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復工”之後,這個權宜之計或將成未來主流

轉自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馬桂路

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許多企業的生存方式:一邊是傳統生產模式下,人財物跟不上,供應鏈難掌控,復工之路挑戰重重;另一邊是新型企業通過大數據洞察到市場變化,加速佈局併成為新增長點。這裡面的核心問題:“後疫情”時代,企業轉型該何去何從?

“面對疫情的衝擊,數字化是企業轉型最關鍵的選擇。”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財政部管理會計諮詢專家、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認為,疫情期間,部分企業對數字化工具產生的使用習慣、工作模式和數字化覺醒,之後將繼續深化;而疫情導致的企業收入驟減和現金流困境,亦可通過數字化手段“轉危為機”。

“雲復工”之後,這個權宜之計或將成未來主流

企業抗疫復產的關鍵之處在哪裡?

“現在疫情防控這麼嚴峻,政府能批覆工嗎?沒法按時交付訂單,海外客戶咋看我們?復工後工人們能按時來上班嗎?”

這是一週多前,科技日報記者在山東調研,部分企業的憂慮。對每個企業來說,疫情是一場“大考”,困擾著創業者的是:當業務停頓,費用照常發生,現金流怎麼辦?當產業鏈出現問題,“多米諾骨牌”效應下,個體企業如何自保?

深耕軟件與IT服務行業超過30年的王興山向企業管理者給出三點提醒:首先,是抗擊疫情,須以員工為中心,啟動遠程協同辦公模式;其次,復工復產,須以客戶為中心,開展數字化營銷;再次,開源受阻,必須節流,把該降的成本降到最低。與之佐證的是,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研究數據也表明,受疫情影響,近67%的企業半年內將出現資金困難,同時近45%的企業會選擇降低成本進行自救。

王興山表示,這“兩中心一成本”成為企業抗疫、復產的最關鍵之處,開源節流是做企業服務的核心,開源需要企業採用進攻性策略,而節流屬於防禦策略,疫情期間,企業‘進攻’受阻,開源受到影響,必須加強防禦,在精細化成本管理上下功夫。

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當下,國內各地企業紛紛開啟“雲復工”模式,但遭遇的尷尬也不少。

比如2月3日,全國人民試水協同辦公的第一天,不少軟件集體“罷工”了:有的員工在家辦公時,出現了視頻軟件併發量不足、帶寬不夠、文檔無法在線協同等問題;有企業開展市場推廣時,不能像互聯網企業那樣實現精準定位和觸達目標客戶,線上線下無法打通,銷售過程跟蹤和預測困難;降低成本時,由於缺少大數據分析支撐,企業無法精準定位,只能採取簡單粗暴的砍業務、砍費用等手段。

那些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企業做對了什麼?

通過互聯網數據洞察到醫療防護服市場的動向,地處山東濱州的亞光家紡將其作為新業務進行佈局,成為新增長點;而擁有近45年曆史的華紡股份也在新增醫用口罩、防護服產能。從紡織企業到醫療防護服領域,沒有技術儲備不行,沒有基礎設施不行。

不止一個案例表明,那些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企業,只有對其業務進行系統性、徹底的重新定義,即對組織活動、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等進行重新定義,成功才會到來。這對應著王興山的觀點,“企業數字化能力的構建,涉及到企業的組織架構、經營模式等多方面調整,不是領導一句話,下面照辦就可以的。打造企業數字化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數智化應用、大數據分析等。而這些都代表著未來。”

2月2日,浪潮智能工廠提前復工。在疫情最緊張的春節假期,僅用一晚準備,就實現服務器生產線緊急復工,從而完成了疫情所需設備的緊急生產,而在復工之初產能利用率已達到80%。如果放在傳統工廠,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智能化水平越高的工廠,復工的進度和復工效率越高。”王興山認為,智能工廠與傳統工廠相比,用工人數至少下降一半,生產效率卻能提高2.5到3倍。這對於勞動力不足及成本上升的製造業來說,無疑是具有吸引力的。

疫情衝擊下,原本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上的“雲復工”是傳統企業“被迫而為之”的權宜之計,但“後疫情”時代,它勢必將成為未來主流。王興山對記者表示,疫情後,加快向感知型、敏捷型組織轉型,夯實數字化基礎支撐,提升企業數字化核心能力,將是企業應對不確定、動態環境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