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你真的瞭解蝙蝠嗎?


科普|你真的瞭解蝙蝠嗎?


1.為什麼最近幾年病毒傳播事件源頭都是蝙蝠?

第一種科學解釋是由於人類和人類飼養的牲畜過深的侵入蝙蝠的棲息地。

第二種科學解釋是由於人類的口欲作怪(吃野生動物)。


2.蝙蝠都有哪些特點?

1)蝙蝠是唯一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人類也是),也是除人類外,分佈最廣的哺乳動物。

2)蝙蝠是群居動物,聚集在封閉的空間內,所以彼此傳染,生成一個病毒庫。

3)蝙蝠可以控制害蟲和傳播花粉(所以不要再問可以不可以把蝙蝠消滅這樣的問題,畢竟是生物鏈中一環)

4)晝伏夜出。

5)蝙蝠的生存能力極強,並且病毒還特別多,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

6)蝙蝠存在歷史悠久,起源於大約8000萬年前。

7)視力不好,主要靠回聲定位,通過發出高頻聲波並分析聲波碰到物體後的回聲,使得蝙蝠在夜晚能夠探測到物體和獵物。

8)蝙蝠剋星是蛇類、蜥蜴、猛禽、貓科動物等

9)有冬眠的習慣

10)能自我調節體溫


3.蝙蝠為何可以百毒不侵?

蝙蝠在飛行時,第一 新陳代謝非常快,細胞的損壞速度也非常快,由此進化出了強大得基因修復功能。使其自身免疫系統特別強大,機體處於“全天候防禦”狀態;第二 能保持高達40℃度的體溫,普通病毒無法存活,能存活下來的就是能適應這個溫度的高危病毒了。當這種病毒侵入人體中,人類則不一樣,我們雖然也能承受一點體溫變化,但是隻有很小的範圍。比如,人類的體溫一般在36.5℃-37.5℃之間,即使是0.5℃的偏差,就已經是38℃的發燒了,再多1℃就是高燒,再多1℃,雖然能更好地殺死病菌,但人體細胞也難以承受,兩敗俱傷。


科普|你真的瞭解蝙蝠嗎?

4.如何預防蝙蝠傳播病毒給人類?

在正常狀態下蝙蝠和病毒處於穩態中,病毒感染部分細胞,但是病毒的增殖被蝙蝠的免疫系統抑制,進入慢性感染狀態,二者相安無事。

但是當蝙蝠面臨一定的壓力事件時,如驚嚇、棲息地破壞、真菌感染、冬眠喚醒、遭受捕捉等,機體的先天免疫和抗體濃度下降,病毒會衝破蝙蝠免疫

系統重新開始大量增殖,蝙蝠會將病毒分泌到唾液、糞便和尿液中,對外界造成感染威脅。蝙蝠和人類、諸多家畜同屬於哺乳動物,許多細胞受體結構相近,所以其攜帶的病毒更能適應在其他哺乳動物宿主身上的感染。


科普|你真的瞭解蝙蝠嗎?


蝙蝠一般不會主動的將病毒傳給人類,而是通過果子狸和竹鼠等野生動物來進行傳播,所以我們不去獵殺蝙蝠,不主動招惹蝙蝠,堅決不吃野味,這也是防止出現新型病毒的最有效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