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是不是永遠治不好,為什麼?

手機用戶101245201768


風溼病是一種與咽喉部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結締組織,以形成風溼小體為其病理特徵。最常累及心臟、關節、其次為皮膚、皮下組織、腦和血管等,其中以心臟病最為嚴重。風溼病常常反覆發作,急性期為風溼熱,為風溼活動期,臨床上除了有上訴臟器病變體徵外,長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增多、血沉加快、血中抗鏈球菌溶血素O的滴度增高及心電圖PR間期延長等表現。多次反覆發作後,常造成輕重不等的心臟瓣膜器質性損傷,可帶來嚴重後果。

風溼病多發在5-15歲,以6-9歲為發病高峰。男女患病率無差別。但是患病率的地區差異大,西部最高,東部和中部居中,北部較低,南方廣東最低。若以長江為界,南方高於北方。這種情況,與上世紀80年代風溼性心臟病調查結果一致,這與以前報道相反。風溼病以秋冬春季多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