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溪山行旅圖》是北宋范寬創作的一幅絹本墨筆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宋畫第一。”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溪山行旅圖

作者是北宋范寬,范寬(950—1032),北宋繪畫大師,又名中正,字仲立,漢族,陝西人。

據史料記載,他個性比較疏野,喜歡喝酒,也喜歡談論道。范寬比較擅畫山水,為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北宋 范寬

范寬,初模李成為始,後自創一格。

李成,在五代和宋之間,原籍長安,生活在北方。

他擅長畫冬景,作品有肅穆之氣,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如捲動的雲,後人稱為“捲雲皴”;畫寒林創“蟹爪”法。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李成與寬範的作品中,都有一股感天地時氣的創造力,所表現的大自然具有恰當而又和諧的秩序感。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北宋 李成 晴巒蕭寺圖


這幅《溪山行旅圖》,後世也有模仿之作,例如元末畫家倪讚的《虞山林壑》,明朝的沈周《策杖圖》等,都有相似之處,但在氣勢與胸懷上,就差了很多了。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倪瓚 虞山林壑圖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沈周 策杖圖


《溪山行旅圖》

這幅畫面幾無人跡,只有兩個邈小的人物正趕著騾隊,一座橋,和半隱在樹木後的寺廟,其餘就是未經觸及的大自然了。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溪山行旅圖 局部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溪山行旅圖 局部

整幅畫面被一大片巨大的山峰所主宰,幅度被丘頂的邈小樹叢和建築襯托得雄渾無比。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一條白線似的瀑布,從鬱黯神秘的峽壁直衝而下。


這幅畫布局雄偉、簡單、肅穆,沒有任何其他矯柔做作的痕跡。

它展現的境界是那麼咄咄逼人,以至於觀者對於主觀與客觀,寫實或不寫實,這些問題都不重要起來。

畫中的世界似乎既不忠實地反映物質宇宙,也不以人的瞭解來統御宇宙,而具有自身絕對的存在。


畫中霧從山腳翻卷上來,飄過山谷,隱約了山底,使陡壁看來格外高矗。

筆觸在細節部分越發顯出其卓越的品質,線條,特別是勾勒樹石崢嶸輪廓的部分,充斥瞭如電的力量。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溪山行旅圖 局部

郭熙的《早春圖》

這幅畫與郭熙的《早春圖》在雄偉氣勢上,有得一比,是並駕齊驅之作。

《溪山行旅圖》賞析,宋畫第一的畫究竟是怎麼樣的

郭熙的《早春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