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裡面記載的醫術,不但離奇而且很搞笑

沂縣人張某是個貧苦平民。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個道士,這道士善於相面,給他看過面相說:“你應當靠某一樣技藝發家致富。”張某說:“你看我學什麼技藝好呢?”道士又仔細看了他的面相說:“學醫就行。”張某說:“我認不了幾個字,怎麼能學醫呢?”道士笑著說:“你真迂腐呀!有名的醫生何必多識字?只要會診病就行了。張某回到家裡,因貧困無產業,於是蒐集民間流傳的偏方,在街面上擺個地攤,擺上蜂窩、魚牙之類的東西,靠吆喝吹牛的辦法騙錢過日子,也沒引起人們的注意。

《聊齋志異》裡面記載的醫術,不但離奇而且很搞笑

有一回,趕上青州府知府得了咳嗽病,下發公文到下屬各縣廣徵醫生。沂縣本來就是偏僻山區,很少有醫生。縣令怕不能交差,又責令下面各鄉自報。大家便共同推舉張某去。縣令馬上把他召來。張某當時正害咳嗽病,他對自己的病也正愁沒辦法醫治,聽說要去給知府看病,非常害怕,再三推辭。縣令不答應,終於把他派去了。路上經過一個深山地區,渴得很,咳嗽得更厲害。他到村子裡討水喝,但水的價值比酒價高,討遍了村子,沒有一個人給點水。這時他看見一個婦女在洗野菜,菜多水少,盆中的一點洗菜水又髒又濃,就像口水一樣。張某渴得難忍,就向婦女要來盆裡的髒水喝下。不一會兒,不渴了,咳嗽也立即止住了。

《聊齋志異》裡面記載的醫術,不但離奇而且很搞笑

他暗想,這洗菜水定是止咳良藥。等到了府城,各縣醫生的藥方都試過了,知府的病並未見好。張某來到後,要求給一個秘密的房子製藥,假裝開了一張藥方,在內外傳閱。暗中又派人到民間去找藜藿等野菜,照著村婦的辦法淘洗出極濃極髒的菜汁送給知府。知府一服用,病就好了。知府非常高興,給張某豐厚的賞賜,還送來一塊金匾以表彰他的醫術。

《聊齋志異》裡面記載的醫術,不但離奇而且很搞笑

從此,張某的名聲大振求醫的人來來往往,真是門庭若市。經他醫治的人病沒有不好的。有個得了傷寒病的人,自己說了病的症狀要求開個藥方。張某正好喝醉了,錯開了一張治虐疾的藥方給了他。醒酒後覺察到了,不敢聲張告訴別人。三天以後,有人拿著豐盛的禮物登門道謝,一問,才知道得傷寒病的人按方服藥後,大吐大洩,病全好了。

《聊齋志異》裡面記載的醫術,不但離奇而且很搞笑

像這樣的病人很多。張某因此變得非常富有,他也因此更加重視自己的身價,請他看病不用車馬接送和不給大紅包就不去。益都縣人韓老先生,是個名醫。他沒出名的時候,經常四處賣藥。有一次,天黑了沒旅店住宿,住到一戶人家。趕上這家的兒子得了傷寒快要死了,於是請韓老先生給醫治。韓老先生想,不給治病就沒地方住,要治,確實沒有好醫術。

《聊齋志異》裡面記載的醫術,不但離奇而且很搞笑

急得在屋裡來回徘徊,用手在身上搓著,不知不覺將身上的汙垢搓下一大把,搓來搓去和藥丸一樣。忽然想到還不如用這東西應付一下再說,反正也不會有害。明天即使不見好,也賺了個吃飽睡足。便將汙垢捻成的小丸給了主人。到了半夜,主人拼命敲門。韓老先生以為病人死了,害怕捱打受辱,急忙爬起來翻牆逃跑了。主人追了好幾裡,韓老先生實在跑不動了,停下來,才知道病人吃下“藥丸”後,出了一身大汗病就好了。主人把他攙回去,用豐盛的筵席隆重招待,還送了他一份厚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