟空問答:拍荷花到底是俗還是雅?~可人得回答對@雅@肯定!怎麼也沒有俗得慘雜成份!@荷花得出淤泥而不染@只有婷婷玉立@高尚得品格@可人對荷花得@隨心拍了一張,請各位名人大師多多指教@~


溫心紫檀


玩攝影的,的確有“三俗”之說:荷花、模特和車展。後兩“俗”基本一個意思,拍模特唄。單把“荷花”湊進了“三俗”,我想只有一個原因:拍荷花太多且沒有新意!

至於“俗”,我專門查了百科,它有四個意思:1、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如約定俗成、風俗等;2. 大眾化的、最通行的、常見的等;3. 趣味不高的、令人討厭的 ;4. 凡世間,相對於仙佛僧道。

從上面的四個意思裡,很容易地就看出來,“三俗”的“俗”應該指的第三個意思:趣味不高、令人討厭!

其實我覺得,“荷花”被“三俗”,頂多就是一個“多”:拍的人多,產生的“作品”多,作品大眾化的多!

“多”的原因那就更簡單了:咱們全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哪裡沒幾個荷塘?!雖然可能沒有濟南大明湖、杭州西湖、江蘇太湖這樣的“大場面”,但“清清一汪水、悠悠荷自開”的小景緻,估計到處是數不勝數。

“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門檻低:什麼長槍短炮,什麼單反無反,就是手機拍起來那也是槓槓滴!因為荷花大小適中、荷的花與葉顏色對比強烈,所以一到盛夏之時,全國荷花爭相開放,什麼朋友圈、網絡、自媒體,到處被荷花塞的滿滿當當。

雖說盛夏季節被荷花塞的滿滿當當,但“令人生厭”我想不至於,不好的荷花作品,頂多過目就忘,絲毫印象皆無;好的荷花作品能讓人眼睛發亮、心情愉悅印象深刻。至於“趣味”那就更是扯了,風馬牛不相及的!

把荷花列入“三俗”真比竇娥還冤!

我一直是拍“三俗”的積極執行者。每年的這個時候,有時間就屁巔屁巔往荷塘跑。雖然俺是濟南人,真正在大明湖拍荷花基本還沒有過,好在工作的地方不遠,就有幾個不大的荷塘。儘管規模不大,每年還都舉行蓮藕節,足夠我拍“三俗”的了!

這是今天早上(7月17日)拍的。勤快歸勤快,新意是難出了,我在等待靈感!


南方之南


何為雅何為俗?荷花高潔給我感覺很雅,再說拍什麼是拍者自己的喜好,和雅俗無關,所謂身掛相機無所不拍,買相機的目的就是為了拍攝自己所喜歡的物和景,人和花草樹木蟲草,什麼季節拍什麼,有的人喜好拍鳥兒,把鳥的各種神態拍的出神入化 有的喜歡拍花卉,把花兒的嫵媚多姿,美麗拍的讓人喜愛不已,有的喜好拍人物,把人的一舉一動拍的惟妙惟肖,總之在我眼裡人們總想把美好的東西都攝入自己的鏡頭之中,今年我也拍了不少荷花,雖然沒有什麼好的作品,但是我真心喜歡荷花的神韻,凡事花卉我都喜歡。原諒我的膚淺,雖然拍攝水平不高卻也是一種生活姿態。








山裡魚跳不了龍門


你做你的陽春白雪,我做我的下里巴人。你拍的雅,我不懂的拍的是俗。

打開相冊,滿眼碧綠的荷葉襯著粉紅或白色的花,自己感覺挺美的。有時還會想起楊萬里的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以及"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

那些在草叢中拍到的荷花,連畫家都說潮白河漫水橋的荷花有一種野性的美。看看我拍的荷花果然如此。

現在已是初冬,荷田裡的荷花荷葉早就枯萎了。打開拍荷花相冊,滿眼都是綠的荷葉綠的草還有映日的荷花。

沒想到吧,下里巴人也可以用相機留住一段夏日的時光。


胡蘭英


俗和雅,這是一個涉及美學的話題。

荷花,很雅,很美,又有美好的寓意,中國人喜歡畫,也喜歡拍。但是,如果呈現美的方式,總是千篇一律,慢慢地就變得很俗套,不美也不雅了。

曾經有一幅攝影作品,反映的是漁舟唱晚,一個漁夫迎著夕陽在撒網,畫面很美,於是很多人都去拍撒網的畫面,這樣的作品再看就不美了,甚至會倒胃口。

美的東西,往往是獨特的。尋找美的過程,其實是如何詮釋美的過程。同樣的東西,你看到了什麼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覺,不同的體驗。

嘗試去看到拍到別人沒有發現的美,這樣我們每個人就都在發現美、創造美。

我的一點理解。

附:我的一幅舊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