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特輯)觀後感

感觸一:國家強盛,自信萌生。現在的祖國早已沒有非典那年的窘迫。醫療水平、物資積累等,這些金子,在考驗面前逐漸出現發了光。我國應對疫情出動的無人機、極速搭建通訊設備等,極速控制疫情,令人歎為觀止。 再看國外。意大利等國的死亡率高得令人堪憂。

感觸二:致敬護士,擁抱責任。疫情期間,是責任讓她們離開家鄉親人、給他們累倒卻再次站起來的力量。因為她們的努力,生命顯得尤為可貴。天使的身影令人感動,而天使的面龐令人心疼。摘下防護面罩的那一刻,他們卻被評為當今的“最可愛的人”。所作所為,讓人感受到責任的巨大和麵對責任時該有的堅決。作為一名學生,我也要為自己負責。

感觸三:文化的力量。五千年的文明經久不衰。文化的力量必不可少。毛主席的題詞常使人民軍隊戰力倍增,而今天寫在各省市捐贈物資箱子上的詩句,傳達出了不一般的鼓勵和感動。新時代裡,我們沒有忘記我們的文化血脈,因為困難面前,它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感觸四:人流消失,卻有愛在交織。“敬禮!”路旁的交警,莊嚴的目視著捐贈物資的車隊走過;“牛奶是捐的,隨便喝。護士是借的,還回來時一個都不能少。”語氣豪邁,卻令人心酸;“您只要躺著就行,我們就是你的孫子孫女。”此時的護士顯得尤為偉大。

(戰疫特輯)觀後感

其實,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有著一顆熱切的心,愛,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也是我們最後的防線。

感觸五:愈挫愈勇,精神可嘉。磨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強大。記者問到疫情是否會影響解放軍的戰力時,吳謙說疫情防控錘鍊摔打瞭解放軍的各種能力。國家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值得所有人學習,敢於克服困難是戰疫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感觸六:不忘初心。危難的時刻,平日裡大眾推寵的明星卻在悄悄退場,唏噓聲過後,李蘭娟院士的話猶如醍醐灌頂:國家更需要的是培養更多的人才,加強教育事業。此時,每個人都在付出,因為待在家中就是貢獻,不過,想要貢獻的更多,就一定要增加自己的學識 而李蘭娟院士的忠告,也讓讓祖國的接班人明白什麼才是正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