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拿手的家常菜是什麼?可以分享給大家嗎?

超哥日誌


每個人拿手的家常菜都不一樣,因為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有差異。下面說一下我自己比較擅長的家常菜(對於我來說我老公跟孩子都喜歡吃的我覺著就是我的拿手的家常菜[捂臉][捂臉][捂臉])。

一:紅燒排骨

原材料:排骨,大蒜,生薑,大蔥,八角,桂皮,白糖,生抽,老抽……

首先,排骨洗淨焯血水(焯血水時裡面可以放大片的生薑,蔥白)。

其次,鍋燒熱放油,加入冰糖熬色,熬製薑黃色後放入排骨炒,然後加入蔥薑蒜繼續翻炒,加入沒過排骨量的水,水開後加入八角跟桂皮,加入老抽以及生抽以及適量鹽,調小火燉大約40至50分鐘,最後大火收汁,出鍋前撒點蔥花裝飾下就可以享受美食了。

二:紅燒獅子頭

原材料:五花肉(三分肥七分瘦),蓮藕,麵粉(一丁點),幹辣椒,胡椒粉,味極鮮,花椒整顆適量,老抽,蔥薑蒜,鹽,澱粉

第一步:五花肉切小塊,放入蔥姜跟肉一起剁成肉泥,蓮藕切幾片(少放點否則不成型獅子頭),並剁碎,放入裝肉泥的盆中。

第二步:在盆中打入一個雞蛋,放入少量麵粉,加入胡椒粉,味極鮮以及適量鹽攪拌均勻。

第三步:鍋燒熱放入油,將攪拌好的料揉成獅子頭大小放入鍋裡炸,炸到獅子頭定型撈出備用(兩三分鐘就好)。鍋裡留適量的油,加入蔥薑蒜以及整顆的花椒爆炒出香味,加入適量水,放入炸好的獅子頭,同時放入幹辣椒,老抽(用來上色)。

第四步:在鍋裡放入調好的水澱粉收汁。

第五部:把事先焯水焯熟了的小油菜鋪在盤子底部,然後放入做熟的獅子頭,然後將鍋裡的湯汁澆到盤子裡,這樣這道既美味又誘人的菜就做好了,配著米飯你絕對會吃到撐。




萍常家人


如果有一道菜讓你難以忘懷,那麼這道菜十有八九是媽媽做的菜,有人說過,世界上最棒的廚師,一定是某個人的媽媽,即便是紅燒肉,青菜豆腐此類常見的家常菜,問起身邊的小夥伴們,回答永遠是媽媽做的最好吃,這就是情懷,這就是家庭的味道,這就是人間的煙火。

我家有一道家常菜,是媽媽最拿手的家常菜,一家人吃了幾十年都沒吃膩,也許媽媽會做的菜不多,也許沒有大廚的手藝精湛,但這道菜卻一直是我家的最愛,一道葷素搭配,香菇搭配蒜薹的炒肉片,承擔了我家多少時光的美食記憶,我特意跟媽媽學習了一下這道家常菜,做的也算是拿得出手,共享給大家,歡迎烹飪收藏。

家常香菇肉片(兩人份)

準備食材:鮮香菇一份,蒜薹一小把,五花肉或裡脊肉一小塊,泡椒一碟,生抽兩勺,醬油一勺,耗油兩勺,蒜一頭,姜一塊,蔥一段,糖半勺,鹽半勺,水澱粉兩勺。

製作過程:

第一步,準備食材,香菇洗乾淨後切成兩半,蒜薹切斷,泡椒剁碎,五花肉加料酒煮熟後,切成片放在碗中加兩勺生抽,一勺醬油醃製。蒜切片,姜切絲,蔥切成蔥花;耗油兩勺備用。

第二步,鍋內燒油至六成熱,加入蔥、姜、蒜爆香後,姜剁好的泡椒加入炒出辣味。

第三步,放入醃製好的熟五花肉片,翻炒至出油。

第四步,加入香菇塊,加入蒜薹,大火翻炒1分鐘,因為香菇吸水,中間需要加入2勺水,將醃製肉片的生抽、醬油汁也一併加入。

第五步,香菇炒的略軟後,加入蠔油兩勺,加入半勺糖和適量的鹽調味,翻炒1分鐘。

第六步,食材都已經入味後,最後加入兩勺水澱粉勾芡收汁,一道家常味的香菇肉片就做好了。

市井說:這道菜算是改版的香菇肉片,裡面加入了蒜薹調味,讓整道菜的口感更加豐富,但肉片儘量還是選用裡脊肉為好,用五花肉做並不是太適合,烹飪過程中要注意香菇的乾溼程度,適量添加水,以免炒糊,菜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香菇吸收了肉的油脂和蠔油的香味,特別爽滑可口,菜品香味十足,看著都要流口水,很下飯的一道菜。






環球美食頻道GFC


做幾道拿手的家常菜,大家到我這裡來品嚐一下今天我沒什麼事,做幾道家常菜來吃。大家想吃什麼呢,快來說給我聽,我給大家做幾道美味的飯菜。

今天呢,為大家做一道茄汁大蝦,我們需要準備的材料都有蝦一斤半,大蒜一瓣,料酒一勺,鹽,生粉一勺,番茄沙司400毫升,白砂糖五勺。我們把這些主食材料和配料準備好以後,就開始做菜了。我們首先將大蒜切成小片備用,然後將蝦洗乾淨之後,把背上的線條去掉。

然後再將大蒜,和料酒,鹽,生粉醃著20分鐘左右。然後給鍋裡面倒入食用油,然後將油燒紅之後,將蝦放入鍋中翻炒至變色,然後將它剷出鍋放在盤子中備用。然後我們繼續給鍋裡倒食用油進去,把油燒紅以後,放進去大蒜炒爆香,然後加入番茄沙司,接著放糖,鹽,調成茄汁。

把我們炒好的蝦給倒進鍋裡面,繼續攪拌翻炒一會就可以出鍋盛在碟子裡了。我們繼續做這個辣椒炒紅薯,我們需要準備的是這些材料和配料都有紅薯梗,蔥,姜,蒜,辣椒,食用油,,十三香。雞精。我們將這些配料和主食準備好以後,把這個紅薯的葉子去掉,不扔放在一邊很有用,然後將兩頭的這個絲狀,皮要撕掉,洗乾淨切段,整個辣椒也有要切段,然後這個姜蔥切絲兒,蒜拍成片備用,然後給鍋中倒油,等油紅之後,把這個蔥薑蒜辣椒炸香之後,把這個紅薯,炒熟放入裡面,放鹽,十三香,雞精,翻炒均勻,之後把鍋蓋蓋上,在裡面悶上五六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泡麵Sir


我的拿手菜也是我最愛吃的一道菜,小炒肉。因愛吃所以做得次數多,做得多就變成自己的拿手菜了。自己沒事幹統計了下,自己點外賣最多次數的是小炒肉,吃過不下於六種小炒肉。而且在不同的飯館和不同的外賣點的小炒肉都有些不同。導致現在自己並不清楚小炒肉的正宗味道和做法是怎樣。希望有知道的朋友告訴我一下。


糖二柒


很懺愧沒有什麼好的廚藝,菜每次都做的不是特別好吃,昨天一個大姐來我家看我做的魚還說你這麼做一定不會好吃,她告訴我,你去買點帶魚,不要特別寬的那種,用油煎一下,拿個碗放點生抽老抽放點蔥花姜蒜,然後調好料汁一定要放醋咕嘟一下就很好吃,明天我要試一下


昇漛


家常菜之所以家常就人人都可以在家完成的,但有的人炒的好吃,有的人則不然,這其中還是有竅門的。最注意的還是火候,記得曾經到農村去辦事情,正好趕上飯點,農家阿婆隨手就抄了個辣椒炒肉,那是我記憶中最好吃的辣椒炒肉,一直在追尋著……我總結過阿婆是在柴火灶上做的,這也是最要的一點,我曾經向專業的廚師請教過,解釋到柴火灶的火候是非常均勻的,炒出自然就好吃了,其次也跟阿婆手藝也有關,阿婆常年做飯,這也是個積累的結果,所以要做出好吃的家常菜,也得積累啊!


鹽加醬


我最拿手2個菜分享給你、製作方法也很簡單

燒椒牛肉

1:牛肉需要滷牛肉、可以去滷菜店裡買、自己滷沒必要、也很麻煩、這道菜是2次加工

2:牛肉均勻切片備用、準備大蒜一個、二荊條海椒10根左右

3:把海椒直接放火上燒、直到海椒表面燒焦就可以了、放在一邊等到稍微冷卻之後、切成小滾刀、大蒜壓爛變成粗蒜末

4:準備一個容器,倒入備好的海椒、蒜末、加入少量香油、花椒油、生抽、雞精味精鹽、花椒麵、調試好味道、倒入備好的牛肉拌均勻裝盤就好了

蔥香椒麻雞

1:準備雞胸肉、或者雞腿肉、小蔥、鮮青花椒、蒜沫

2:起鍋燒燒水、加入姜、大蔥、放入雞肉、煮20分鐘、濾出冷卻備用

3:小蔥切花在宰成蔥末、鮮青花椒壓成末、雞肉切成絲、準備容器雞肉蔥末、蒜末、花椒末、原湯、香油、雞精味精鹽、花椒油、生抽、調好味道加入備好的雞肉攪拌均勻即可、椒麻雞就做好了






西西烘焙


大家有什麼拿手的家常菜,做起來有什麼竅門?對於這個提問,我來推薦鹽水鴨這道菜,下面我【初二】就來分享我做鹽水鴨的方法。

鹽水鴨是南京特產的一種傳統滷菜鴨,是一種低溫肉製品。鹽水鴨口味清淡而略帶鹹味,肥而不膩、鮮嫩味美。鹽水鴨一年四季都可以製作,以農曆八月間桂花盛開時製作的為上,因為傳說這一季節的鹽水鴨肉中有桂花香味,因此又名「桂花鴨」。

::鹽水鴨的製作方法 ::

【食材】

光鴨1只約3斤、粗鹽3兩

花椒2茶匙、八角1粒

紹酒3湯匙、姜 蔥適量

【製作】

1.光鴨洗淨,切去鴨腳,屁股及鴨小翅,去掉多餘的肥油,抹乾水分待用。

2.將鍋洗淨抹乾放在爐上燒熱,將粗鹽倒入加花椒、八角同炒香搗碎,趁熱將鹽擦滿鴨身內外,將姜 蔥埋入鴨肚內。

3.用保鮮膜包裹鴨身,並用繩將鴨全身捆縛,放冰箱醃24小時。

4.將鴨解開後,用水衝去鹽分,稍抹鴨身,晾乾,淋上紹酒。

5.放入電飯煲/蒸籠內蒸40分鐘,倒出鴨汁,撇去油份,待冷斬件。

6.斬件裝盤。

::初二料理筆記 ::

鹽水鴨的加工工藝可以用口訣概括為:「熱鹽擦、清滷復、烘得幹、焐得足」。即在完成對原料鴨的處理之後,先用炒鹽幹醃,再用滷水溼醃,之後將鴨子掛起晾乾或者烘乾表皮水分,最後放入滷水中煮熟。

幹醃:即口訣中的【熱擦鹽】,包括炒鹽和把鹽兩道工序。

炒鹽:取鴨子重量6—6.25%的精鹽,在鍋中炒至微熱,加入八角、花椒,再炒至鹽色微黃、香味較濃時為止。

擦鹽:炒鹽冷卻以後,取1/2從鴨翅下方的開口放進內腔,將鴨子後左右翻動多次,再用手指插入鴨子肛門提起,使鹽和鴨子內腔充分均勻接觸。剩下的炒鹽,用手均勻擦遍鴨子外部全身,刀口、鴨頭都要擦到,大腿和胸部要多擦幾遍,保證醃透。擦鹽之後,將鴨子在陰涼處(12攝氏度以下)醃製3—4小時。

溼醃:又稱復滷,即口訣中的【清滷復】,包括制滷和醃製兩道工序。

制滷:滷水對於鹽水鴨的特殊香氣有著重要的作用。將浸泡生鴨的血水或者醃鴨的血滷加鹽、水,製成過飽和鹽水,煮沸撇去浮沫後熬煮1小時,過濾得到清滷。趁熱在清滷內放入1/100滷水重量的八角(也可在熬製滷水時放入,也有另加花椒、桂皮、茴香等香料的)、1/400滷水重量的蔥、1/800滷水重量的姜和適量黃酒。等待滷水冷卻。滷水可以反覆使用,越老的滷水醃製出的鹽水鴨風味就越清醇。

滷水要保存在18攝氏度以下,每次使用之後都要煮沸,每使用2—4次就要重新調製、熬煮。

醃製:將幹醃後的鴨體投入冷卻的滷水中,腹腔內要灌滿滷水,水面至少淹沒鴨體2釐米以上。在春秋季18攝氏度左右的常溫下醃製3—4小時,夏季高溫時醃製2小時,冬季低溫時醃製7小時,醃製後要瀝乾鹽滷。

烘胚:即口訣中的「烘得幹」,目的是將在滷水中醃製過的鴨子的表皮烘乾,製成鴨胚。一般將鴨子從滷水中取出後,放入55攝氏度左右的烘房,等表皮乾爽、不粘手、鴨子外表沒有變色時即可取出。再烘製乾燥、通風良好的條件下,一般需45分鐘。有時,鴨子從滷水中取出後,還要先放入沸水燙5—10分鐘,使鴨子的表皮緊繃。還有的工序以冷藏晾乾(4攝氏度冷庫中懸掛12小時)代替烘乾,烘乾制胚的鹽水鴨在多汁性、香味和滋味等多方面綜合佔優,冷藏晾乾制胚的鹽水鴨則有更好的色澤。

煮制:即口訣中的「焐得足」。在鍋中加入適量水,以可以淹沒鴨子為準,放入生薑、蔥,還可加料酒、花椒、八角等辛香料,。煮沸後停止加熱或停止升溫,放入鴨胚,將鴨胚提起後再次放入,讓開水第二次進入鴨胚內部,使鴨體內外均勻受熱,然後把鴨體壓在水面以下用小火燜煮,在這一過程中務必使水溫保持在85~95攝氏度,絕對不能使水沸騰,也不能加蓋。燜煮約50~55分鐘,中間可提放鴨子一兩次倒湯,使其內外均勻受熱,當鴨子大腿深處斷紅時即可出鍋冷卻晾乾。鹽水鴨冷透以後切成小塊,取適量煮鴨的滷汁,加少許食鹽調味後,灑在鴨肉上即可食用。

另外所用原材料的鴨不能過大、過肥,製成後皮白肉嫩、肥而不膩、肉色微紅、清香撲鼻。一般以中秋前後製成的為佳,稱桂花鴨。好了,我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朋友們喜歡,大家有不同看法的,歡迎評論探討。


初二的原食餐桌


你好!非常高興能與你分享幾個家常菜!

說實話,我很熱愛美食卻對美食製作並不是特別精通,但一直在慢慢學習積累中,所以我先來分享幾個簡單易做,看過就可以上手自己做的家常菜。

No.1 糖醋土豆

土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吃到的一種蔬菜,而且廉價易買還很美味。土豆的做法也很多,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我也是眾多“土豆粉絲”中的一員。

我先分享一下酸甜可口、做法簡單的糖醋土豆。

【做法】

1、將土豆清洗乾淨刮掉外皮,然後切成約5mm厚的土豆片,清洗一下,去掉土豆片表面的澱粉

2、起鍋燒油,將控幹水分的土豆片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後控油盛出待用

3、用1勺白糖,2勺生抽,1勺香醋,少許蠔油,少許醬油,小半碗涼水調好醬汁備用

4、另起一鍋燒油,油熱以後加入醬汁,然後將煎好的土豆片倒進去,等醬汁變得濃稠,土豆片也裹上一層漂亮誘人的紅褐色後,關火,出鍋裝盤。

No.2 紅燒黃瓜

黃瓜也是人們日常經常食用的蔬菜,黃瓜味甘,甜、性涼、無毒,還被很多愛美的女孩拿來減肥做面膜,我最愛的是生啃黃瓜。

但前幾天學會了這道菜——紅燒黃瓜,不僅不會把黃瓜炒變色,還非常香脆美味!

【做法】

1、將清洗過的黃瓜切成約5mm厚的黃瓜片備用,再切兩瓣蒜

2、起鍋燒油,油熱以後放入黃瓜片,煎至兩邊微焦

3、放入切好的蒜,1勺生抽,撒點胡椒粉,翻炒均勻,倒入少量白開水,最後放小半勺食鹽調味,等湯汁濃縮後,出鍋裝盤。

No.3 麻婆豆腐

豆腐不僅物美價廉,而且是不錯的養生食品,所含的營養價值很高,多吃豆腐對牙齒好,也對身體好。

麻婆豆腐起源於四川成都,是四川名菜,因其麻辣鮮香而出名,麻婆豆腐也是家常下飯菜。

【做法】

1、把豆腐切丁,放到開水中焯水,焯好以後撈出來,用冷水泡著

2、切蒜末,蔥花,薑末,放好待用;向澱粉中放少量水攪拌均勻, 待用

3、起鍋燒油,油熱後轉小火,加入薑末、蒜末、花椒,辣椒麵,翻炒幾下,挖1勺豆瓣醬放進去,炒出紅油

4、炒出紅油後,轉大火,將豆腐撈出來下鍋,翻炒幾下,加入生抽、醬油、食鹽調味,翻炒均勻

5、向鍋中倒入半碗清水,大火燒開,等湯汁收至一半的時候, 放入澱粉水

6、灑上一些蔥花調鮮,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No.4 水激饃

水激饃是河南名菜,食材應該是眾多食材中最便宜的饅頭,而且還可以發揚節約不浪費的美德。

外酥裡軟,香甜美味的水激饃做法給您獻上~

【做法】

1、用刀把饅頭切一下邊,撕去外皮,然後切成一釐米寬的長條備用。

2、準備一個盆子,倒入適量清水,再加1勺食鹽,用筷子攪拌使食鹽化開,然後把饅頭條放入水中,浸泡5~10秒,撈出擠幹水分放到一邊的盤中待用。

3、起鍋燒油,油溫燒至6成熱的時候,放入饅頭條,利用高溫油炸一分鐘,其間要不時翻動幾下,等饅頭炸至金黃,撈出控油,擺到盤中。

4、另起一鍋,加白糖50克,再加少量清水,控制火候不要太大,熬至糖汁起大泡,再轉成密集的小泡時,倒入炸好的饅頭條,快速翻炒15秒,等饅頭條均勻地裹上一層糖汁,關火出鍋裝盤。


歲歲美食單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美食問答,我是美食領域創作者:“專注美食,讓生活更有味,”

“家常菜”是一個神奇的菜系,永遠是深受國人喜愛的。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種味道,那是永恆不變的媽媽的味道。不管我們在外漂泊奮鬥多久,記憶深處永遠有一道菜。牽引著我們不斷向前。它就像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遙遠的異地,另一頭永遠牽絆著故鄉。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款我記憶深處的家常菜:

1:土豆燒雞

主要材料:

公雞一隻,土豆300克,青紅椒各15克,幹辣椒10克,火鍋底料20克,豆瓣醬15克,姜蔥蒜各5克,花椒5克,鹽,雞精,蠔油,料酒各適量

製作工藝:

第一步:將雞砍成塊,隨後放入冷水中沖洗淨血水,以及雜質。接著撈出瀝乾水分。

第二步:鍋中倒入水,加薑片,蔥煮開後,倒入雞肉焯至斷生。

第三步:將土豆削皮切塊,泡在清水中(防止氧化變色),青紅椒切成塊,姜蔥蒜切成末。

第四步:鍋中倒入適量油,下入姜蔥蒜煸炒出香味,接著倒入青紅椒炒香(接著將青紅椒撈出,煮久了容易爛,先撈出備用)隨後倒入雞肉炒香,下入料酒爆香,老抽少許調色,然後注入清水,漫過雞肉,大火燒開轉小火。

第五步:小火煮制20分鐘後,下入土豆塊繼續小火熬煮制收汁,接著倒入幹辣椒,花椒,青紅椒繼續煮制,直到收汁差不多了且土豆軟爛就可以下鹽,雞精,蠔油調味了。最後攪拌均勻即可出鍋。

第六步:擺盤裝飾即可。

這是一道簡單又美味的家常菜,主要注意的是雞肉中的血水要處理乾淨,沒有處理乾淨的話,一會影響口感,二:煮出來會影響美感,表面會有血水的汙物。其次是土豆需要泡水,不然氧化了就會變黑。第三:土豆倒入鍋中後,需要不停攪動鍋底,防止土豆中的澱粉質造成焦底。

2:水煮肉片

主要材料:

裡脊肉400克,水煮魚料30克,火鍋底料20克,雞蛋清一個,生粉,鹽,雞精,料酒各適量,姜蔥蒜各10克,辣椒麵15克,黃豆芽20克,黃瓜20克,花椒麵10克

製作工藝:

第一步:將裡脊肉切成厚薄均勻的片,黃豆芽清洗乾淨,黃瓜切成段,姜蔥蒜切成末備用。

第二步:將裡脊肉清洗乾淨,放入碗中加適量清水,順著一個方向將水分攪打入肉中(制嫩的第一步)水分完全打入肉中後,表面有粘性時,加鹽,雞精,料酒攪打均勻,接著打入一個蛋清(制嫩第二步)攪打均勻,再加入適量生粉(制嫩第三步,加蛋清和生粉可以防止肉中的水分溢出,起到一層保護層的作用),最後淋上明油,攪拌均勻(這一步是為了等一會滑油比較好滑,也不容易脫漿,也是可以起到保護層的作用)做好後,放著備用。

第三步:鍋中倒入半鍋油,油溫升至三成熱時,倒入裡脊肉,滑油至斷生。(剛下入肉片時,不要攪動它,等到表面發白時,用筷子輕輕撥動開,用力不可太大,否則容易脫漿)斷生後,撈出控油。

第四步:鍋中留少許底油,下入蔥薑蒜煸炒出香味,接著倒入火鍋底料,以及水煮魚料炒制冒泡,注入清水,大火燒開後,倒入黃豆芽,黃瓜煮至熟透,撈出擺在盤中,接著倒入裡脊肉煮至熟透,撈出鋪在黃瓜上,然後鍋中加鹽,雞精調味,調入適量水澱粉勾薄芡淋在肉上,表面撒上辣椒麵,花椒麵,蔥花,蒜末。最後鍋中燒熱油,淋在上面爆香即可。

第五步:擺盤裝飾即可。

注意事項:

1:這道菜選材很關鍵,應選擇無筋,無皮,無油脂的肉最佳,所以裡脊肉是最佳選擇。

2:肉要切的厚薄均勻,這樣滑油時可以保證每一片肉都熟透,不用擔心因為厚薄不均而導致的生熟問題,以及老嫩問題了。

3:滑油制嫩是這道菜餚的製作關鍵,太老這道菜就屬於失敗的作品。

3:糖醋里脊

主要材料:

裡脊肉300克,生粉,鹽,雞精,生抽,料酒各適量,白醋50克,白糖100克,番茄沙司10克,蔥姜各10克

製作工藝:

第一步:將裡脊肉切成塊,隨後將其放入清水中,沖洗淨血水,隨後撈出瀝乾水分。

第二步:將裡脊肉放入碗中加少許清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打進肉中,並且起膠上勁,加鹽,雞精,生抽適量,醃製入味。

第三步:鍋中倒入半鍋油,升溫至五成熱,接著將裡脊肉拍粉,放入鍋中炸制酥香,撈出控油。

第四步:鍋中留少許底油,倒入姜蔥炒香,加適量清水煮開,放番茄沙司,生抽少許,白糖熬煮制濃稠後,加白醋,鹽,雞精調味,最後倒入裡脊肉翻炒均勻即可。

第五步:擺盤裝飾即可。

這道菜餚主要是調汁,汁調的好就好。

這三道菜都是我家中經常做的家常菜,也是我們福建地區比較流行的菜餚,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

烹飪漫長,靜靜欣賞,總有一道菜,溫暖心房

不論時光如何流轉,守住美食,美好就會一直陪伴著你!!!

————本文由舌尖的創想--劉廚,原創制作,未經授權,禁止搬運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